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

長江水利委員會(簡稱長江委)為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機構,在長江流域和瀾滄江以西(含瀾滄江)區域內依法行使水行政管理職責,為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總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成立於1950年2月,其前身是揚子江水利委員會。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水利部的授權,長江委主要負責區域內的水行政執法,水資源統一管理、節約、配置和保護,流域規劃,防汛抗旱,河道管理,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河道采砂管理,水土保持,水文,科研,以及有關國有資產的運營、監管等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
  • 性質:水利委員會
  • 成立於:1950年2月
  • 所屬類別:國家事務
單位簡介,主要職責,長江委精神,現任領導,機構設定,流域概況,歷史沿革,技術支撐,典型業績,治江理念,

單位簡介

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代長江委人在認真履行流域水行政管理職能的同時,完成了以長江流域綜合規劃為代表的大量的流域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 ,先後承擔了荊江分洪、丹江口、隔河岩、萬安、江埡、葛洲壩和三峽、南水北調、長江重要堤防等一系列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科研、監理和建設工作,為治江事業創造了震古爍今的經濟社會效益,形成了“團結、奉獻、科學、創新”的長江委精神。  長江委現有職工近30000人,其中,在職職工近2000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才7500多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00餘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人;在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330多人,副高以上職稱2370多人;有12人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有12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省部級勞模130人;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3名。半個多世紀來,長江委榮獲國家級、省部級各類獎勵300餘項,其中,2006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長江葛洲壩二、三江工程及其水電機組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1項全國最佳工程設計特獎,獲5項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金獎,獲4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以上數據截止2007年底)  隨著三峽工程初步發揮效益和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開工,長江治理開發進入了新世紀的發展新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長江委按照新時期黨中央水利方針和可持續發展水利的要求,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總結經驗,積極探索,開拓創新,確立了以“維護健康長江、促進人水和諧”為基本宗旨的新時期治江思路,努力當好長江的代言人、保護神,讓長江永遠造福人類,讓人類永遠擁有健康長江。

主要職責

■ 負責保障流域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 負責流域水資源的管理的監督,統籌協調流域生活、生產的生態用水。
■ 負責流域水資源保護工作。
■ 負責防治流域內的水旱災害,承擔流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具體工作。
■ 指導流域內水文工作。
■ 指導流域內河流、湖泊及河口、海岸灘涂的治理和開發;按照規定許可權,負責流域內水利設施、水域及岸線的管理與保護以及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設與運行管理。
■ 指導、協調流域內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 負責職權範圍內水政監察和水行政執法工作,查處水事違法行為;負責省際水事糾紛的調處工作。
■ 按規定指導流域內農村水利及農村水能資源開發有關工作,指導水電農村電氣化和小水電代燃料工作。
■ 按照規定或授權負責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工程等中央水利工程的共有資產的運營或監督管理;研究提出直管工程和流域內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及直管工程上網電價核定與調整的建議。
■ 承辦水利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長江委精神

