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谷地自然保護區

五月谷地自然保護區

五月谷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塞席爾群島中的第二大島——普拉蘭島上,處在普拉蘭國家公園的心臟地帶。谷地面積0.195平方千米,海拔在160米~200米之間。該保護區有世界罕見的原始“海椰子”樹林,也是惟一一處發現了全部六種塞席爾本地特有棕櫚樹的地方。谷地內的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且與眾不同,其中有許多是瀕危物種。1966年被宣布為自然保護區,1983年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月谷地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普拉蘭國家公園的心臟地帶
  • 占地面積:0.195平方千米
  • 海拔高度:160米~200米之間
地理位置,歷史背景,特產海椰,特產棕櫚,野生動物,

地理位置

普拉蘭島是印度洋中西部的一個花崗岩島。島長11千米,寬8千米。地勢崎嶇,林海莽莽。五月谷地自然保護區就在該島嶼中部的丘陵地帶。有兩條河流從谷地發端並從東、西兩面匯人大海。另一條主要河流流經普拉蘭國家公園,向西流向聖·安妮河灣。五月谷地曾經是一片不為人知的原始林區。
五月谷地自然保護區

歷史背景

18世紀末一位名叫巴雷的法國人在測繪地圖時無意中發現了這片鬱鬱蔥蔥的神秘林地。但直至1930年,這片林區仍是一片未經開墾的處女地。1933年一1934年開始進行森林開發。1941年曾有人試圖在這裡建一座植物園。1945年,塞席爾政府把這塊谷地收為國有,在普拉蘭島上(舊稱“棕櫚島”)大搞種植業,以致不少樹木被砍伐,但值得慶幸的是五月谷地內最為珍貴、奇特的海椰子樹林沒有遭到破壞而依然保持著原始生態,成為當今世界上惟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椰林。

特產海椰

生長在五月谷地中的海椰子樹多達4000餘株,樹齡均在1000年以上。這些椰子樹樹幹光潔,挺拔高大,最高者可達30多米,葉子闊大而堅硬,長達6米多。林冠可高達30米~40米。據說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植物。它的果實更為奇特。一般有臉盆般大小,重者超過30千克,居植物王國之最。特別令人驚奇的是海椰子樹不僅雌雄異株,果實亦分公母。雄椰樹果實略呈彎曲的棒形,長約1米多,粗近20厘米,雌椰樹果實臉盆那樣大小,形似女人的盆骨,實屬世界罕見。有趣的是塞席爾的男女廁所的門上,分別畫著公母椰子果,以示區別。
海椰子的生長速度相當慢,一棵樹長成需要25年,連續結果在850年以上。每株椰樹一次結果幾十個。果實需要7年時間才能成熟,當果實長到9個月時,汁液清涼香醇,十分可口。據當地民間傳說,這種汁液對醫治中風特別有效。果實完全成熟後,白色的椰肉是上等補品。椰子殼是名貴的工藝品原料,藝人們用它雕刻成各種造型精美的藝術品出售。樹葉可用來編制蓆子、籃子、帽子和扇子以及其他各類日用品和裝飾品。在普拉蘭島五月谷地的海椰子樹被發現之前,海椰子樹在此自生自滅。由於椰果沉重,遇水即沉,所以它無法像普通椰子一樣隨洋流漂到外界去,因而鮮為人知。只有馬爾地夫、印度及爪哇島的居民,偶爾能在海邊拾到這種被巨大海流帶來的奇特的果殼,他們認為這種椰子不可能是一般的海島上生長出來的椰子,而只能是出自神秘的海底之樹。因而給它取名為“海椰子”。因為它極為罕見,被視為珍品。漁民們偶爾拾得的果殼,也必須交給王室。歐洲人知道海椰子是在葡萄牙人航行到印度洋之後的事。他們用高價將這種椰殼買去做酒杯,用金銀鑲嵌,作為高級裝飾品。17世紀植物學家在馬爾迪瓦斯進行分類時,將其命名為馬爾迪瓦斯椰樹,當時尚不知這種樹來自於塞席爾群島。直到這片鬱鬱蔥蔥的神秘椰林被發現後,人們才知道塞席爾是海椰子的故鄉。
椰林椰林
海椰子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活化石。這種樹是棕櫚樹進化的頂峰,具有植物學上的特殊意義。同時因為它極其稀少、名貴又使之極易成為獵奇和追逐物慾者的犧牲品。

特產棕櫚

五月谷地不僅以世界罕見的海椰子樹林而遐邇聞名,它還是其他各種棕櫚的老家。如塞席爾特有的全部六種棕櫚均能在此找到。不過,除海椰子樹外,生長在谷地內的其他棕櫚樹都相對較小。除棕櫚外,普拉蘭島上還生長著80種當地特有的植物,其中30種生長在五月谷地內,包括有原來人們認為已經絕跡的爬援性植物——塞席爾落羽杉。在谷地內,棕櫚林與銹色五亞果等一些本地闊葉林混雜在一起。但在一些岩石較多的開闊地帶則有本地特有的蓑衣草生長,而在森林裡的小塊開闊的濕地上,蓑衣草尤為茂盛。谷地邊緣比較乾燥的丘陵帶因為先前的森林採伐和森林大火而出現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結果這些退化的土壤成為外來植物的滋生之地。

野生動物

五月谷地自然保護區內的動物群也非常奇特。其中最為珍奇的是非洲黑鸚鵡。1994年的調查顯示,該區有108隻黑鸚鵡。這種黑鸚鵡只在普拉蘭島上能見到,屬當地特有種。它能在此生息、繁衍主要得益於谷地特有的生態環境。如保護區內一些小棕櫚樹的小而肉厚的果實是黑鸚鵡的重要食物來源。其他的鳥類包括塞席爾特有的厚嘴短腳鵯、紅冠藍鳩、塞席爾花蜜鳥、塞席爾隼、小灰腰金絲燕和印度八哥、倉鶚等外來鳥類。當地特有的兩種哺乳動物是塞席爾狐蝠和塞席爾鞘尾蝠。從馬達加斯加引進到塞席爾的食蟲性稻田蝟也在保護區內出現。爬行動物包括當地特有的塞席爾家蛇、塞席爾白環蛇和引進的鉤盲蛇、綠色壁虎、星斑壁虎、青銅色壁虎和南蜥、腿蜥等。一種當地特有的蛙——塞席爾疾蛙和引進的馬斯卡蛙都在這一地區首先發現。在谷地內潮濕的腐殖質深層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