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金馬獎

中華藝術金馬獎

中華藝術金馬獎,隸屬於前身是中華藝術聯誼會的視覺中國旗下五大社團組織之一視覺(中國)中華藝術家協會。中華藝術金馬獎自2006年至今已經成功在中國台北、香港、錫林郭勒、台中、長春和蒙古國烏蘭巴托、紐西蘭皇后鎮舉辦了6屆。是為了褒獎在中華藝術領域獲得卓越成就之藝術家,獲得者首先要在國內外權威藝術活動和賽事中獲得最高獎才具備申報中華藝術金馬獎的基本資格。

中華藝術金馬獎設有:終身攝影成就獎、伯樂獎、組織工作獎、金馬獎、提名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藝術金馬獎
  • 外文名:Chinese Art Golden Horse Award
  • 別名:華人藝術最高獎、獎上獎
  • 誕生時間:2006年
  • 性質:攝影藝術家獎勵獎
  • 創辦方:視覺(中國)中華藝術家協會
獎項歷程,設定目的,獎項章程,社會意義,歷屆回顧,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

獎項歷程

中華藝術金馬獎創辦於2006年1月,隸屬於視覺(中國)中華藝術家協會,是視覺中國旗下五大社團組織之一,它的前身是中華藝術聯誼會,1995年初創於北京,與北京視覺藝術中心合署辦公,目前已有20年歷史。中華藝術金馬獎自2006年至今已經成功在中國香港、台北和錫林郭勒舉辦過三屆,2016年10月28日將於台灣舉行第四屆頒獎典禮。

設定目的

中華藝術金馬獎的創辦初衷是為了褒獎全球華人在中華藝術領域獲得卓越成就之藝術家,獲得者首先要在國內外權威藝術活動和賽事中獲得最高獎才具備申報中華藝術金馬獎的基本資格。被新華社評論員定義為:華人藝術最高獎,獎上獎。

獎項章程

一、宗旨
促進華人藝術創作蓬勃發展,表現區域多元文化風貌,提升中華藝術內涵,推動華人藝術邁向國際。
二、主辦單位
中華藝術金馬獎專業評審委員會
三、申報資格
1、申報年度及資格:
中華藝術金馬獎的每年申報一次,申報作品獲獎時段為:每年9月1日起至8月31日內在國際及大中華地區各藝術門類國家級以上權威比賽及展覽中獲得最高獎(金獎、第一名、冠軍或一等獎)之作品作者,以獎項授予時間為準;
中華藝術金馬獎
2、當前,中華藝術金馬獎只授予平面視覺藝術門類;
如美術、書法、攝影等、少兒金馬獎包括但不限於以上各項;
3、金馬獎現分為成人金馬獎和少兒金馬獎兩大類,凡 18 歲以下人士只能申報少兒金馬獎;
4、申請者必須為海內外華人、華裔和華籍(華籍為具備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之永久居民或居留權者);
5、符合條件的申請者可自行申報中華藝術金馬獎,各相關機構和個人可對符合條件者推薦申報,中華藝術金馬獎之終身成就獎、伯樂獎、組織工作獎僅限省級以上專業社團丶組織機構和本組委會專業推選委員會推薦提名。對組織、培養和推薦最終獲獎者成就突出的個人,授予中華藝術金馬獎之伯樂獎,對組織機構授予中華藝術金馬獎之組織工作獎;
6、如對申報身份及獎項資格存有爭議,中華藝術金馬獎組織委會具有絕對和最終決擇權。
四、申報方式
填寫中華藝術金馬獎申報表,並將申報日期範圍內符合資格之獲獎證書和作品電子檔案於申報截止日前傳送到組委會專用信箱或藝術金馬獎微信平台,電子檔案名稱請以:“姓名+作品名或證書名+電話+身份證號碼+快遞地址”命名即可。
五、申報日期
每年度8月31日止
六、入圍及得獎提名名單公布日期
每年9月1日
七、最終得獎名單公布日期
每年9-10月,於當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中公布。
八、申報注意事項
1、中華藝術金馬獎為中華藝術成就之獎上獎,一次獲取既得最高榮譽。曾經榮獲金馬獎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不同作品重複申報(金馬獎之提名獎除外);
2、只可申報個人獎項,不得以集體名義申報;
3、申報者完成申報手續後即視為同意本章程所列之各項規定;
4、申報者作品本身之合法性、著作權和肖像權等一切法律責任由本人承擔;
5、中華藝術金馬獎系華人藝術金獎俱樂部,申報前,首先請確認入圍後,有義務全程參加獲獎作品觀摩展和頒獎典禮等系列活動,所有獎項以本人親自抵達現場領取方為有效;
6、一旦提交申報直至入圍名單公布,作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參加最終評審;
7、本會保留申報作品是否具備參評資格的最終決定權,並有權對任何可能有損害本會名譽或威信之嫌的申報者和作品予以拒絕參評;
8、申報材料一律使用中文,包括作品名、作者姓名、地址等一切申報文檔案;
9、本會有權使用獲獎作品;
10、提交申報檔案者,有權提請核實組委會註冊資質文檔,以免被虛假機構和信息誤導。
11、下一屆中華藝術金馬獎舉辦城市均於當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活動中正式公布。

