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溝瀑布群

九龍溝瀑布群

九龍溝瀑布群位於河南南召縣石人山南麓龍潭河一帶山谷中,距縣城28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龍溝瀑布群
  • 外文名稱:Kowloon gap waterfalls
  • 地理位置:河南南召縣
  • 特點:山青、水秀、石奇、林幽
基本信息,結構,景觀,歷史,

基本信息

九龍溝瀑布群景區,龍潭河自石人山南麓的獨山一帶順谷而下,到龍潭溝一帶因山勢的險峻和急劇的落差,在約4公里的河床中形成10餘個高低不等的瀑布,最大落差130餘米,最小也有10餘米,一瀑一潭,潭瀑相應。
九龍溝瀑布群景區奇就奇在近距離內密集分布了十幾道瀑布,是我國現存的規模比較大,布局較集中的瀑布群,新華社1996年5月9日發布了這一訊息,立即在國內特別中原大地成為人們觀光探奇的熱點,可堪稱中原第一大瀑布群。
百尺潭瀑布群位於南召縣崔莊鄉獅子河上游,距縣城僅30公里,由百尺潭大瀑布與牛魔潭瀑布、石板潭瀑布、旋水潭瀑布、羊角潭瀑布等組成一個別具特色的瀑布群。百尺潭大瀑布高約40餘米,上下各有一潭,上為燈嘴潭,下名百尺潭,形成立體“啞鈴”狀,潭水深達百尺,傳說潭底有石洞,潭內有9龍,故名百尺潭。其所在峽谷名為九龍口,一道飛瀑,上下兩潭,景色壯美。瀑布對面山峰上有天兵天將大石柱、仙人洞、仙人居、仙人池等大自然奇特造化,都有優美的民間傳說。
其中瀑布最密集處多達11個。第一道白龍瀑,瀑水自橫臥的巨岩上沖瀉而下,上窄下寬,白光耀目,如白龍滾動;第二道青龍潭,瀑布不高但峽谷清幽,折轉而下,恰如青龍出澗;第三道飛龍瀑,水自百餘米高的石壁頂端飛瀉下來,龍形空舞,四季飛虹;第四道祥龍瀑,山水浸石而下,祥和而多彩;第五道狂龍瀑,二級飛落,先栽入石壁間一深不可測的橢圓石潭,再跳蕩而下,粗獷豪放,扣人心弦;第六道烏龍瀑,巨龍似的水流沿百餘米的絕壁騰空而降,落於石上,勢如雪崩,聲若巨雷,沖入黛綠色深潭時黑白翻滾,狀如沸鍋。再往上行絕壁高聳,上有四五道瀑布“鎖在深山人未識”
以山水風景、奇石珍木為主體的省級自然風景旅遊區。以山青、水秀、石奇、林幽四絕著稱於世。 九龍瀑布群位於南陽市南召縣馬市坪鄉北7公里的伏牛山東南麓,東臨佛教聖地丹霞寺,西連嵩縣白雲山,北接南召真武頂,南界“長城之父——楚長城遺址”。面積約18平方公里。是伏牛山水旅遊中一顆摧爛的明珠,被專家譽為“全國罕見,中原獨有”的我國瀑布最為集中,落差最大的瀑布景觀。 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九龍瀑布群距南召縣城僅28公里,距鎮平縣城60公里,距南陽市100公里,景區緊鄰207國道,焦枝鐵路。北接魯山,直達省會鄭州,南鄰鎮平,可下荊襄,西至洛陽,與秦晉為鄰,東達方城,直通蘇皖,輻射全國。 景點集中,風光如畫,在不到5公里的河谷中,依次分布著白龍瀑、祥龍瀑、彩龍瀑、青龍瀑、飛龍瀑、黑龍瀑、龍鳳瀑、四蓮瀑、懸龍瀑等十一級瀑布,又有“白龍迎賓石”、“天工描繪”“指路仙翁”、“伏牛山神”、“神龜望月”、“鸚鵡石”、“神筆峰”等奇石。可謂是“亂石漸欲迷人眼,清溪才能出山間”。 氣候宜人,資源豐富,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地帶的九龍瀑布群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景色如畫。陽春三月,百花齊放,群鳥爭鳴,散發出勃勃生機;酷署盛夏,綠樹成蔭,飛瀑納涼,遊人置此倍感清爽;金秋十月,秋葉如丹,層林盡染,看萬山紅遍;寒冬臘月,銀裝素裹,飛瀑成冰,一片北國風光。

結構

九龍山風景區位於蘇魯兩省交界之邳州市鐵富鎮境內,方圓20平方公里。相傳古時九龍山遍山生艾且六十年一次種神艾,神艾可以百病,故又名艾山。山中層岩疊嶂、怪石嶙峋,一條山溪蜿蜒其間,三國謀士徐戍勇掘洞隱居於此,故人們稱之為洞石溝。 九龍山景觀眾多,氣候宜人。既有春秋時期的艾王城遺址,三國時期徐庶隱居之“徐庶洞”,唐宋時期的古戰場“黑風口”,明清時期的奶奶廟等遺址。還有漢闋山門廣場、望龍亭、艾王閣、御筆亭、華嚴寺、鐵佛寺、如意大道、九龍佛塔等人文景觀,更有鳳凰台、九龍脊、九龍澗、石婆溝、黑風潭、燕子樹、仙人湖等眾多的自然景觀以及美麗動人的傳說。

景觀

九龍溝處於龍門山脈口段前斷裂帶,?>地質構造複雜,群山在海拔700米到3868米之間起伏變化,懸崖陡峭。區內林木繁茂,花草蔥鬱,生態環境良好,以九龍溝樸實細膩的動態景觀為主要特色。有化石岩、珍珠泉龍石岩、龍女浣紗池、龍舔石、鑽天峰、響水溝、九龍飛瀑等景觀。 九龍溝頂端的大頂山,海拔2600米,由此向北遠眺,無數翠峰雪山如波浪起伏,雲海、日出、佛光等氣象景觀時有所見。古寺景區密林中隱藏著雄偉的古剎,是成都地區山林中保存較完好的規模較大的古廟。大西山原始林帶棲息著大熊貓、金絲猴、牛羚等珍稀動物。茫茫林海充滿濃烈的野趣。

歷史

九龍山風景區位於蘇魯兩省交界之邳州市鐵富鎮境內,方圓20平方公里。相傳古時九龍山遍山生艾且六十年一次種神艾,神艾可以百病,故又名艾山。山中層岩疊嶂、怪石嶙峋,一條山溪蜿蜒其間,三國謀士徐戍勇掘洞隱居於此,故人們稱之為洞石溝。 九龍山景觀眾多,氣候宜人。既有春秋時期的艾王城遺址,三國時期徐庶隱居之“徐庶洞”,唐宋時期的古戰場“黑風口”,明清時期的奶奶廟等遺址。還有漢闋山門廣場、望龍亭、艾王閣、御筆亭、華嚴寺、鐵佛寺、如意大道、九龍佛塔等人文景觀,更有鳳凰台、九龍脊、九龍澗、石婆溝、黑風潭、燕子樹、仙人湖等眾多的自然景觀以及美麗動人的傳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