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春耕生產運動贈旗大會舊址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春耕生產運動贈旗大會舊址位於武陽縣鄒氏宗祠,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建立的中央政權機構,始建於1716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春耕生產運動贈旗大會舊址
  • 增旗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簡介,歷史事件,

簡介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春耕生產運動贈旗大會舊址位於武陽縣鄒氏宗祠,始建於1716年。

歷史事件

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成立後,武陽人民興修水利、開發荒田,積極發展農業生產,為促進中央蘇區經濟建設作出貢獻。1933年春,中央政府開展了春耕生產競賽運動,瑞金出現了你追我趕的局面,當時的武陽區分為石水、武陽、黃田等8個鄉,在春耕生產競賽運動中,武陽區首先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發動和組織工作,接連召開黨代表、鄉蘇代表會、貧農團等會議,層層宣傳發動,並成立了水利委員會,領導修整原有的水陂、水圳、水塘,並新開水圳、築水塘,全區還大力開墾荒地,增加耕地面積達幾百擔谷田。
武陽區抓農業生產的突出業績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關注,他聽取中央巡視員的匯報後十分高興,當即通知區蘇主席邱世桂和石水鄉蘇主席周幫池去中央政府開會。為總結推廣武陽區和石水鄉的先進經驗,1933年5月18日至22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春耕生產運動贈旗大會在武陽召開。19日,在武陽竹頭下村召開軍民大會,到會者14000餘人,毛澤東在報告中表彰了武陽區和石水鄉春耕生產的先進事跡並授予武陽區和石水鄉“春耕模範”獎旗。20日,參加大會的各區鄉代表300多人在鄒氏宗祠繼續開會。毛澤東作了關於“復耕”“查因”和“改造蘇維埃民眾團體”等內容的報告並通過了武陽代表倡議的革命競賽公約。
1933年4月20日的《紅色中華》,曾用《武陽區春耕運動印象記》一文記述了當年武陽開展春耕生產的情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