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管理的大型鐵路運輸企業的18個局之一,簡稱“上局”。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地處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地區。它的管轄地區、線路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區。區內工農業生產發達,內外貿易興旺。人口稠密,旅遊資源豐富,是全國客貨運輸最繁忙的鐵路局。

2017年11月4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告,中鐵總旗下的上海鐵路局的名稱變更已經通過核准,上海鐵路局更名為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 外文名稱:China Railway Shanghai Group Co.,Ltd.
  • 總部地點:上海
  • 成立時間:1949年8月
  • 經營範圍:鐵路工程建設、運輸經營
  • 公司類型:國有企業
  • 公司口號:精細務實,創新爭先
  • 員工數:16萬人
  • 曾用名:上海鐵路局
歷史沿革,晚清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後,運營情況,基本情況,營業里程,技術設備,管轄範圍,組織機構,運營情況,運輸經營,運輸安全,改革管理,基本建設,科技教育,職工生活,大比武,投資量,建設高潮,投資力度,相關產業,相關事故,

歷史沿革

晚清時期

上海鐵路總公司
甲午戰爭後,清政府看到了鐵路帶來的積極面,對建鐵路不再像20年前那樣反對。
1896年,任命盛宣懷督辦鐵路總公司,當年11月盛宣懷將鐵路總公司設於經濟實力雄厚的上海,並在天津、漢口設兩個分局。
次年1月9號,鐵路在上海正式開張。總公司擬建蘆漢、蘇滬、粵漢等鐵路。首先籌銀300萬兩,修建滬淞鐵路。
1904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鐵路總局,裁撤上海鐵路總公司。
滬寧鐵路管理局
鐵路發展初期,管理模式一般是一條鐵路線設立一個鐵路局。滬寧鐵路初建時,根據清政府鐵路總公司與英國中英銀公司簽訂的《滬寧鐵路借貸契約》規定,設立管理造路行車事務處,名為滬寧鐵路總管理處,辦公地點在上海。
總管理處由華員2人、英員3人組成。辦事採用會議制,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議事規則,重大事項都是英方說了算,中方處於無權的地位。經過多次交涉,清政府委派總辦1人,代表總管理處實施主權。滬寧鐵路建成通車後,滬寧鐵路總管理處改成滬寧鐵路管理處,管轄滬寧幹線,上海至南京江邊,全長311.04公里;淞滬支線上海至吳淞炮台,全長16.09公里。局辦事處所設在上海北站,其中滬寧線為37個站、淞滬支線為4個站。

民國時期

京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
民國初年,商辦鐵路紛紛收歸國有。滬杭甬鐵路起初是分段命歸的,分別叫滬嘉、甬嘉鐵路,1914年,滬嘉滬甬更名為滬杭甬鐵路,其他管理部門叫滬杭甬鐵路管理局,總局設在上海,並與滬寧路合設兩路總務處,由局長兼任處長。
1916年12月,滬杭甬鐵路與滬寧鐵路接軌工程完工,兩路直接通車。京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管轄南京——上海——杭州——寧波之鐵路及其支線。根據當時的鐵路編制專章規定,京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管轄事務遇單屬一路時,應單稱京滬鐵路局管理局或滬杭甬鐵路管理局。
1937年8月,日軍入侵上海,京滬滬杭甬鐵路地區相繼淪陷,日軍占領後,成立“華中鐵道株式會社”,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
(註:以上京滬指南京上海。)
京滬區鐵路管理局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交通部下令成立華中鐵路管理委員會。並於1945年10月收日偽“華中鐵道株式會社”所轄鐵路。國民政府交通部為便於回復交通和易於接受,按日偽原計畫分各區分別接受。在接收,按日偽原劃分各區分別接受。在接受告一段落後,路局按照交通部制定的鐵路分區管理辦法,以原有幹線為基礎,將毗連線路悉數合併,以便管理。1946年3月,交通部下令改稱京滬區鐵路管理局。
京滬區鐵路管理局所轄線路有:京滬(滬寧)、滬杭甬兩幹線和淞滬、虬江碼頭、日暉港等支線,線路總長1103.15公里。
(註:以上京滬指南京上海。)

