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歌聲的翅膀:常州

乘著歌聲的翅膀:常州

《乘著歌聲的翅膀:常州》在重新梳理常州詞派形成因素、發展階段、衍生譜系和批評家法的基礎上,著重對該派的創作實績展開全面深入的解剖、總結。既抽繹出該派成員趨近的創作家法,又對不同時期代表作家的創作成就、個性特色作出細緻的辨析。提出:常州詞派產生後逐漸演變成“守成型”與“變革型”兩大支系;它是一個從批評到創作始終處於與時俱進、兼融並包態勢下的開放性詞派;努力使自己的創作能夠充分地反映時代風雲與士人心態,實現“詞亦有史”,是這一詞派成員的共同追求。

基本介紹

  • 書名:乘著歌聲的翅膀:常州
  •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 頁數:197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青年出版社
  • 作者:沙漠子 馬燕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068482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乘著歌聲的翅膀:常州》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序30年,讓歷史告訴未來/范燕青
引言常州之厚
第一章 一個人與一座城
1.從盛宣懷到劉國鈞
2.紡織姐妹葉惠英
3.梅鶴康,蘇南模式的踐行者
4.藍領楷模鄧建軍
5.廠肇中,美國科學院院士“落戶”常州
6.貢毅,海外赤子的中國心
7.打工皇帝唐駿的生活肖像
8.鮑全興,而今邁步從頭越

第二章 乘著歌聲的翅膀
1.東方侏羅紀
2.春秋看淹城
3.天寧寶塔,舉眾望乾霄漢
4.從藤花舊館到艤舟亭
5.古運河上的《清明上河圖》
6.古城軼事多
7.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模樣
8.“亞細亞”——電影中的常州
9.歡樂頌
10.一年有幾個兒童節
11.幽香蘇,文化人的精神家園

第三章 桃花源記
1.花園和綠地
2.紅梅花兒開
3.玫瑰掩映下的浪漫城市
4.天目湖——大地的眼睛
5.一條大河波浪寬
6.台北時間在我家
7.芬芳花事
8.生態人居西半天
9.春之聲

第四章 慈善之城愛心之都
1.愛的奉獻
2.第二現場
3.師魂
4.窮在深山有遠親
5.村裡有個姑娘叫萍萍
6.愛是LOVE

第五章 我和你都深嵌在這座城市之中
1.BRT,一個普通市民的汽車時代
2.市井天堂里的美食小吃
3.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4.南大街,置換美麗新時尚
5.格桑花和茉莉花
6.茶館裡的江南書院
7.一個老常州的口述實錄
後記

文摘

宋諺曰:“蘇常熟,天下足。”可見農耕社會,蘇州、常州二府的經濟地位是如何舉足輕重。
然東晉以降,常州工商各業勢已勁悍。梳篦最早形成產業,紡織隨之聲譽日隆。唐時“透額羅”、宋時“晉陵絹”均名重天下。活字印刷、造紙業亦率先肇始。及至近代,“洋務”初興,民族工業適時萌芽,常州又銳意於前,工商兼備,各擅其長。盛宣懷、劉國鈞兩位工商業巨子凌厲而出,開中國現代化建設拂曉之天,辟常州現代民族工業發祥之地。
“當事事爭一流”,是常州人文品格精魂所在。在中國各個歷史變革時期,常州人,傳承則去蕪存精,好學則心慕手追,進取則革故鼎新,創造則獨闢蹊徑。欣逢改革開放拂面春風,常州人更是睿智而行,迅猛而進。群體若此,其中的個體精英更是出類拔萃,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形象,並各自以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動著中國。

後記

改革開放30年,在中國當代發展史上,無疑屹立起了一座讓整個世界都仰之彌高的豐碑。中國的精神、中國的力量、中國的神韻,在這非同尋常的30年裡,得到了無以復加的充分展示。
作為國家的諸多單元,中國的每一塊土壤、每一座城市,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處不在,石破天驚的奇蹟比比皆是。常州也不例外。
胡錦濤總書記在2008年新年賀詞中指出“2008年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們將隆重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使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恰逢其時,中國青年出版總社擬編輯出版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大型叢書《英雄中國》,選擇16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為切入點,反映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輝煌成就。常州有幸被列入其中。
叢書中的常州卷《乘著歌聲的翅膀:常州》,由中共常州市委宣傳部總策劃並具體組織實施,並迅速成立了編委會,特邀常州市文聯簽約作家沙漠子為主撰稿人,並由常州翠苑雜誌文學編輯馬燕出任助撰。

序言

發端於1978年的改革開放展開了中國30年波瀾壯闊的偉大征程和日新月異的壯麗畫卷,帶給每個奮力前行的城市以勃然生機,帶給每個立志進取的人們以豐厚回饋。常州,這座浸潤著千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古城,涵容著創新品質的現代工業名城也不例外。30年如歌歲月,30載風雨兼程,常州領改革開放之先,秉創新創業之志,創造了史上發展速度最快、建設成果最豐、百姓受益最多的黃金時代,也形成了承接歷史傳統、蘊含地域特色、張揚時代個性的城市品格。
這30年深深植根於常州厚重的人文傳統。作為“中吳要輔,八邑名都”的常州,歷來崇文重教,儒風蔚然。從近現代常州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盛宣懷、劉國鈞,趙元任、華羅庚、劉海粟等名人身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常州善吸納、務實效、爭一流,重信諾的人文傳統,這就是兼容並蓄、永不停滯的開放進取;這就是關注現實、躬行力踐的經世致用;這就是志存高遠,崇尚創造的開拓創新;這就是以義為綱、以誠為本的誠信守諾。正是這種傳統,凝練了“勤學習、重誠信、敢拼搏、勇創業”的新時期常州市民精神,為常州改革求變積聚動力,也內化為常州開放求新的胸懷。如果說改革開放30年常州以探路先鋒披荊斬棘,這種動力和胸懷無疑正是推動常州跨越發展的精神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