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社會保障比較

中外社會保障比較

《中外社會保障比較》是2010年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戈。本書共八章主要介紹了社會保障的理論知識、國內外社會保障制度,涉及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社會救助、工傷、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障項目各個方面。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外社會保障比較 
  • 作者:於戈,李珊
  • ISBN:9787561061794
  • 頁數:309
  • 出版社:遼寧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09-01
  • 開本:32開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圖書信息

作 者:於戈,李珊著
版 次:1
頁 數:309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社會科學 > 社會保障

內容簡介

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器”,維護社會穩定的“安全網”、社會公平的“調節器”,改革的成功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都需要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做後盾。《中外社會保障比較》在章節安排上分為八章,每章以“小故事”做引子,章後附加案例探討和思考題,形成理論與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

作者簡介

於戈,女,1974年生。現任遼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主要講授比較社會政策、社會保障等課程的中文和雙語教學。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政策,勞動社會學。獲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人文學碩士學位,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博士候選人。2002-2003年獲得中國和奧地利互換項目資助,留學維也納經濟大學,學習福利社會學。2003-2004年獲得歐盟項目資助,在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學習社會政策分析。其間到盧森堡人口、貧困與公共政策中心(CEPS/INSTEAD,Luxembourg)學習數據分析、套用統計學,在英國巴斯大學社會政策系學習交流。曾在國內和國際刊物上發表文章,譯著一部,主編和參編書籍各一部。參與國際項目兩項和國內項目多項。
李珊,女,1976年生,現任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管理學院講師,主要講授城市社會學、社會工作概論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政策,老年社會學,社會工作。獲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博士學位。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城市化進程中移居老年人的社會適應研究”,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科研項目“城市化進程中老年人的社會適應問題研究”。參與完成多項省市級課題。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社會保障概述
第一節 社會保障概念
一、國外對社會保障概念的界定
二、我國港澳台地區對社會保障的界定
三、內地學者對社會保障的界定
第二節 社會保障的內容與特徵
一、社會保障的內容
二、社會保障的特徵
三、社會保障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社會保障的思想理論依據
一、理論淵源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會保障的立法與管理
第一節 社會保障立法
一、社會保障法的緣起
二、世界社會保障法的歷史演進
三、社會保障法的特徵
四、社會保障法的原則及內容
五、社會保障法律體系
第二節 社會保障管理
一、社會保障管理模式
二、社會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則
三、社會保障管理的內容
四、社會保障管理機構的內部結構
五、我國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改革
案例
第三章 社會保險
第一節 社會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
一、社會保險的基本概念
二、社會保險的運行機制
三、社會保險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
一、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區別
二、商業保險是社會保險的補充
第三節 國外的社會保險體系
一、德國的社會保險體系
二、英國的社會保險體系
第四節 中國社會保險體系
一、中國社會保險體系的主要內容
二、我國社會保險體系的現狀
三、我國社會保險體系的建設
案例
第四章 養老保險
第一節 養老保險概述
一、養老保險的概念
二、養老保險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國外養老保險制度
一、國外養老保險的主要模式
二、各國養老保險模式的特點
三、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
四、我國養老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
五、完善我國養老保障制度的原則和措施
案例
第五章 醫療社會保險
第一節 醫療社會保險概述
一、醫療社會保險的概念
二、醫療社會保險建立的原則
三、醫療社會保險的模式
四、醫療社會保險的作用與意義
第二節 醫療社會保險的基本構造
一、醫療社會保險的覆蓋範圍
二、醫療社會保險基金的籌集
三、醫療社會保險待遇及其支付
第三節 國外醫療保險制度概況
一、國外醫療保健制度概述
二、國外醫療保險模式及其發展趨勢
第四節 我國醫療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與現狀
一、我國傳統的醫療保險制度
二、1998年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基本內容和操作實務
三、我國醫療保險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四、如何構建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案例1
案例2
第六章 失業社會保障
第一節 失業保險
一、失業、失業率、失業保險
二、失業保險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三、失業保險制度的基本框架
四、失業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國外失業保險制度
一、國外失業保險制度的現狀
二、國外失業保險制度的發展趨勢
三、國外失業保險制度的待遇標準
第三節 我國失業保險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一、中國失業保險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二、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存在的缺陷
三、我國現行失業保險制度的主要內容
四、完善失業保險制度的基本思路
五、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
案例
第七章 工傷與生育保險
第一節 工傷保險概述
一、工傷保險的基本概念
二、工傷保險制度的起源和發展
三、工傷保險的特徵與基本原則
四、工傷保險的範圍
五、工傷保險基金的籌集
六、工傷保險的待遇
七、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
八、我國工傷保險制度的形成和改革
第二節 生育保險
一、生育及生育保險的概念
二、我國生育保險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三、我國生育保險制度的改革和探索
四、我國生育保險的主要內容
案例1
案例2
第八章 社會救助
第一節 社會救助的特點、內容和作用
一、社會救助的特點
二、社會救助的對象和內容
三、社會救助的作用
第二節 我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當前中國貧困的狀況
二、中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形成過程及特點
三、上海、武漢和重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模式比較
四、我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第三節 國外社會救助制度
一、美國盼社會保障制度
二、英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三、韓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四、智利的社會救助制度
案例
參考文獻

前言

西方工業化國家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歷程,社會保障制度體系較為完整,相對完善,成為一個國家社會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比較而言,“社會保障”一詞在中國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而出現的。中國政府和學術界對社會保障制度的關注和研究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社會保障學科體系的建設也逐步展開。中國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衝擊,計畫經濟時期已有的社會保障制度弊端凸顯,很難解決制度變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基於此,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與西方已開發國家相比更具緊迫性和重要性,但其改革歷程任重道遠。
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器”,維護社會穩定的“安全網”、社會公平的“調節器”,改革的成功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都需要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做後盾。本書的編寫旨在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盡微薄之力。全書在章節安排上分為八章,分別介紹了社會保障的基礎理論知識,比較分析了國內外社會保障制度,涉及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社會救助、工傷、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障項目各個方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