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崗站

九龍崗站是淮南線上的一個四等小站,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九龍崗鎮北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龍崗站
  • 隸屬:淮南線
  • 類型:車站
  • 地位:四等小站
目錄,簡介,

目錄

簡介

簡介

九龍崗站是淮南線上的一個四等小站,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九龍崗鎮北側。九龍崗是淮南煤礦的發祥地。北魏時期即有關於煤炭的文字記載,明清時當地居民土法挖采,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官府開採。1930年3月,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淮南煤礦局”,局址設在九龍崗。1934年6月,國民政府開始籌建田家庵至裕溪口的淮南鐵路。1936年5月,淮南鐵路分段陸續建成,幹線全長215公里,沿線設有20多個站,其中田家庵、大通、九龍崗和合肥這4個站比較大。淮南鐵路總投資850萬元,每公里造價僅2.8萬元,是當時建設速度快、造價低的鐵路之一。淮南鐵路因淮南煤炭大規模開採而建,開闢了一條直達長江的煤炭運輸通道,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淮南煤炭從田家庵碼頭經淮河水運至蚌埠,再上津浦線銷往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格局。建成後的淮南鐵路運營有由捷克引進的16台機車、300多輛煤車和1列客車,調度、管理、維修機構都設在九龍崗。隨著礦業、交通、電力的發展,原屬懷遠縣的九龍崗、大通、田家庵先後設鎮,人們統稱為“淮南三鎮”。1936年《淮南煤礦六周年紀念特刊》上有這樣的描述:“淮南煤礦局所在地九龍崗,隸懷遠縣,前為三五家村,自本局創立後,人口漸眾,今則熙熙攘攘,已呈市鎮之雛形焉,人口約一萬一千餘人。”
1949年1月,淮南解放,淮南鐵路回到了人民手中。1950年9月,經政務院批准,淮南地區從懷遠縣劃出,依據九龍崗、大通、田家庵三鎮設立省轄市。新中國成立後,九龍崗站除擔負淮南市旅客運輸和九龍崗煤礦的煤炭外運任務外,還擔負九龍崗至蚌埠、裕溪口、八公山3個方向的車流組織,列車編組、解體,車輛檢修,機車更換等技術作業,成為淮南鐵路運輸的樞紐。當時淮南地區車務、機務、電務、檢車段全部設在九龍崗,車站年傳送旅客53萬人,裝車2.3萬餘輛、卸車3590輛,車站紅火一時。1986年1月,阜淮線建成通車,淮南站交付使用,九龍崗站的客運業務全部交由淮南站。1987年初,淮南西編組站投入使用,九龍崗站列車技術作業轉移到淮南西站,運輸站段陸續遷移到淮南站和淮南西站。20世紀90年代初,因九龍崗煤礦資源逐漸衰竭,車站貨運量逐漸萎縮,年裝車僅3603輛、卸車1464輛。 2001年,九龍崗站停辦了客貨運任務,變成了只接發列車的四等小站,九龍崗站曾經的繁華,湮沒在翻天覆地的鐵路建設滾滾洪流之中。
現在,九龍崗的居民也已陸續遷至淮南市區,九龍崗站成了一個生活寂寥、條件艱苦的偏僻小站。由於警力不足,淮南站公安派出所在這裡實行一站一警的警務模式,鼓勵駐站民警攜帶家屬駐站,不僅為“居家式”警務室配備辦公、生活用房,還對家屬實施集中培訓,解決了民警的生活難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