1995年,在長江委幹部職工中開展了一場長江委精神討論,提煉出“團結、奉獻、科學、創新”的長江委精神。
1、“團結” 長江委歷來靠的是整體優勢立於不敗之地,因此,130多個專業之間合作精神尤為重要。即使在同一專業內,各工序之間的銜接也十分重要,牽一髮而動全身,可以說良好的合作精神是一個人品行修養的反映,優秀的品質才能對外講團結。培養體現流域發展的合作精神,是講大局、識大體的整體形象,是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具體表現。
2、“奉獻” 我們提倡人要講點精神,講作風,人生的價值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體現,正確對待名利、地位、金錢、物質,也有個職業道德問題,比如監理、招投標設計的"標底"、工程項目的管理、專項資金的管理等等,把握不好也容易陷到金錢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水利工作的特點是責任重大、比較艱苦、清貧,要到一線去,家庭、利益、個人生活都要受到影響,沒有奉獻精神打底子,就沒有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戰勝困難的勇氣。斤斤計較,遇事先替自己打算,無法成大業,也不能和諧地在集體中共事。奉獻精神,除了上述的吃苦耐勞、雷厲風行團結協作等方面外,還要奉獻智慧,有一個敬業精神,認真努力完成好本職工作,把精力放在鑽研業務、知識更新、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上。這是很重要的方面,是為後面4個字做知識準備、思想準備的。
3、“科學” 這是從事技術經濟管理等專業工作的生命,是不能違背的原則,也是實事求是精神的體現。我們的行動符合客觀規律,切合實際,能真正解決問題,那么它可以說是科學的。要有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堅韌精神。因此,科學常常和民主在一起,在一個不民主的時代是很難達到科學的標準的。錢正英部長有一次表揚說:"長辦的技術員敢於和我這個部長爭論。"堅持科學態度,需要有堅持真理的勇氣。葛洲壩工程未修過魚通航建築物,三峽工程修改壩址(推翻美國、前蘇聯專家意見)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做到這一點,不但靠一種追求真理、科學真諦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講科學的實力,也就是技術水平,沒有這一條,講科學只是口號而已。講科學要注重調查研究,勇於實踐。只要真正弄清事物的本質,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長江委的工程師都有這個傳統,堅持工程實踐,一切問題的解決都在嚴格地調查研究之後。
4、“創新” 創新實際上與講科學是有機的整體,是講科學的延續,真正講科學,必須有創新意識,不固步自封,不滿足於踩著前人鋪出的路輕鬆地邁著成功的步子。創新的能力,是體現一個人的技術走向成熟、從初級階段走向高級階段的標誌。要有敢為人先的精神。任何一個水利工程,或者說其他專業工作都要有發展,就是三峽工程設計,做了幾十年準備,到真正實施的時候,還在不斷地最佳化、改進,這樣的創新精神是推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動力,是有發展前途的技術人員的責任。長江委正是在這個光榮傳統影響下,不斷地超越自己,超越國內先進水平。創新才能保持領先地位,創新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運行機制,增強競爭力,創新才能帶動自身的技術修養得到不斷充實和提高。
上述八字,前四字是“德”的修養,後四個字是“才”的修養。

現任領導

現任委領導 魏山忠(黨組書記、主任)
熊 鐵(副主任、黨組成員)
陳 飛(紀檢組長、黨組成員)
馬建華(副主任、總工程師、黨組成員)
魏山忠(副主任、黨組成員)
楊 淳(副主任)
陳曉軍(副主任、黨組成員)
鄭守仁(總工程師)
歷任委主任、黨組書記
林一山(1950年--1982年任主任、黨委書記)
黃友若(1982年--1984年任主任、黨委書記)
魏廷錚(1984年--1994年任主任、黨委書記、黨組書記)
黎安田(1994年--2001年任主任、黨組書記、黨組副書記)
周保志 (2001年--2004年任黨組書記、副主任)
歷任總工程師
何之泰(1950年--1957年任副總工程師)
李鎮南(1957年--1973年、1981年--1983年任總工程師)
楊賢溢(1973年--1981年任總工程師)
洪慶余(1981年--1986年任總工程師)
王家柱(1986年--1994年任總工程師)
鄭守仁(1994年至今任總工程師)
馬建華(2004年至今任總工程師)

機構設定

一、 委機關
1、 辦公室(副局級)
2、 總工程師辦公室(副局級)
3、 規劃計畫局(副局級)
4、 水資源局(副局級)
5、 水政與安全監督局(水政監察總隊)(副局級)
6、 財務局(副局級)
7、 人事勞動局(副局級)
8、 國際合作與科技局(副局級)
9、 建設與管理局(副局級)
10、 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級)
11、 水土保持局(副局級)
12、 防汛抗旱辦公室(三峽水庫管理局)(副局級)
13、 監察局(副局級)
14、 審計局(副局級)
15、 離退休職工管理局(副局級)
16、 直屬機關黨委
17、 長江工會(中國農林水利工會長江委員會)
二、 單列機構
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正局級)
三、 事業單位
1、 水文局(正局級)
2、 長江科學院(正局級)
3、 水工程生態研究所(正局級)
4、 陸水試驗樞紐管理局(正局級)
5、 長江勘測技術研究所(副局級)
6、 長江工程建設局(副局級)
7、 綜合管理中心(副局級)
8、 網路與信息中心(副局級)
9、 宣傳出版中心(副局級)
10、 人才資源開發中心(副局級)
11、 機關服務中心(局)(副局級)
12、 長江醫院(血吸蟲病防治監測中心)(副局級)
13、 長江流域水土保持監測中心站(正處級)
14、 駐北京聯絡處(正處級)
四、 企業
(一)國有獨資企業
1、 長江水利水電開發總公司(湖北)
2、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
(二)國有獨資公司
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

