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項目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項目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為兩國政府合作項目,由中國政府代表、中國駐法國大使翟雋和法國政府代表,法國生態、可持續發展和能源部部長菲利普·馬丁簽署。

根據兩國簽署的檔案,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項目,是將中法兩國在城市規劃設計、建造和管理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技術和經驗運用於示範城建設,應貫徹低碳生態和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致力於將該項目建設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典範。

2014年3月26日在巴黎,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共同見證下,中法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法蘭西共和國政府關於在武漢市建設中法生態示範城的意向書》。

2015年11月10日,在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結束的第二屆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上,由中法專家組創新編制的《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總體規劃》正式出爐,明確到2020年,中法生態城將成為武漢西部占地120平方公里、就業人口50萬的智慧創意產業中心,與武漢三鎮東部的中國光谷交相輝映。按照《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總體規劃》,將在32平方公里集中建設區內聚合國際先進的生態、環保、節能技術,重點發展研發設計、健康醫療、節能環保、信息電商、文化創意、教育培訓、生態旅遊等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項目
  • 外文名:the Sino-French Wuhan Ecologicla Demonstration city
  • 實質:武漢西部重要的橋頭堡
項目構想,區域現狀,優勢分析,意願及構想,具體項目,項目規劃,項目影響,初期規劃,項目時間表,

項目構想

蔡甸區位於武漢西大門,是武漢西部重要的橋頭堡,在武漢1+8城市圈中銜接仙桃、天門、潛江和孝感四個市,是江漢平原宜昌地區進入武漢的門戶,也是武漢向西部輻射的重要集散地。
蔡甸南依長江,北托漢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兩千多年前,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話就發生在這裡。全區版圖面積1100平方公里,轄1個國家級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開發區(蔡甸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2個街鄉鎮,總人口約80萬人。2012年,全地區完成GDP1014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30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1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億元。
利用蔡甸後官湖區域豐富的山水湖泊資源、便利的交通及獨特的區位優勢,與法國共建後官湖可持續發展示範新城,有利於學習借鑑世界先進可持續發展理念和技術,加快我區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促進我區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區域現狀

後官湖區域地處武漢中心城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合圍區域,規劃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區域涵蓋蔡甸、奓山、大集三個街道和永安街的一部分,總人口約23.4萬人。後官湖是武漢市三環線和外環線之間水體面積最大、水質最優的湖泊,岸線曲折,港汊交錯,是武漢西南部最重要的淺水湖。以後官湖區域為載體共建可持續發展新城,可以體現資源約束條件下實現城市化的示範意義,特別是緊鄰特大中心城市,依託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節約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實現人與人和諧共存、人與經濟活動和諧共存、人與環境和諧共存。