社會意義

中華攝影金馬獎作為“獎上獎”吸引了眾多在海內外攝影大賽中獲得金獎作者參與彰顯其權威性、公正性,代表了華人攝影界的最高水準。中華藝術金馬獎把馬與藝術的價值相互升華,表現出馬的精神,藝術的魅力。

歷屆回顧

第一屆

2008年
獎項名稱獲獎者
中華藝術金馬獎終身攝影成就獎
陳復禮(香港)
簡慶福(香港)
華子(香港)
葉家寶(香港)
周潤發(香港)
李公劍(澳門)
張照堂(台灣)
吳印鹹(內地)
呂相友(內地)
徐肖冰(內地)
侯波(內地)
呂厚民(內地)
郭建設(內地)
於志新(內地)
韓子善(內地)

第二屆

2012年
獎項名稱獲獎者
中華藝術金馬獎終身攝影成就獎
郎靜山(台灣)
張乾琦(台灣)
張才(台灣)
阮義忠(台灣)
鐘永和(台灣)
連登良(香港)
黃貴權(香港)
劉香成(香港)
劉淇(香港)
黎榮照(澳門)
陳昌謙(內地)
陳勃(內地)
袁毅平(內地)
朱憲民(內地)
梁惠湘(內地)
解海龍(內地)
焦波(內地)
張雅心(內地)
朱慶福(內地)
李忠(內地)

第三屆

2015年9月13日,第三屆2015《千古馬頌》中華藝術攝影金馬獎頒獎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舉辦。共頒發5個獎項,其中2015中華攝影藝術金馬獎獲獎作者共60名,提名獎40名,頒獎晚會上還頒發了組織工作獎、終身攝影成就獎、伯樂獎等獎項。
獎項名稱獲獎者
中華藝術金馬獎終身攝影成就獎
林光霖(新加坡)
茹隧初
孟昭瑞
古江(美國)
謝良明(新加坡)
中華藝術金馬獎伯樂獎
潘朝陽
陳小波
郭宬
王岩
中華藝術金馬獎
孫荔
趙崗
高鵬飛
常景興
張耕畦
李剛
張明友
馬德強
李育平
白玉祥
修長軍
馮凱文
支江
楊勝華
李明偉
陳煥庭
項順民
黃俊英
徐波
董建齡
李奇魯
張新成
章士輝
邱海燕
張桂林
張天明
朱漢舉
林文強
馬厚全
張曉萌
余寧台
石城
雷曦
姚振海
李光健
姜永晰
陳林峰
李玉山
陳蘭鳳
賀煒
劉燕
管華鞍
劉紅
邱太建
龔為
惠懷傑
沈玲
楊家發
中華藝術金馬獎提名獎
馬繼忠
馮曉萍
馮曉波
全亞軍
孫光環
岳希洪
楊子建
張惠斌
和平
柴衛東
張建
張淑蘭
陳石
吳燕子
成貴民
杜保全
齊峰
龔建新
張師銘
楊家慈
趙建華
禚磊
王金磊
孫立軍
趙芳
黃桂生
張寅
古雲燕
劉志傑
張小薇
祝建勇
吳瀚東
於起勝
張子傑
中華藝術金馬獎組織工作獎
錫林浩特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內蒙古阿金奈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內蒙古草原人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錫林郭勒盟攝影家協會
錫林浩特市攝影家協會
謝懷瑞、竇澤中、沈昕、侯剛、相玉傑、黃捷、孫彥文、呂風獻