新中國成立後

1949年5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京滬區鐵路管理局。
1949年6月1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命令,成立江南鐵路管理局。
1949年8月1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上海鐵路管理局成立。同時撤銷江南鐵路管理局。
1959年6月1日,上海鐵路局改為上海鐵路總局,下設蚌埠、南京、杭州鐵路局和上海鐵路辦事處。各局受總局和局所在地的省、市雙重領導。
1963年4月1日,上海鐵路總局改稱為上海鐵路局,原蚌埠鐵路局管轄的津浦線蚌埠站以南(包括蚌埠站)及淮南、大八、寧蕪(慈湖至蕪湖段)等線共601.4公里和原南昌鐵路局管轄範圍全部(浙贛線下鎮站至姚家壩站及南潯、豐城、高坑等線)共827.3公里併入上海鐵路局。同時,撤銷南京、上海、杭州三個辦事處,成立蚌埠、南京、上海、杭州、南昌五個鐵路分局,受上海鐵路局領導。
1965年6月1日,根據鐵道部決定,將上海鐵路局所轄的南昌鐵路分局劃交南昌鐵路局管轄,兩局分界在浙贛線K186.500處(金華站信號機外)。路局下設蚌埠、南京、上海、杭州4個鐵路分局。
1972年1月1日,原南昌鐵路局管轄的新塘邊站——金華站鐵路劃交上海鐵路局管轄,併入杭州鐵路分局。
1984年10月1日,中共鐵道部黨組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通知,決定從1984年10月1日起,撤銷南昌鐵路局,併入上海鐵路局,與廣州鐵路局在浙贛線的老關站與醴陵站之間K889+500處分界。調整後的上海鐵路局下設蚌埠、南京、上海、杭州、鷹潭、南昌、福州7個分局。
1996年,因京九線的開通,鐵道部將南昌鐵路分局從上海鐵路局的管轄中脫離。同年8月成立南昌鐵路局。
2004年5月,上海鐵路局福州鐵路分局併入南昌鐵路局。
2005年3月19日18時起,鐵道部撤銷上海鐵路局所屬的上海、蚌埠、南京、杭州鐵路分局,實行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體制。
2008年3月25日起,鐵道部調整濟南和上海鐵路局部分管轄區段,將隴海線東到連雲港,西到虞城縣,北到利國站——已併入濟南鐵路局的原徐州鐵路分局各站段劃歸上海鐵路局管轄,並相應調整兩局京滬線的管界。具體為,京滬線濟南局管轄的褚莊集站至利國站劃交上海局管理,利國站為分界站,歸上海局管理;隴海線濟南局管轄的虞城縣站至連雲港東站劃交上海局管理;符夾線濟南局管轄區段的管理和地方鐵路徐沛線的監管職能劃交上海局,取消新河站分界口;新長線濟南局與上海局的分界站,由新沂站調整為新沂西站,新沂西站歸上海局管理。
2017年11月19日,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運營情況

基本情況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成立於1949年8月1日的上海鐵路局,是中國鐵路總公司下屬的特大型運輸企業,承擔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鐵路運輸和建設管理任務。
2016年末,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職工總數154368人,固定資產原值5840.90億元。

營業里程

截至2017年底,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營業里程9996.6公里,其中,國鐵4099.7公里;高鐵3357.4公里;合資鐵路公司營業里程5896.9公里。區域內三省一市鐵路營業里程9900.4公里,其中,上海市境內鐵路營業里程465.1公里;江蘇省境內鐵路營業里程2770.9公里;浙江省境內鐵路營業里程2540.0公里;安徽省境內鐵路營業里程4124.4公里。三省一市高鐵里程3343.5公里,其中,上海市境內高鐵里程146.9公里;江蘇省境內高鐵里程855.1公里;浙江省境內高鐵里程987.4公里;安徽省境內高鐵里程1354.1公里。
截至2017年底,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複線營業里程6971.1公里,複線率69.7%,其中,國鐵2835.5公里,合資鐵路公司4135.6公里。全局電氣化鐵路營業里程6747.3公里,電化率67.5%,其中,國鐵2451.5公里,合資鐵路公司4295.8公里。全局線路延展里程23341.1公里,其中,國鐵11724.7公里,合資鐵路公司11616.4公里。
截至2017年底,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跨省市的線路有京滬、滬昆、隴海、符夾、寧蕪、新長、皖贛、宣杭線等既有線;京滬、滬寧、滬杭、滬昆、杭深、滬蓉、京福髙速線路和城際鐵路,省內線有青阜、淮南、金千、蕭甬、寧啟線等。

技術設備

截至2017年底,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含金溫公司)共有車站627個,其中特等站7個,一等站29個,二等站60個,高鐵站130個。配屬機車1577台,其中內燃機車969台,電力機車608台。合資鐵路公司配屬機車78台,均為內燃機車。全局配屬動車組459組(其中長編組141組),共4800輛,配屬普速客車3676輛。

