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語博物館

中式英語博物館

有個德國人幹了一件本應中國人做的事兒:把這些公共場合的Chinglish拍成照片,在網路上開了部落格,建了個“Chinglish網路博物館”,還出了本叫《日常生活中的中式英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式英文博物館
  • 外文名:Chinglish Museum
名詞解釋,並非嘲笑,令人困惑的標識,創始人簡介,

名詞解釋

Chinglish:即中式英語,是“Chinese”和“English”的英文混成詞。指帶有中文語音、語法、辭彙特色的英語。
話說Chinglish這件事在我們身邊真的很多見,無論是在捷運里還是高級酒店,身邊都不乏用中國口音講英語的人。對於這樣的人,路人往往及時發現並側目而視,這真的是日常生活中蠻有喜感的一件事。不過你可曾注意到,那些書面的Chinglish在生活中更是常見,從選單到招牌,乃至公共場合的標識都有令老外一頭霧水卻能讓國人會心一笑的錯誤英語。

並非嘲笑

這位總結Chinglish的德國青年叫紀韶融,紀韶融曾表示。展現中式英語的美,是英文字典和中文文法結合的奇妙產物。這是熱情的體現,不是嘲笑。”他的這個部落格里,幾乎每篇文章都有網友提供給他或自己拍到的公共場合Chinglish的圖片,配以英文的圖說,分別解釋圖中的詞句原意是什麼意思,英文錯寫成什麼意思。這種做法雖然是方便外國友人理解,但這種中式英語中的幽默之處,恐怕只有中國人或是非常精通中國語言的人才能夠理解。
在紀韶融的部落格中,公共場合的標牌、飯店的選單都是Chinglish出現最多的地方。雖然這些生硬的翻譯會讓剛來中國的老外們摸不著頭腦,但在通曉中國文化的人看來,這卻是一種文化差異造成的有趣現象。紀韶融在自己的部落格中很醒目地註明了自己的意圖:“這關乎熱情,而非嘲笑。”

令人困惑的標識

除了好笑的,還有一些標識是一定令人困惑不解的。比如首都機場曾經有個標識是“非緊急情況請止步”,其英文翻譯是“no entry on peacetime”,這一定讓老外們感到迷茫,為什麼和平時期不讓進?也許這樣的錯誤是因為中文和英文中雙重否定的用處完全不一樣,其實兩個慣用的詞“Emergency Exit”就可表達這個意思。還有一個標識是“有狗,請勿靠近!”,英文註解卻是“have a dog”,這樣的解釋一定讓愛狗人士想要進去看個究竟,但萬一被狗咬,這責任就不知道是誰的了。還有那些讓人明白其意思但是一定會哭笑不得的,比如“小心滑倒”的標識下面注著“slip and fall down carefully”,也就是“請小心地滑倒”,這個態度也太蔫壞了吧。

創始人簡介

紀韶融,德國人,曾在中國留學,做過記者。當紀韶融離開中國的時候,他把蒐集Chinglish的任務託付給了朋友,請他們見到標牌也拍下來給他,讓部落格不斷充實。從熱愛中國的紀韶融拍下第一張關於Chinglish照片的時候他就知道,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這些標識總有一天會消失,但他還是想把這些充滿創意和趣味的中國式翻譯方式總結出來。畢竟規範的英語人人都會,但把英語和別的語言做這種有趣融合的案例,卻會隨著歷史的進度越來越少。保存下這些歪門邪道的“文化遺產”,這或許就是他建立這個博物館的真正用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