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如指掌·西學正典:利維坦

了如指掌·西學正典:利維坦

傳說人類曾請求上帝:“上帝啊,我們太弱小了,請你給我們創造一個英雄吧,讓他保護我們。”上帝說:“英雄在保護你們的同時,也會欺壓你們,吃你們。”後來人們為了抵禦各種外來風險,就創造了一個利維坦——政府。這個利維坦由人組成,也由人來運作,因此它就具有了半神半獸的品質,在保護人的同時也吃人。因此,近現代國家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把君主的權力關進籠子。霍布斯認為,人類最初在“自然狀態”下都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在這種“自然狀態”中,每個人都要實現自己的“自然權利”,這就必然導致“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出於和平的願望,理性教導人們締結契約,即“自然法”,從而產生了國家和政府。霍布斯以這種方式論證了國家的起源,把國家比作聖經里說的力量巨大無比的海獸“利維坦”。 《利維坦》作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克倫威爾大讚此書,作者也有幸成為“光榮革命”的見證人、“現代人之父”。霍布斯的哲學深刻影響了洛克和孟德斯鳩的分權說以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把國家的世俗權力從教會的統治下解放了出來,為後來民族國家的產生和國家理論奠定了理論基石。

基本介紹

  • 書名:了如指掌·西學正典:利維坦
  • 作者:霍布斯 (Hobbes)
  •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 頁數:489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眾流滄海
  • 外文名:Levitan
  • 譯者:劉勝軍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27268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霍布斯認為,國家,即偉大的利維坦——是一個人工模造的人。其中,主權是它的靈魂,官員是它的關節,獎懲是它的神經,財富是它的實利,安全是它的事業,顧問是它的記憶,公平法律是它的理智,和平是它的健康,動亂是它的疾病,而內戰則是它的死亡

作者簡介

霍布斯(1588—1679),英國政治家,哲學家,機械唯物主義思想家。他試圖以機械運動原理解釋人的情感、欲望,並提出“自然狀態”和國家起源說,認為國家是人們訂立契約形成的,他反對君權神授,主張君主專制。主要作品有《論物體》、《利維坦》、《論人》、《論社會》等。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人類篇
第一章論感覺
第二章論想像
第三章論想像的序列或系列
第四章論語言
第五章論推理與科學
第六章論自覺運動的內在開端以及表達這些開端的術語(自覺運動的內在開端通常被稱為激情)
第七章論討論的終結或者決斷
第八章論俗稱為智慧的美德及與之相反的缺陷
第九章論知識的幾種主題
第十章論權勢、財富、地位、尊敬和價值
第十一章論品行的差異
第十二章論宗教
第十三章論有關人類幸福和苦難的自然狀況
第十四章論第一和第二自然法以及契約
第十五章論其他自然法
第十六章論人和授權人以及被人格化的事物
第二部分國家篇
第十七章論國家的起因、產生和定義
第十八章論按契約建立的主權者的權利
第十九章論幾種按約建立的國家和主權權力的繼承
第二十章論宗法的管轄權和專制的管轄權
第二十一章論臣民的自由
第二十二章論臣民的政治團體和私人團體
第二十三章論主權者的政務大臣
第二十四章論一個國家的營養和生殖
第二十五章論咨議
第二十六章論市民法
第二十七章論罪行、寬恕與減罪
第二十八章論賞罰
第二十九章論國家致弱或解體的因素
第三十章論主權代表者的職責
第三十一章論自然的上帝國
第三部分基督教國家篇
第三十二章論基督教政治的原理
第三十三章論《聖經》篇章的數目、年代、根據及注釋家
第三十四章論《聖經》各篇中神靈、天使和神靈感應的意義
第三十五章《聖經》中天國、神聖、聖潔和聖禮的意義
第三十六章論上帝和先知的言辭
第三十七章論奇蹟及其用途
第三十八章論《聖經》中永生、地獄、救贖、來世和贖罪的意義
第三十九章論《聖經》中教會一詞的意義
第四十章論亞伯拉罕、摩西、大祭司和猶太諸王的上帝國的權利
第四十一章論我們的神聖救主的職責
第四十二章論教權
第四十三章論人們被接受進入天國的必要條件
第四部分黑暗的王國篇
第四十四章論從對《聖經》的曲解中產生的靈的黑暗
第四十五章論外邦人的魔鬼學及其他宗教殘餘
第四十六章論空虛的哲學和荒誕的傳說所造成的黑暗
第四十七章論這種黑暗所產生的利益及其歸屬
綜述與結論
譯者後記

序言

永不落架的書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傑出的思想,每個時代都會產生一些比大眾對真理的形態看得更清楚的人物。他們超越同儕,且有深刻的見解和遠大的眼光;他們看到人類問題的全體,免於繁瑣、短視的思想。
美國思想家、詩人埃默森說:“從所有文明國度里精挑細選出那些最具智慧、最富機趣的人來陪伴你,然後再以最佳的秩序將這些選擇好的伴侶一一排列起來。”這樣的人都知道每個時代、每個地方的每個人,都面臨一個不變的問題—關乎個人和其同儕、社會,乃至全人類、宇宙之間基本關係的性質的問題。對這種問題的看法,可以決定他會怎么做,甚至可以決定他成為怎樣的人。
對於這類問題,人類把所能想出來的最好的答案流傳下去,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塔西佗,到馬克斯·韋伯、熊彼特,以資下一代和更下一代的人去考驗、去辯論,而這些最好的答案又匯聚成一部部傳世之作。法國思想家笛卡爾說:“讀傑出的書籍,有如和過去最傑出的人物促膝交談。”這些人類最深邃的思想,最高超成就的文字記錄,能把我們在過去、現在、未來所面臨的問題,能把人類所做過的、即將面對的以及將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出最正確而永久的記錄。
例如,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亞當·斯密不但寫出了《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還在更早之前完成了《道德情操論》。該書從人類的情感和同情心出發,討論善惡、美醜、正義、責任等概念,進而揭示人類社會賴以維繫、和諧發展的秘密,是市場經濟良性運行不可或缺的“聖經”,堪稱西方世界的《論語》。
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盧梭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是一部充滿智慧的書,每行都滲透著盧梭的苦苦求索,從各個角度清晰地闡釋為什麼人類的進步史就是人類的墮落史。盧梭認為,私有制的確立是造成人類不平等及其嚴重後果的根源。這篇論文可謂盧梭整個政治學說的導論。
凱恩斯的總量經濟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並稱為20 世紀人類知識界的三大革命。《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是為應對20 世紀30 年代西方世界普遍的經濟大蕭條而作,它的核心主題是如何解決就業,以緩解市場供求力量失衡的問題。正是在這本書中,凱恩斯提出了國家調控思想,成為現代總量經濟學的扛鼎之作。該書的出版,在西方經濟學界和政治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些經濟學家把該書的出版,稱為經濟學理論的“凱恩斯”革命,並認為它與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及馬克思的《資本論》同為經濟學說史上非常偉大的著作。
那些對人類追尋真理有永久貢獻的書,我們稱之為“經典”。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王強更深情款款地指出:“‘經典’是那些永遠占據著你的書架,又永遠不會被你翻讀完的書。”也就是永不落架的書。凡是能對重大的事情,給多數人的思想以久遠而深刻影響的書,便是了不起的書。這樣的書可以充實任何年紀的人,使之能以別的時代、別的人們為背景,從而能真正深刻地透視今日。
——編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