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

互是象形字,像絞繩子的工具,中間像人手推、握以進行操作的樣子。互的本意是指一種絞繩子的工具,引申為交錯。又引申為彼此、相互,即表示動作互動進行,用作副詞。在《說文》中,互是“䇘”的古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互
  • 外文名:each other mutual
  • 拼音:hù
  • 部首:一
  • 筆畫數:4
  • 字形結構:獨體
  • 五筆:GXGD
  • 鄭碼:BDZM
  • 統一碼:4E92
  • GBK:BBA5
  • 四角號碼:10102
  • 字級:一級常用
漢字釋義,古籍解釋,常用詞組,音韻參考,宋本廣韻,方言集匯,

漢字釋義

(1)〈文〉[名](本意)絞繩子的工具[a implement that use to wind up cord]
段玉裁註:“今絞繩者尚有此器。從竹,象形,謂其物象工字;中象人手推握也。”
(2)〈文〉[名]差錯 [error;mistake]
各有乘互。——陸法言《切韻序》
(3)〈文〉[名]古代掛肉的木架 [meatrack]
共其牛牲之互。——《周禮·牛人》。鄭玄註:“互,若今屠家縣肉格。”
置互擺牲。——《文選·張衡·西京賦》
(4)〈文〉〈名〉門,巷門 [gate]
如:閭互(閭里巷門)
(5)〈文〉[名]甲殼動物的總稱 [crustancean]
如:互物(指有甲殼動物的總稱)
(6)[副]表示雙方從事對等的行為或具有相同的關係 [mutually;each other]
(注意:“互”一般直接修飾單音節動詞,修飾雙音節動詞只用於否定式)
互,互動。——《字彙》
胡笳互動。——李陵《答蘇武書
參互考日成。——《周禮·司會》
宗族盤互。——《漢書·劉向傳》
漁歌互答。——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互芬齒頰。——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體面互見。——蔡元培《圖畫》
更互用之。——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又如:互易(法律名詞。即當事人雙方約定互相移轉金錢以外財產權的契約。古代以物易物,便是互易);互保(互相保證);互訓(兩個同義詞彼此互相解釋);互結(人民對官署,須具兩個人或兩家以上的店鋪互相保證的信約)
(7)〈文〉[動]交接 [join;connect;hand over and take over]
春夏相與交,秋冬相與互。——《書·堯典》
(8)〈文〉[動]交錯
《漢書·谷永傳》:“百官盤~,親疏相錯。”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胡誤切《韻會》《正韻》胡故切,音護。差也。
又互動。《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考日成。《又》鱉人掌取互物。《注》龜,鱉,蜃,蚌,甲㱿交合也。
又《周禮·地官》牛人凡祭祀,供其牛牲之互。《注》互者,楅衡之屬,若今屠家縣肉格。
又《周禮·秋官》野廬氏,凡道路之舟車轚互者,敘而行之。《疏》謂水陸之道,舟車往來,狹隘之所,更互如轚。
又《周禮·秋官》修閭氏掌比國中宿互𣟄者。《注》宿,宿衞也。互謂行馬,所以障互禁止人也。
又《前漢·劉向傳》向上封事言,兄弟據重,宗族磐互。
又《左思·吳都賦》長乾延屬,飛甍舛互。《注》棟宇互動也。
又《後漢·蔡邕傳》初朝議,以州郡相黨,乃制婚姻之家,及兩州人士,不得對相監臨,至是復有三互法。《注》三互,謂婚姻之家及兩州人不得互動為官。 別作㸦(hù)。《北史·文苑傳序》彼此好尚㸦有異同,互、㸦形相近,故變作㸦,從互為正。