管轄範圍

截至2017年底,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在京滬高鐵徐州東站、京滬線利國站、膠新線新沂西站分界;與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在徐蘭高鐵鄭徐段楊山南站、隴海線虞城縣站、京九線王樓站分界;與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在滬蓉線敦義堂站、京九線淮濱站、寧西線葉集站、漯阜線阜陽北站分界;與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在合福高鐵黃山北站、滬昆高鐵江山站、滬昆線新塘邊站、銅九線香隅站、合九線孔壟站、皖贛線倒湖站、杭深線蒼南站分界。

組織機構

  • 辦事處
徐州鐵路辦事處、合肥鐵路辦事處、南京鐵路辦事處、杭州鐵路辦事處
  • 運輸站段
車務段:徐州車務段、淮北車務段、合肥車務段、新長車務段、蕪湖車務段、嘉興車務段、金華車務段、寧波車務段
直屬站:徐州站、徐州北站、蚌埠站、合肥站、淮南西站、阜陽北站、南京站、南京東站、蕪湖東站、鎮江站、常州站、上海站、無錫站、蘇州站、南翔站、杭州站、喬司站
貨運中心:徐州貨運中心、合肥貨運中心、淮南貨運中心、蚌埠貨運中心、蕪湖貨運中心、南京貨運中心、上海貨運中心、杭州貨運中心、金華貨運中心
機務段:徐州機務段、合肥機務段、南京東機務段、上海機務段、上海機車檢修段、杭州機務段
供電段:徐州供電段、合肥供電段、南京供電段、杭州供電段
車輛段:合肥車輛段、南京動車段、南京東車輛段、上海動車段、上海車輛段、杭州北車輛段
客運段:合肥客運段、南京客運段、上海客運段、杭州客運段
工務段:徐州工務段、蚌埠工務段、合肥工務段、阜陽工務段、新長工務段、蕪湖工務段、南京橋工段、上海工務段、上海大修段、杭州工務段、寧波工務段
電務段:徐州電務段、合肥電務段、南京電務段、上海電務段、杭州電務段
通信段:上海通信段
維修檢修段:上海大機運用檢修段、上海高鐵維修段
  • 運輸輔助單位
建築段:徐州房建段、合肥房建段、南京房建段、上海房建段、杭州房建段
  • 職培基地
徐州職培基地、蚌埠職培基地、南京職培基地、上海職培基地、杭州職培基地
  • 衛生監督所/疾控所
上鐵衛生監督所、蚌埠疾控所、南京疾控所、上海疾控所、杭州疾控所
  • 工程指揮部
徐州樞紐指揮部、合肥樞紐指揮部、南京樞紐指揮部、上海樞紐指揮部、杭州樞紐指揮部
組織機構圖組織機構圖

運營情況

運輸經營

2016年,上海鐵路局旅客傳送56572萬人次,日均超過155萬人次,貨物傳送量18389萬噸,完成運輸收入812.95億元,其中客運收入637.12億元,貨運收入150.68億元。

運輸安全

貫徹《安全生產法》,推進安全“規範管理、強基達標”工作,完善和落實安全管理逐級負責制,突出客車和提速區段安全重點,開展安全大檢查和專項整治,消除一批安全隱患,促進了安全措施的落實。全年安全設施投入2.1億元,增強運輸主要設備質量和安全監控能力。推進滬寧達標線建設,率先成為全國鐵路提速達標示範線。至年末,全局消滅行車責任重大事故和客車險性及以上事故,行車一般事故同比下降38%,實現行車安全年。
2015年1月5日起,上海管內各車站將禁止攜帶腳踏車(含摺疊腳踏車)和妨礙公共衛生、影響旅客列車車內通行、容易污損鐵路車輛、影響站車環境秩序的物品及動物進站乘車。

改革管理

客運公司改革試點取得成效,客運經營責任主體的作用和運力、勞力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得到初步體現。多經企業鞏固“三分開”成果,構建經營新格局取得新進展,上海鐵路經濟開發有限公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房地產有限公司掛牌運作,假日列車公司完成股權重組,龍門賓館通過對外引資最佳化股權結構。整合最佳化教育資源,又有3所中國小屬地移交,5所撤併。完成全局衛生防疫監督體制改革,啟動住房分配貨幣化工作,繼上海地區之後杭州分局實施醫保屬地管理。
開展管理創新與精細管理的培訓開展管理創新與精細管理的培訓
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制訂並經職代會通過實施《上海鐵路局職工嚴重違章違紀解除勞動契約的若干規定》,規範幹部職工職業行為。全局運輸業減員1666人,職工總量實現連續11年下降。《發揮鐵路短途客運比較優勢的管理》獲國家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46項成果被評為部級以上優秀質量管理成果獎。同時,推進貫標工作,局、分局機關完成貫標試點,全局運營基層單位貫標開展面達53%。