流域概況

長江是世界第三、中國第一大江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命脈。長江橫跨東、中、西三大經濟區域,東達太平洋,西控大西南,區位優勢無與倫比。長江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 18.8%,流域涉及19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流域 80% 以上的土地面積適宜於人類的生活、生產和各類社會經濟活動,在世界流域面積達百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江河中絕無僅有。改革開放以來,長江經濟帶迅速崛起,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最具優勢和潛力的“驅動軸”和“增長極”。
長江流域水資源總量相對豐沛,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9960億立方米,約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36.5%,每平方公里水資源量56萬立方米,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9倍,是黃淮海地區的4倍。長江是南水北調東、中、西三條線路引水的水源地。長江水力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277808兆瓦,技術可開發量256270兆瓦,初步測算年發電量11879億千瓦.時,分別占全國的40%、48%和49%。長江流域水力資源經濟可開發量約占全國的60%, 是當前和未來中國水電開發的主要基地。長江流域植物資源豐富,在中國植物 3980個屬和近3萬種種子植物中,長江流域分別約占2/3和1/2 。長江水系有魚類370餘種,有9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魚類。是中國珍稀水生生物的寶庫,其物種、生物多樣性和濕地的保護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任何一條河流的生態功能都無法與之相比。長江是中國主要內河航道,乾支流航道里程5.7萬多公里,占全國的52.5%,其中綿延2837公里的長江幹線運輸能力相當於4~6條同等長度的鐵路運輸能力,是連線中國東中西部的“黃金水道”。

歷史沿革

1921年12月,成立揚子江水道討論會。
1928年5月,改組揚子江水道討論會為揚子江水道整理委員會。
1935年4月,合併改組揚子江水道整理委員會、太湖流域水利委員會、湘鄂湖江水文站為揚子江水利委員會。
1947年6月,揚子江水利委員會改名為長江水利工程總局。
1949年12月,開始組建長江水利委員會。
1950年2月,長江水利委員會成立。
1953年2月,毛澤東同志聽取長江委主任林一山關於治理長江問題的匯報。
1956年,以長江水利委員會為基礎,成立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
1980年7月,鄧小平同志聽取葛洲壩工程進展情況匯報。
1988年,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改名為長江水利委員會,為水利部派出機構。
1989年7月,江澤民同志在視察長江委科研基地時發表講話。
1997年,胡錦濤同志視察三峽工程。
2004年6月,溫家寶同志視察荊江大堤,聽取長江委主任蔡其華的匯報。

技術支撐

長江委擁有以水文、科研、勘測、規劃設計為主體的技術力量,為流域水資源開發、管理、保護和防洪抗旱減災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55年來,長江委全面收集整理了有關長江流域的地形、地質、水文、泥沙、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基本資料;擁有現代化的科研試驗及觀測儀器設備;大規模引進和開發套用CAD技術,一批區域網路已形成;開通了國際國內在線上檢索終端; 擁有一定規模的施工設備、儀器加工設備、各類試驗場及大量有價值的科技檔案資料和文獻資料。長江委擁有一支包括近200個專業、門類齊全、專業配套、經驗豐富的技術密集型隊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達 7500 多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設計大師3人,中國工程勘察大師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00餘人。