優勢分析

一是法資企業和法籍人員高度集聚。在後官湖區域及周邊0—3公里半徑範圍內,集聚了由東風汽車公司與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合資興建的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汽車公司與法國雷諾集團合資興建的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等兩個大型汽車整車生產企業;以塞納河兩岸街景為藍本建設的法國風情街,位於蔡甸後官湖區域的金色港灣,周邊擁有占地1500多畝的武漢體育中心(包括6萬人體育場、1.3萬人體育館和0.32萬人游泳館)、50萬平方米世茂嘉年華室內主題樂園、天外天和世茂龍灣兩個高爾夫球場等生活配套設施,風情街集法國特色餐飲、休閒、時尚名品、藝術、文教展示於一體,是法國在漢人員的重要集聚地;法國歐尚、家樂福等現代服務業和佛吉亞全興(武漢)汽車座椅有限公司、佛吉亞武漢工業園、法雷奧車燈、泰昌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等一批由法資企業控股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已落戶蔡甸後官湖區域。
二是區位及交通優勢獨特。後官湖區域處於長江、漢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江漢平原末端,距武漢中心城區僅8公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兩大國家級開發區隔漢江相望。京港澳高速、滬蓉高速和318國道交匯於此,形成全國唯一的“金十字”經濟地理中心。以新漢陽火車站建設為契機,這裡將形成兩條黃金水道交匯(長江、漢江)、三條高速公路匯聚(京港澳高速、滬蓉高速、漢蔡高速)、三條環線環繞(三環線、四環線和外環線)、“四鐵”無縫換乘(西安—武漢—福州高速鐵路、仙天潛城際鐵路、捷運4號線和軌道交通11號線)、若干快速路(新天大道、知音湖大道、漢江三官大橋、琴川大道)連線武漢中心城市和兩大國家級開發區的綜合交通格局,打造集高鐵、城際鐵路、軌道交通、有軌電車和公路客運於一體的武漢西部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實現武漢三鎮武漢城市圈的快速直達。區域內“八縱十橫”路網正在加快形成,區位交通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三是生態環境優美。堅持把科技與生態完美融合,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發展理念,突出擁山、觀湖、攬江的生態特色,著力推進基礎細胞、生態產業、生態環境質量、生態景觀、生態人居、生態文化等六大生態工程建設,正在積極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九真山和嵩陽山等兩大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總面積逾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湖泊水質達Ⅲ類以上標準的300平方公里東湖、西湖水系、116平方公里國際級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70多平方公里國家級後官湖城市濕地公園,構成武漢近郊最大的生態“綠肺”。投資13億元,建成蔡甸污水處理廠和東部地區污水收集主管網,實現了後官湖區域污水收集處理全覆蓋。集阻斷污染直排、保護湖泊岸線、解決市民親水觀景等功能於一體、總投資13億元的後官湖郊野綠道環湖而建,已建成的50公里示範段成為武漢市的一張靚麗名片。到2014年,後官湖110公里郊野綠道建成後,將形成山水相融、田園相映、林城相依、知音文化的特色。
四是文化底蘊深厚。蔡甸是知音故里。兩千多年前,晉大夫伯牙與楚樵隱鐘子期萍水相逢於後官湖區域的馬鞍山,一見如故,琴笛和鳴,一約經年,直至鐘子期臨終留遺囑、伯牙摔琴謝知音,二人演繹了流傳千古的“知音一會”。知音文化蘊含的誠信、平等、和諧、感恩的內涵,已成為蔡甸的人文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及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蔡甸這塊孕育知音文化的沃土上,仍然保留著上、中、下集賢村、鐘家台、上錨州、下錨州、鳳凰山等地名,沉澱了千百年的歷史文化,集聚了一大批志士賢達。宋有“義門”氏家,八世同堂的張昌宗;明有官拜兵部尚書的戴金;清有無神論者、官拜康熙侍讀、禮部侍郎、內閣大學士熊伯龍等。
五是產業基礎雄厚。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蔡甸常福工業倍增發展區及沌口、鳳凰山工業園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具備了良好的產業依託。汽車及零部件、電子電器、食品飲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服務等主導產業集聚規模以上企業千餘家,2012年實現工業產值3240億元。蔡甸後官湖區域已引進了世茂嘉年華、和記黃埔商貿城、凱德惠居、武漢·中國健康谷合眾人壽健康社區、同濟健康社區、華中文博城、中核世紀廣場等一批總投資逾千億元的大型房地產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存量項目初具規模。
六是具備合作共建的現實條件。蔡甸新城是武漢市“1+6”城市格局中重點打造的六個新城之一。武漢後官湖“四化同步”(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建設示範區已作為武漢市“四化同步”示範區來打造。目前,已吸引中信集團、中建集團、中核建設集團等國有大型企業參與示範區建設。國家智慧城市創建工作正深入推進。特別是後官湖區域規劃範圍內人口密度小,土地利用情況較為均質,建設用地(不含水面)達到108.58平方公里(其中知音新城9.5平方公里、常福工業倍增發展區49.94平方公里、城關及高廟區域23.6平方公里、其他生態型建設用地25.54平方公里),承載空間極為廣闊。

意願及構想

後官湖可持續發展示範新城將秉承生態經濟、生態人居、生態文化、和諧社區、科學管理的規劃建設理念,聚合國際先進的生態、環保、節能技術,造就自然、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致力於建設經濟蓬勃、社會和諧、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可持續發展示範新城,為其他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樣板,為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提供示範。
初步構想是,以後官湖區域為重點,以知音新城為核心,以大集黃虎、蔡甸高廟和什湖區域為拓展區,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著力打造兩型之城、智慧之城、生態之城、幸福之城。