常用詞組

【互補】 hù bǔ
[complementary] [動]
(1)補足或補充;互相補充:~色
(2)幾何學上指互為補角
互不相容】 hù bù xiāng róng
[incompatibility]
(1) 不能相容的性質或狀態。
(2) 指高職位官員之間的一種關係,在行使職權時彼此不一致。
互插】 hù chā
[interfix] 在一項或一檔案中用以描述關鍵字相互關係的方法,這一方法對於很特殊的詢問也可回答,且不致由於串擾造成假檢索。
【互斥】 hù chì
[動]
(1) [mutual exclusion]∶互相排斥的行為或事例。
(2) [incompatibility]∶火成岩結晶時在兩種物質平衡的條件下,一種成分因另一種的存在而受排斥。
互導】 hù dǎo
[mutual conductance;transconductance][動] 電子管板極電壓保持不變時,板極電流的變化與引起這種變化的柵極電壓變化之比。
互感應】 hù gǎn yìng
[mutual inductance] [動]兩個電路或它們的部分之間的感應的量度
【互換】 hù huàn
[exchange] [動]相互交換 [同類之物];以 (某物])易(某物);交換
讓我們~一下帽子
【互惠】 hù huì
[reciprocity;be mutually beneficial] [動]指國際間根據平等原則互相給予的優惠待遇
【互濟】 hù jì
[mutual aid] 見“互助”
【互見】 hù jiàn
(1) [be mutually explained;cross reference](兩處或幾處的文字)相互說明補充
(2) [have both]∶[兩者]都有;同時存在
瑕瑜~
【互利】 hù lì
[mutually beneficial;on a reciprocal basis] [動]雙方得益
【互讓】 hù ràng
[make mutual accommodation] [動]互相讓步,互相謙讓
互喪】 hù sàng
[subjugate a country from one to the other] 彼此(都)滅亡。互,互動,由此及彼,由彼及此
六國互喪。——宋·蘇洵《六國論》
互生】 hù shēng
[intergrowth] [動]楊樹、桃樹等的葉子所排列的序列是相鄰的兩個葉子長在相對兩側,而每個莖節上只長一個葉子,這種葉序稱互生
【互施恩惠】 hù shī ēn huì
[back scratching] 互相給予好處
【互通】 hù tōng
[each supplies what the other needs] [動]互相溝通、交換。
~情報
【互通有無】 hù tōng yǒu wú
[each supplies what the other needs;each makes up what the other lacks] 互相調濟餘缺;互相溝通、交換所需的東西
【互為因果】 hù wéi yīn guǒ
[be interdetermined;be both the cause and the effect of the other's being] 指兩件事情,互相促成,循環不已
老師教得十分盡力,希望他繼承自己的事業,再攀藝術高峰;學生非常刻苦,進步之快超出教師的逆料。於是,二者~。——韓振波《多餘的人》
【互相】 hù xiāng
(1)[each other;reciprocal] [副]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動作或彼此聯繫的人或物中的每一個
~利用
~依存
(2)[mutual] 〈文〉[代]彼此
互相攻擊。——《廣東軍務記》
互相吞併。——[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互相軒邈。——吳均《與朱元思書》
互相的愛慕
互質】 hù zhì
[relatively prime] [動]兩個正整數只有一個公約數1時,它們的關係叫做互質,如3和11互質
【互助】 hù zhù
(1) [help each other] [動]彼此幫助共同合作
~互利
(2) [cooperation] [生態] [名]兩個物種間相互作用的一種類別,其中每一物種對另一物種都是有益的,並能增加種群的大小或增長率
【互助會】 hù zhù huì
(1) [mutual aid association]∶其宗旨主要不是向會員分配收入,而是在某些共同事情或目的方面幫助、接濟或保護他們的組織
(2) [friendly society]∶一種為防備由於疾病、死亡或年老所引起的負債,由個人自願組織起來的互助組織
【互助組】 hù zhù zǔ
(1) [mutual aid group]∶在工作、學習等方面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小組
脫貧~
(2) [mutual aid team]∶中國農業合作化初期,農民自願在勞力、農具方面相互合作的組織形式
光棍~
(3) [combite]∶海地人的非正式的互助合作小組,在鼓樂和歌聲的伴奏和伴唱下幫助鄰居勞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