基本建設

截至2016年底,上海鐵路局完成建設投資847.94億元。

科技教育

全局TMIS系統基本建成,滬寧線行車安全綜合監測系統建設取得成效,客票發售和預訂系統得到升級完善。機輛工電設備水平和施工作業機械化程度進一步提升,跨區間無縫線路再創中國企業新紀錄。
按照鐵道部“兩年10天”的培訓要求,制訂《路局崗位達標工作實施意見》,全年培訓6.7萬人,組織其他規範化培訓4159人,滬寧線“三員兩長”學歷、技能達標率100%。

職工生活

圍繞局職代會提出的實事項目,投資1400萬元,建成40個物業小區,完成9073戶職工住宅轉供電(水)改造和南京東給水增容。投資475萬元用於公寓建設和設施改造。投資3200多萬元改建上海天津路、南京興安路等6處局、分局所在地單人宿舍。投資580萬元用於生活線“四小”設施修繕。安排教育投資2080萬元,購置教育設備,改善辦學條件,完成局黨校遷建工程。投入200萬元,建立職工教育保障基金。
投入1193萬元,用於局中心防疫站實驗樓等醫療衛生設施建設。開展幫困送溫暖活動,金額達2152萬元。全局大病友愛基金補助1630人,計468萬元。解決養老保險歸屬地方後離退休人員相關問題,用於離退休人員補助救助5820萬元。投入1.2億元,用於全局職工一次性補充養老保險職工工資總額較2001年增長11.9%。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九十四,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一百零八。2009中國企業500強鐵路局入榜排名(單位/億元)100上海鐵路局532.98

大比武

2008年10月8日,在模擬的列車翻車事故現場,救援隊員正對脫軌的車輪進行復位。當日,上海鐵路局在合肥機務段舉行列車救援大比武,共有來自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18支救援隊參加。
救援救援
10月8日,在模擬的列車翻車事故現場,救援隊員正對脫軌的車輪進行復位。在模擬的列車翻車事故現場,搶險指揮員(右)指揮吊車將翻倒的車廂吊起復位。

投資量

建設高潮

作為全國鐵路建設歷來的“主戰場”,上海鐵路局轄下的華東地區,從現在到2012年將投資超過1400億元,鐵路建設如同一台“大馬達”,必將帶動其他產業一起迎戰危機。上海鐵路局2008年動工建設18個項目,基礎建設投資總額超過200億元,項目數量、投資規模、建設標準均創歷史之最。
上海鐵路局投巨資打造長三角1小時交通圈上海鐵路局投巨資打造長三角1小時交通圈
眼下,浦東鐵路已運行客運列車;金山支線將完成電氣化改造;上海至南通的滬通鐵路將於2013年年內動工,它將連線起浦東鐵路,途經浦東、寶山,跨過長江,到達南通。市郊鐵路作為一種新型交通方式,將得到飛速發展。
以上海為中心的高速或城際鐵路建設也掀高潮:京滬高鐵4月開建;滬寧城際鐵路7月動工;滬杭客運專線最晚明年年初開工……可以預見,“十一五”期間,以滬寧、寧杭、寧安城際鐵路和滬杭甬客運專線為構架的長三角新型快速客運網將形成,同時構築起京滬、滬昆、滬漢蓉、沿海和南北二通道等五大路網性通道。

投資力度

新增加的投資給鐵路建設注入了新動力。從現在至2012年,上海鐵路局管內可預見的建設投資總規模不會少於1400億元,年均需完成投資接近370億元,這意味著,在長三角,每天都投入一個億建設鐵路。根據規劃,3-5年後,隨著一大批新項目的建成,幹線能力將得以擴張,路網結構得以最佳化,長三角鐵路運輸能力和技術裝備水平也將得以快速提升。路網輻射能力、幹線通過能力、樞紐配套能力和裝備適應能力將顯著提高,基本滿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相關產業

在鐵路建設過程和建成後兩個時期內,鐵路對相關產業的拉動都異常巨大。據測算,在建設過程中,1400億元的投資將創造140萬個就業機會,鐵路建設將撬動製造、信息、電力、建設等多個產業鏈。這批新建鐵路建成通車後,“無形牽引力”同樣不可小覷。
未來,一個覆蓋長三角主要城市、以上海為中心的“1-2小時交通圈”,將改變人們的出行生活,還將實現“同城效應”。

相關事故

  • "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
2011年7月23日20時30分05秒,甬溫線浙江省溫州市境內,由北京南站開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車與杭州站開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車發生動車組列車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傷,中斷行車32小時35分,直接經濟損失19371.65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