京師學人

京師學人

《京師學人》,北京師範大學校報的學生副刊,由北京師範大學學生記者團擔任采編團隊,是集新聞性、學術性、專題性、原創性為一體的校級學生刊物,以“文化、品位、思想、深度、創意”為追求目標,植根於北京師範大學這所百年老校的學術傳統和文化底蘊,努力呈現校園原生態,記錄“京師學人”們的觀點、聲音、思考。《京師學人》現設主編1名、副主編3名,編輯部各版面責任編輯32人、社務部長3名、學生記者36名;形成了一定的辦報規模和模式。報紙的印刷數量和周期為2500份/月;以本科生宿舍樓為單位,結合外場面向校園廣大師生髮放。《京師學人》下設《學子觀察》《校園廣角》《熱點聚焦》《放眼社會》《北師人物》《京師講堂》《學術縱橫》《影音文藝》《發散生活》等九個固定版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師學人
  • 來源:北京師範大學校報
  • 團隊:北京師範大學學生記者
  • 刊物級別:校級學生刊物
版面介紹,北師人物,放眼社會,熱點聚焦,影音文藝,校園廣角,發散生活,四大組織,大事記,報紙理念,

版面介紹

北師人物

關注校園形形色色的人群,致力於挖掘獨一無二的鮮活故事,體現不一樣的精彩校園生活。

放眼社會

關注時事、用新聞敏感感知社會脈搏,情系社會,用理性思索評嘆世事萬象。立足校園,放眼社會;用文字觸動師大學子對時代的思考的體現。

熱點聚焦

將注視的目光聚焦在師大生活中的一個細節上,以小見大。一點一滴,形形色色,關注每一個可能觸動憤怒與感動;於記錄中思考,成長。

影音文藝

以北師大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依託,介紹電影,書籍和熱點文化事件。以“文藝是自由的”為宗旨,最大程度上發揮作者的興趣和個性,追求文藝的趣味性。

校園廣角

用儘可能寬泛的視野看待各類校園事件、記錄,在冷靜的思維中思考;用更加深入的調查和思考反觀高校學子的日常校園生活。

發散生活

關注天下美食,尋找娛樂焦點,集藝術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在文字和圖片裡尋找休閒生活的品味和格調以及藝術作為生活方式的存在。

四大組織

責編組: 討論選題,策劃版面,全面負責報紙準時發行及質量保證。
美編組: 全權負責報紙的形象打造,用最生動易接受的方式展現報紙內容。
新媒體運營組:通過論壇、微博、入口網站,用最新銳的媒介形式將京師學人介紹給更多的客群,連結廣泛的讀者群。
記者組:報導校園時事新聞,關注校園及社會媒體動態;報內日常事務運行,為報紙發展提供堅實的後盾。

大事記

· 2006年4月20日創刊,發行第一期《京師學人》。
·2007年,舉辦“名動京師”走進電影人欄目邀請電影《瘋狂的石頭》主演黃渤做客北師大,讓師大學子零距離感受“黑皮”黃渤的幽默與真誠。
·2007年8月,受邀加入首都高校傳媒聯盟,成為主席團成員。
2009年3月2日,《京師學人》受首都高校傳媒聯盟邀請,參加“校媒記者看兩會”系列活動(包括3月22日《文匯報》與校媒記者交流會、4月1日“校媒記者與《中國青年報》上兩會記者面對面”等活動),並在活動中表現突出。
· 2009年十六期開始,改革報紙風格,穩定發行周期,一躍成為校園品牌刊物,頭版文章《我們,一起走過天安門》於2010年5月6日獲得中國傳媒大學第二屆“聞以載道”年度新聞作品評選“最佳特稿獎獲獎”。
· 2009年進行不斷探索,與網易校園頻道、人民網教育頻道等合作,開設報紙專區。
·2009年12月29日,《京師學人》參加第八屆中國徐霞客開游節新聞發布會。
·2009年至2010年,《準畢業生的焦慮》《再不相愛就老了》《科幻文學的寂寞生存》《中國慈善如何招架比爾蓋茨豪捐運動》等報導相繼被《光明日報》、《大學生周刊》等刊載。
·2010年7月製作畢業特刊,作為給畢業生的禮物公開派送,首開先河,受到師大學子喜愛。
2010年9月25日,舉辦舉辦“名動京師”傳媒人系列講座之“師大校園媒體新聞素質培訓 ”講座。
·2010年10月29日,舉辦“名動京師”傳媒人系列講座之與南方人物周刊合作的“走近人物背後的故事”講座。
·2011年開設豆瓣“京師學人”、微博、校園論壇“京師學人”版塊等新媒體傳播渠道,開創了傳播新格局,為更多讀者所認識。
·2011年4月 邀請鳳凰周刊副主編黃章晉舉辦“名動京師”傳媒人講座。
· 2011年4月第一次擴版至12版。

報紙理念

報徽“京師學人”四字分立於一個方框內,意思為北京師範大學的學人們,立足於京師學人的生活和思想,採訪對象、客群、主體均指向京師學人。分解為——京師,是精神場域,從橫向縱向挖掘素材和選題,立足當下校園,回望師大歷史,居身象牙塔的同時放眼社會;學,突出思想和知識,分享一切深入的啟發性的獨特的思考;人,決定了報紙的視角和姿態;學人,師大的學人氣質影響報紙的風格,讓報紙有深入的觀察、冷靜的思考和獨立的立場。這是一份特色鮮明的刊物,有著報紙的外在形態,追求精品雜誌的核心,她不是鐵獅子墳文藝報,也不是北師大小南周,她就是京師學人。同時,《京師學人》也是一個試驗場,給喜歡用文字記錄、傳播的學子提供探索新聞報導形式和方法的平台。
京師學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