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處理法

事件處理法又稱事件處理討論法,是由美國麻薩諸塞州工業大學的比克斯教授夫婦研究開發出來的個案研究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事件處理法
  • 別稱:事件處理討論法
  • 提出者:比克斯教授夫婦
  • 地點美國麻薩諸塞州工業大學
背景說明,處理法,具體操作,實施要點,特別提醒,

背景說明

這種方法是對個案研究法的一個發展。個案研究法中個案資料來源於日常工作中收集的案例,進行研究時都是現成而此種方法的重點在於案例由學員自行收集,通過學員舉出自己親身經歷的實例並相互討論,以達到公司內部情報充分利用和充分共有的目的,而且還可以讓學員相互學習、相互督促,培養一個互相商榷、共同進步的良好工作環境。
這種方法讓學員從個案主角的角度研究問題,但重點卻在於防微杜漸,使學員警惕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學會如何恰當處理。

處理法

事件處理法是指讓學員自行收集親身經歷的案例,並把這些案例作為個案用於個案研究法中進行學習討論,再用討論結果來警戒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一種培訓員工的方法。具體說來:
培訓對象:各階層員工均可。 培訓目的:提高員工對業務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和解決能力。 培訓方式:會議討論方式。 培訓時間:約兩小時。 培訓後效果:能確實提高員工對業務問題的判斷力和解決能力;能讓員工懂得解決問題時收集各類情報及分析具體情況的重要性;能讓員工從複雜問題中找出有共同性的規律;能讓員工感受到相互傾聽、相互商量、不斷思索的重要性;能培養員工之間親密的人際關係;有助於達到公司內部情報及工作場所情報的共有化。

具體操作

1、準備階段
1)指導員確定培訓對象及人數。
2)確定議題的大致範圍,範圍不宜過細,以免學員“無話可說”。
3)每位學員根據議題製作個人親歷案例。
4)將學員分組,每組五至六人。
5)確定會議地點和會議時間。
6)指導員應準備以下知識:
個案研究法的一般方法、實施要點及其它套用個案研究法進行培訓時應注意的問題。因為個案研究法是事件處理法的基礎。 事件處理法特有的方法、注意點、背景特色以及會議後的評價。  2、實施階段
1)指導員向各小組成員介紹本法實施概要、背景特色及注意點。
2)各小組簡單介紹小組成員所提出的個案,包括問題名稱及發生狀況。
3)從較容易討論的內容開始,由指導員或組長排定討論程式。
4)各組開始進行討論:
提出個案。 各組員收集實情。 個案製作者在討論到他製作的個案時,應作為這輪討論的主持人。 其它組員收集實情時可質詢主持人。 發現問題及決定對策,組員相互討論,並闡述個人的解決方法。 組長或指導員組織學員進行評價,討論"學到些什麼"。

實施要點

1、指導員確定議題時範圍不宜過細,以免學員們沒有問題可討論;或者涉及到問題太少,不能充分實現公司情報的共有化利用。
2、製作個人親歷案例時應注意事項:
1)這一案例應該是你親身經歷的問題中最難解決的一個實例,然後再簡單記述事件的原委。
2)儘可能挑選最近發生的實例,挑選時注意以下數點:
應是工作上經常發生的問題。 是難以判斷、把握和處理的問題。 不能任其再次發生的問題。 能從問題中有所啟發,有必要介紹給大家的問題。  3)由於提出個案是為介紹給其他小組,加深彼此的經驗,因此不管成功還是失敗的例子都可選擇,但必須選擇自己親身經歷的案例。
3、記下個案發生的背景時應依據的5W2H原則是:
何人 (Who)、 何事(What)、 何時(When)、 何地(Where)、 何物(Which)
如何做(How)、 多少費用(How much)。
4、各組討論時注意:
1)指導員不參加討論,所以學員可自主討論。
2)自主討論時,必須明確討論目標,並注意時間的控制,每個個案進行時間約為30至40分鐘。
3)主持人在回答組員諮詢時,應回答事件發生前的背景情況,而不是事件發生後解決的策略。
5、在討論“學到什麼”時,需多花費一些時間。

特別提醒

1、學員應依製作程式製作個人親歷案例表。
2、指導員應在掌握了個案研究法後再用本法。
3、注意“學到些什麼”的討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