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故事·節慶篇

中華傳統文化故事·節慶篇

《中華傳統文化故事·節慶篇》是由寧波萊彼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所推出的另一部二維動畫作品。《中華傳統文化故事·節慶篇》是中華傳統文化故事的子篇目,全片共80集,每集10分鐘,採用二維動畫製作,主要展現富有中華傳統特色的節慶故事,是中國首部時空穿越卡通片。發行時間是2013年2月16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傳統文化故事·節慶篇
  • 集數:80集
  • 類型:中華傳統文化故事
  • 發行時間:2013年2月16日
百度名片,創作背景,劇情介紹,文化傳承,劇集列表,

百度名片


中華傳統文化故事·節慶篇
《中華傳統文化故事·節慶篇》主要運用一些幽默風趣的方式將中國每年各節慶、習俗的來歷放入卡通片中,以動畫的形式傳播中華傳統習俗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故事·節慶篇》,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依託,從故事情節、人物動畫為出發點,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其中,延伸出一系列傳統文化故事,使小朋友們在輕鬆愉快中了解中國歷史文化。此片被鄞州區區委宣傳部列為“區精品文化工程重點項目”後,又被市委宣傳部評為“市精品文化工程重點項目”。萊彼特將秉承製作原創動漫的初衷,努力以傳統文化為依託,使本土原創動漫作品得到更好的宣揚與推廣。
本片已登入愛奇藝動漫頻道。
於2013年2月16日起在浙江電視台少兒頻道首播,播出時間:21:40

創作背景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然而,現在的青少年對網路、電玩的關注更多,而對我們應當自豪的傳統文化的理解很有限,什麼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包括哪些?課本上的回答是遠遠不夠的。《中華傳統文化故事》讓看上去枯燥的文字轉化為妙趣橫生的故事,嘗試著彌補空缺,吸引更多青少年的興趣和熱愛。
中華傳統文化故事·節慶篇

劇情介紹

《中華傳統文化故事·節慶篇》總共80集,每集10分鐘,一集一個獨立的故事。全篇故事用詼諧、淺顯的描述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多姿多彩的各種節慶及節慶習俗。
本動畫主角形象鮮明、性格迥異,貼近現實,很好地體現了當代少年的精神風貌。故事由來自奇兔星球的小發明家小兔子棒棒和地球上的兄妹皮皮、茜茜一起無意間到了一個奇怪的火車站,小火車“轟隆隆”地進站了,三個小夥伴被吸入小火車奔向了神秘的遠方引出。
本篇章以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節慶文化為內容,分四大章,按照節日來歷、節日習俗來歷的順序進行創作。篇章涵括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最早被擇定為節日的八大節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中華兒女喜聞樂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重陽節、臘八節、七夕等等;少數民族的特有節日——彝族的火把節、苗族的姊妹節、瑤族的趕鳥節、傣族的潑水節等等。

文化傳承

馮驥才在“第二屆傳統節日論壇”上說過:傳統節日是歷經數百年、上千年,一個民族不斷積累、約定俗成的生活的高潮,終極價值觀的載體,是一種全民參與的文化創造。比如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們的國寶。為什麼?因為它是我們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獲得批准的節日之一。一個民族精神的DNA,特別鮮明地表現在節日文化中,其他文化形式——戲劇、歌舞、年畫、剪紙等也有這些特點,但不如節日文化這么強烈、集中,它是一個民族凝聚力、親和力的“具體表現”。抓住文化,就抓住了一個地方的“魂”。主創人員也是抱著這樣的理念來創作,不遺餘力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故事列車沒有終點,正如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永遠也學習不夠。它會一站接著一站充滿動力地駛向有勇敢、智慧和毅力閃光點的另一群孩子們面前……願以此為發端,鼓舞更多觀眾學習、熱愛,將炎黃子孫引以為傲的五千年文化積澱世代相傳

劇集列表

1
E1-春節之不可思議遭遇
2
E2-二十三,祭灶關
3
E3-二十四,掃塵日
4
E4-春聯故事之妙話後蜀主題春聯
5
E5-春聯故事之明太祖題春聯
6
E6-春聯故事之王羲之妙書春聯
7
E7-春聯故事之呂蒙正妙筆春聯
8
E8-妙話福字
9
E9-除夕守歲
10
E10-祛寒嬌耳湯
11
E11-妙話壓歲錢
12
E12-開門炮仗
13
E13-貼畫雞
14
E14-拜年解恩怨
15
E15-祭財神
16
E16-財神故事之生財有道的陶朱公
17
E17-財神故事之撒錢濟貧的準財神
18
E18-人勝節說女媧
19
E19-正月祀鼠
20
E20-吃年糕,年年高
21
E21-元宵節點彩燈
22
E22-元宵節話元宵
23
E23-燈聯故事—王安石妙聯為媒
24
E24-耍龍舞獅慶元宵之耍龍神話
25
E25-耍龍舞獅慶元宵之舞獅傳說
26
E26-二月二,龍抬頭
27
E27-三月三,地菜煮雞蛋
28
E28a-壯族三月三傳說
29
E28-介子推亡命綿山
30
E29-清明祭祖
31
E30-神農氏教民稼穡
32
E31a-清明傳說—大禹治水
33
E31-四月八,趕天狗
34
E32a-四月八,牛王節
35
E32-立夏食話
36
E33a-立夏秤人
37
E33-端午吊屈原(上)
38
E34-端午吊屈原(下)
39
E35-端午食粽
40
E36-孝女曹娥
41
E37-濤神伍子胥(上)
42
E38-濤神伍子胥(下)
43
E39-端午插菖蒲艾草
44
E40-避五毒,吃五黃
45
E41-六月六曬衣曬書
46
E42-六月六,回娘家
47
E43-火把節傳說—火把迎諸葛亮
48
E44-南詔王火燒松明樓
49
E45-彝族火把節傳說
50
E46-七夕傳說—牛郎織女(上)
51
E47-七夕傳說—牛郎織女(下)
52
E48-七月七,拜魁星
53
E49-中元節傳說—目連救母
54
E50-苗族八月八傳說
55
E51-藏族沐浴節傳說
56
E52-中秋三大傳說之嫦娥奔月(上)
57
E53-中秋三大傳說之嫦娥奔月(下)
58
E54-中秋三大傳說之吳剛伐桂
59
E55-中秋三大傳說之玉兔搗藥
60
E56-無鹽女傳奇
61
E57-月下老人
62
E58-兔兒爺
63
E59-舞火龍慶中秋
64
E60-土地神傳奇
65
E61-八月十六話史浩
66
E62-唐明皇游月宮
67
E63-七仙女月餅傳說
68
E64-朱元璋借餅起義
69
E65-孔子的故事(上)
70
E66-孔子的故事(下)
71
E67-重陽登高
72
E68-重陽賞菊
73
E69-重陽糕的傳說
74
E70-重陽節的《滕王閣序》
75
E71-祭祖節的故事—蔡莫燒紙
76
E72-瑤族盤王節
77
E73-冬至食話
78
E74-臘八節傳說—牧女獻糜
79
E75-臘八節傳說—老兩口與小倆口
80
E76-大結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