第四屆

2016年10月28日,2016北斗之星第四屆中華藝術金馬獎獲獎作品展覽在台中市政府大樓文心廳正式開幕。“北斗之星第四屆中華藝術金馬獎”得以在寶島台灣舉行盛大頒獎典禮和系列活動,系2016台中國際攝影節系列活動之一。在本次金馬獎頒獎盛典活動中,共有37名攝影家獲得中華藝術金馬獎提名,29名攝影家獲得中華藝術金馬獎,4名攝影家獲得伯樂獎、6家機構獲得組織工作獎,有5位德高望重的攝影前輩獲得了終身攝影成就獎。
獎項名稱獲獎者
中華藝術金馬獎終身攝影成就獎
吳連城(香港):香港中華攝影學會永遠名譽會長
陳慶聯(新加坡):新加坡影藝研究會會長
江村雄(台灣):美國攝影協會駐台灣首席代表
侯賀良(山東濟南):山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
林再生(台灣):台灣攝影家交流協會理事長
中華藝術金馬獎伯樂獎
王力軍(澳大利亞悉尼):悉尼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
高曉紅(上海):上海國際攝影藝術博覽會策展人
林浩然(台灣):台中市攝影學會理事長
邱太建(福建福州):上邦國際攝影俱樂部總經理
中華藝術金馬獎
曾陸邦(美國舊金山)《牛仔》
朱慶芳(浙江杭州) 《唐風漢韻》
張榮剛(新加坡) 《兄弟情》
魏玉明(廣東深圳) 《歡慶》
孫彥文(遼寧鞍山) 《一廂情願》
李書民(河南洛陽) 《瑞雪》
金梅(四川成都) 《寶寶》
黃力生(廣東深圳) 《浮冰上的企鵝》
尹永宏(雲南曲靖) 《沙漠中玩耍的孩子》
鄭廣祥(遼寧阜新) 《縱橫沙海》
張銳(廣東汕頭) 《聖宴》
林武旺(福建福州) 《補水》
胡藝沛(廣東深圳) 《夢回樓蘭》組照
池海波(上海) 《鶴舞迎日》
李永智(澳大利亞悉尼)《happy child hood 黑白畫意》
凌永雄(澳大利亞悉尼)《鬥牛》
盧敏強(廣東佛山) 《在路上》
陳瑞元(上海) 《烏本橋》
陳天一(陝西西安) 《光影》
吳登采(浙江溫州) 《非洲兒童》
黃逸(香港) 《MorningMist》
焦生福(青海西寧) 《出水》
沈友國(河北秦皇島)《傲雪報春》
包曙光(內蒙古霍林郭勒)《打馬印》組照
張海勇(河南鄭州) 《太行長卷》組照
白淑珍(山東威海) 《比翼幻影》
周勝利(河南洛陽) 《自由塔下的回望》
夏學君(重慶) 《縴夫之歌》
祁驥程(江蘇泰州) 《線韻》
中華藝術金馬獎提名獎
蔡承材(新加坡) 《農夫》
田宏耀(山東威海) 《守候》
董雲輝(四川成都) 《轉場》
李荊菊(廣東東莞) 《對視》
黃其來(台灣高雄) 《深情》
代彬(新疆哈密) 《時代的末班車》
池曉虹(江西南昌) 《彝族老漢》
童維新(江蘇南京) 《君山煙雲》
鐘蔚東(江西南昌) 《哺育》
吳海燕(四川成都) 《堅守》
王筱月(雲南昆明) 《水下攝影》
吉久利(河北承德) 《俊骨折西風》
范小林(陝西渭南) 《梅花》
王鑫(北京) 《工業交響曲》組照
林琦墅(福建福州) 《風展旌旗》
邊自海(天津) 《前行》
張曉琪(重慶) 《大山的孩子》
胡衛國(上海) 《舞動》
梁惠珍(廣東佛山) 《在路上》組照
曾偉(四川成都) 《老藥房》
蔡昭林(廣西欽州) 《蓄牧市場裡的理髮師》
王士波(山東威海) 《風雪兼程》
王守志(黑龍江綏化)《碧海芭蕾》
王建國(陝西西安) 《翠鳥》
劉孝良(遼寧撫順) 《生死一躍》
許平(四川渠縣) 《無名闕》組照
黃衛華(四川成都) 《元陽梯田》
謝岡均(重慶) 《閱讀》
甘永安(江西撫州) 《渴望》
胡秋生(江西南昌) 《取暖》
廖建輝(江西撫州) 《舊學堂》
劉加子(江西南昌) 《信仰》
疏隸書(江西九江) 《弧線》
唐文明(江西南昌) 《水墨江南》
周撫陽(江西撫州) 《媽媽的保護傘》
王洋(北京)《非洲印象》
汪明 (江蘇蘇州) 《部落足球賽》
中華藝術金馬獎組織工作獎
尚圖坊影像藝術工作室
天人影像俱樂部
《中國航拍》新疆組委會
中國職業攝影師協會上海分會
中華全國攝影工作者協會福建分會
河北省航拍協會