具體項目

擬在後官湖300平方公里區域範圍內,就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等方面,與法方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建,亦可選取京港澳高速以東區域(含常福工業倍增發展區)開展合作。
(一)合作共建知音新城。新城位於馬鞍山以北、新天大道以南,規劃面積22.8平方公里,其中符合城市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可供開發建設的面積約9.5平方公里,規劃範圍不占用自然區或農業無人區。新漢陽火車站選址新城規劃範圍,西安—武漢—福州高速鐵路、捷運4號線、軌道交通11號線、仙(桃)天(門)潛(江)城際鐵路等在此設站並實現全方位換乘,武漢城市公交266路、26路均在新城設有站點,交通極為便捷。新城以都市型現代服務業為支柱產業,借鑑法國先進經驗,促進科技與生態深度融合,特別是在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生態建設、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打造生態之城、文化之城、產業之城。
(二)合作共建八大產業園區。
1、中法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法國是歐洲第二大汽車製造大國,汽車產業是法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我區是武漢·中國車都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中法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供合作開發的區域有兩塊:一是常福工業倍增發展區,現有集中連片開發的熟地20多平方公里;二是什湖地區,該區域緊鄰東風雷諾項目,地勢平坦,空間巨大,交通便捷,開發前景廣闊。
2、法蘭西·知音婚慶產業園。產業園位於馬鞍山南麓,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將法蘭西時尚、浪漫元素與知音文化相融合,打造華中國際婚紗秀場、國際婚慶產品交易中心、婚慶禮儀總部基地、婚慶度假村及酒店、婚慶產業旅遊景區等,形成完整的婚慶產業鏈。
3、千子山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面積約6平方公里。全面貫徹循環經濟理念,推進清潔生產,最佳化能源結構,大力促進清潔能源、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利用。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最佳化產業結構,實現經濟高效循環,打造循環經濟集聚區。
4、中法文化創意產業園。產業園位於知音新城範圍,規劃面積約1平方公里。充分考慮文化創意產業及從業人的特性,建設文化創意大廈、研發與孵化區、智慧型衍生品區、產品展示中心、互動體驗中心等,打造工作、生活相融合的SOHO、LOFT建築形態,為創意工作者提供生活化工作環境。
5、中法信息科技產業園。產業園位於知音新城範圍,規劃面積約0.5平方公里。以創建國家智慧城市為契機,大力發展軟體開發、系統集成、軟體外包、晶片設計等產業。
6、中法遊艇俱樂部。法國遊艇產業發達,是歐洲最大的遊艇生產出口國家,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後官湖水系區域遼闊、水質優良,華中地區首家歐洲遊艇會——上海寰海遊艇俱樂部已落戶後官湖世茂龍灣,擁有多艘豪華遊艇。中法遊艇俱樂部將依託後官湖優美的自然風光,建設一批漁人碼頭,開發具有法國風情的水上娛樂項目。
7、中法通用航空產業園。產業園位於我區南屏垸,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目前,通用航空機場已定址南屏垸,擬引入法國通航產業發展技術及模式,打造集通航培訓、飛機研製、通航服務、航空旅遊等於一體的通用航空產業園。
8、法國農莊及葡萄酒莊。整合姚家林、黃虎、蓮溪、尉武、霞光、星光、東躍等生態農業板塊(總面積約2萬畝),運用法國農業技術和農業發展理念,打造一批具有濃郁法國風情的農莊和葡萄酒莊,推動鄉村休閒遊發展。
(三)共建若干法式風情小鎮。武漢後官湖“四化同步”示範區將打造八大風情小鎮,擬將高湖小鎮和龍泉小鎮與法方共建,引入法國建築、園景及生活理念,營造西方生活情調,推進中西方文化的互滲、吸納和包容,打造集休閒、娛樂、文化、旅遊等於一體的法式風情小鎮。