典型業績

水行政管理
隨著《水法》、《防洪法》、《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長江委的水行政管理職能得到進一步加強,積極開展了長江流域和瀾滄江以西(含瀾滄江)區域水行政管理工作,不斷探索規劃管理、河道管理、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采砂管理、水功能區管理、排污口管理、水土保持預防監督、水利建設管理等各項水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加大執法監督力度,積極調處邊界水事糾紛,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特別是認真履行《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賦予長江委的職責,扭轉了長期以來長江河道采砂的混亂局面,得到了廣泛好評。
三峽工程
50多年來,根據黨中央關於三峽工程建設的一系列指示,長江委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對長江流域規劃中確認的長江綜合治理開發的關鍵工程--三峽水利樞紐,進行了大規模的勘測、水文、規劃、設計、科研和論證工作,進行了各種不同設計方案的比較研究。三峽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由國務院審查後,於1992年4月3日經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批准,將興建長江三峽工程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並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興建。目前長江委承擔三峽工程設計的總成任務,還承擔施工監理、移民規劃等工作。
南水北調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構築中國“四橫三縱”水資源配置格局的關鍵,是長江委人半個世紀矢志不渝的堅定追求。50多年來,長江委為此開展了大規模的勘測、規劃、設計和科研工作。特別是進入新世紀,長江委按照“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污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廣泛徵求各方面的意見,再次對中線工程規划進行了修訂,對關鍵項目的複雜技術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高峰期的到來做好了充分準備。
防洪工程
防洪是長江流域綜合治理開發的首要任務。50多年來,長江中下游為修築堤防共完成40餘億立方米土方,已形成了具有一定防洪能力比較完整的堤防系統,規劃並安排興建了40餘個分蓄洪區,修建了一批有防洪作用的水庫,戰勝了包括1954年、1998年等長江洪水在內的多次大洪水,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
1998年長江大水後,國家投入巨額資金,對長江中下游3500多公里幹流堤防進行了大規模的加固,長江委承擔了組織建設長江重要堤防隱蔽工程的任務。
水生態保護
長江委在長江流域的水土保持、水資源保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以長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為重點的大規模水土流失治理得到快速發展,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6萬平方公里,從整體上扭轉了長江流域水土流失加劇和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走出了一條具有長江流域特色的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成功之路。與此同時,針對長江水質有總體惡化的趨勢,我們加強了流域水資源保護的規劃、科研、監測、管理等工作,提出“5531”近期治理思路,多次在長江幹流武漢、上海江段進行現場模擬試驗,進行了庫區移民環境容量、監測技術方法等一百多項研究,尤其在三峽水質保護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規劃及前期工作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長江委投入大量的科技力量,編制了《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要點報告》,為綜合利用開發長江繪製了藍圖。1983年以來,根據長江流域社會經濟的發展,遵照國務院指示,會同中央有關部門和流域各省、市對《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要點報告》進行修訂補充,修訂完成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簡要報告》已於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至此,長江流域的治理開發有了法規性檔案。此外還進行了嘉陵江、烏江、清江、漢江、贛江、青弋江、水陽江、滁河等一大批跨省和重要支流的規劃,以及幹流河道的整治規劃等。
1998年以來,長江委按照中央治水方針和水利部新時期治水思路,緊密結合長江防洪工程建設熱點,圍繞水資源最佳化配置、生態環境建設等組織開展了大量水利前期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進一步完善了流域規劃體系,為流域水利可持續、協調發展進行了合理布局,保障了近幾年大規模水利建設的順利進行,增加了前期項目儲備,流域基礎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科學研究
長江委在1951年就組建了專業科研機構,以水利水電科學研究為主,先後承擔了300多項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科研工作,為水利工程的設計、論證、施工提供了堅實的科技基礎。

治江理念

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水利,以“維護健康長江、促進人水和諧”為基本宗旨,按照“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統籌保護與開發,協調生態與發展,加快防洪保全、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管理四大體系建設,實現保障防洪安全、合理開發利用、維繫優良生態、穩定河勢河床四大戰略目標。
維護健康長江的關鍵區域,是生態脆弱的源頭區、水電開發主戰場的上游地區、與飲水安全息息相關的重要水源區、洪水威脅嚴重的中下游平原區、作為重要濕地的“兩湖”與河口地區。維護健康長江的主要任務,是保障防洪安全、飲水安全和生態安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