第五屆

2017年8月26日,第五屆中華藝術金馬獎頒獎盛典在蒙古國大草原,有著世界上最大蒙古包群之稱的成吉思汗營舉行,這裡曾是歐亞峰會的舉辦地,多達幾十個國家的元首曾到達過這裡。
第五屆中華藝術金馬獎中國長春分會場頒獎活動於8月18日在吉林長春合隆隆重舉辦,來自十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五十五位優秀華人金馬攝影家,與當地三萬民眾齊聚合隆北斗之夜現場,共享視覺盛宴。
本場晚會由著名藝術家李福祥任總導演。在《萬馬奔騰》演奏的熱烈氛圍中,推出第五屆中華藝術金馬獎北斗之星金馬藝術家頒獎典禮,三十位優秀藝術家代表上台接受了這項榮譽。同時,在深情悠揚的音樂聲中展示了獲獎作品的精彩片段。
獎項名稱獲獎者
中華藝術金馬獎終身攝影成就獎(共2名)
江西省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宮正 (江西南昌)
亞洲影藝聯盟名譽主席雷 宗堂 (馬來西亞檳城)
中華藝術金馬獎伯樂獎(共4名)
馬金焰 (福建莆田)
陳瑞元 (上海)
張銳(廣東汕頭)
陳蘭鳳 (廣東深圳)
中華藝術金馬獎組織工作獎(共4名)
尚圖坊國際影像俱樂部
河北航拍協會
澳大利亞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山東大中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中華藝術金馬獎(共45名)
邊自海(天津)
陳鳳林(寧夏銀川)
陳瑜(廣東汕頭)
董小蓮(浙江溫州)
董雲輝(四川成都)
范小林(陝西渭南)
劉福海(山東濟南)
顧亞弟(上海)
胡衛國(上海)
梁惠珍(廣東佛山)
盧文光(福建福州)
羅軍(新疆烏魯木齊)
疏隸書(江西九江)
王建國(陝西西安)
吳海燕(四川成都)
楊彥(四川攀枝花)
張光啟(澳洲)
陳帆(廣東東莞)
陳秀容(福建漳平)
黃鏡亮(廣東汕頭)
吉久利(河北承德)
紀德文(江西九江)
陸平(江蘇泰州)
錢式琥(江蘇)
邵占祥(河北石家莊)
唐威(美國紐約)
汪曄(美國西雅圖)
王慶余(遼寧)
姚豫梅(四川成都)
袁文輝(江西九江)
熊泳渝(美國舊金山)
許堅(浙江杭州)
楊國美(江蘇鹽城)
楊永莉(福建福州)
黃衛華(四川成都)
馮其坤(北京)
李愛民(青海海南州)
南吉德(內蒙古錫林浩特)
彭炯新(紐西蘭奧克蘭)
龔保利(江西)
王守志(黑龍江綏化)
夏天公(北京)
黃培望(福建廈門)
圖登華旦(青海果洛州)
中華藝術金馬提名獎(共32名)
袁奕(江西)
黃成軍(四川成都 )
韓英(四川)
童維新(江蘇南京)
桑卓(重慶)
張慶文(福建南平)
李建平(江西贛州)
陳建貞(福建福州)
顏筱依(上海)
朱丹(浙江紹興)
李明(湖北荊門)
趙華(上海)
盧衛平(上海)
程建建(江蘇)
俞富誼(上海)
陸根偉(上海)
吳亮(上海)
張奎(湖南嶽陽)
蔣志舟(湖南長沙)
柳良金(福建)
曹俊(江蘇宜興)
王利(廣東深圳)
晏音(福建福州)
羅文杰(上海)
李協群(福建)
何建(四川)
文波(山東泰安)
歐陽冠來(廣東順德)
陳芳(浙江桐鄉)
盧明娥(江蘇連雲港)
谷晶(江蘇連雲港)
楊黎明(四川西昌)

第六屆

2018年11月7日,第六屆中華藝術金馬獎頒獎盛典在南太平洋島國紐西蘭皇后鎮隆重舉行。共收到來自全球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599名華人攝影藝術家提交的申報資料,最終有46人獲得金馬獎、41人獲得金馬獎提名、3人獲得伯樂獎、3人獲得了終身攝影成就獎,近150名獲獎者和歷屆中華藝術金馬獎獲獎代表、專家推選委員和媒體代表親臨紐西蘭皇后鎮,共同見證2018第六屆中華藝術金馬獎頒獎盛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