項目規劃

項目影響

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介紹,台北時間今日零時30分許,法國巴黎愛麗舍宮,在中法兩國最高領導人的共同見證下,共簽約21個合作項目,其中3個項目來自武漢。
這3個項目是:中法兩國在武漢建設中法生態示範城;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入股法國標緻雪鐵龍;武鋼與法國法孚集團合作項目。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為兩國政府合作項目,由中國政府代表、中國駐法國大使翟雋和法國政府代表,法國生態、可持續發展和能源部部長菲利普·馬丁簽署。
根據兩國簽署的檔案,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項目,是將中法兩國在城市規劃設計、建造和管理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技術和經驗運用於示範城建設,應貫徹低碳生態和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致力於將該項目建設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典範。
據了解,中法生態示範城位於蔡甸區後官湖畔,初期規劃建設面積約30平方公里。
為推進項目建設,中法雙方將共同組建項目戰略委員會。目前,法方已經成立了由該國生態部、外交部、外貿部組成的中法生態示範城項目戰略委員會,領導由法國各相關部委及官方機構代表組成的項目行動委員會,負責項目的推進工作。
在另兩個簽約項目中,東風、法國政府分別注資8億歐元,與標緻家族各持標緻雪鐵龍集團14.1%股份,三方並列第一大股東。武鋼與法孚的合作包括合資組建機械加工企業等。

初期規劃

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昨日透露,中法生態示範城,選址在蔡甸區與漢陽區交界,後官湖以北,漢江以南約30平方公里的建設區域。生態示範城將運用中法兩國在城市規劃設計、建造和管理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技術和經驗,體現低碳生態和產城融合發展理念,建設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典範。
規劃方案正由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市規劃院協同法方制定中,八大方面合作最有可能提上日程,包括汽車零部件產業、婚慶產業、循環經濟產業、文化創意產業、信息科技產業、通用航空產業等園區和遊艇俱樂部、法國農莊及葡萄酒莊。
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昨透露,前期考察時,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選址,武漢提出在5個城區里備選,最終選定蔡甸後官湖區域。去年12月6日至7日,法國總理埃羅率大型政府及企業代表團一行170餘人考察訪問湖北武漢,宣布了項目選址。
後官湖區域距武漢中心城區8公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兩大國家級開發區漢江相望。京港澳高速、滬蓉高速交會於此,臨長江、漢江,新漢陽火車站也將在此興建。3公里半徑內雲集神龍、東風雷諾等法系強企。
後官湖區域為武漢近郊最大的生態“綠肺”。生態資源包括湖泊水質達Ⅲ類以上標準的300平方公里的水系、116平方公里國際級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70多平方公里國家級後官湖城市濕地公園九真山和嵩陽山兩大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總面積逾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目前已形成50公里綠道。

項目時間表

歷時7年華落武漢
2007年11月26日
法國生態、可持續發展及國土整治部與中國建設部簽署《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合作協定》,明確雙方將選擇若干快速發展的中國城市,作為中法可持續發展合作的示範城市。
2010年4月13日
國家住建部正式批覆同意將武漢城市圈作為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合作協定試點。
2010年4月30日
前法國總統薩科齊訪華期間,時任省長李鴻忠與法方代表在上海簽署了鄂法城市可持續發展合作意向書,明確將武漢城市圈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合作示範地區。
2013年7月24日
法國總理讓-馬克·埃羅致信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積極評價湖北省在中法全面戰略合作中所起的作用,希望在武漢城市圈選擇一個合適的地塊,共建中法可持續發展生態示範城。
2013年10月25日
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應邀率團訪問法國,與法方簽署了《關於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建設中法生態新城的會談紀要》,就建設中法可持續發展生態示範城達成書面共識。
2013年12月6日至7日
法國總理埃羅率團訪華,在武漢東湖之濱發表關於推進武漢中法生態示範城項目的演說。
2014年3月26日
在巴黎,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共同見證下,中法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法蘭西共和國政府關於在武漢市建設中法生態示範城的意向書》。
2017年2月21日
國家正式批覆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總體規劃。2月2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據住建部、外交部、發改委、商務部等十三部委組成的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中方協調組審議的結果,以鄂政函【2017】18號文的形式正式批覆由武漢市人民政府呈報的《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總體規劃(2016-2030年)》,至此,經過中法規劃專家多輪磋商的中法生態城總規正式出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