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針灸史圖鑑(上下)

中國針灸史圖鑑(上下)

《中國針灸史圖鑑(上下)》是2005青島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黃龍祥。

基本介紹

  • 作者:黃龍祥 編
  • ISBN:9787543621770
  • 頁數:877
  • 定價:560.00元
  •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12
  • 裝幀:簡裝本
內容介紹
本《圖鑑》的特點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全息圖”式的編圖新理念:一幅圖只有當它被正確地置於總圖卷的正確位置上,其價值才能得到真實地體現,其意義也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本圖集不是集錄一幅幅孤立圖片的圖片簿,而是由一組組圖片(包括輔助圖)構成的一個完整的系列圖集——將一顆顆璀璨的珍珠串成一條條珠鏈,講述一組曲折但完整的故事。要實現這一全新的編圖理念,必須建立對針灸學術史系統研究的基礎之上,而作者在此之前完成的通史性質的《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為此奠定的堅實的基礎。
2.高濃縮的信息量:為了在有限的篇幅里反映最大限度地信息量,本圖鑑採取以下處理原則:①對入選的古圖(特別是數量極大的經穴圖),一般同一傳本或版本的只收錄年代最早者。早期圖不完整或不清晰者,則另選較晚期圖,或早期、晚期圖同時收錄,以便對照。②對於數量大的組圖,選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單圖突出顯示,其他圖則以小圖展示;對於大幅掛圖,根據需要局部放大帶有特徵性重點部分,這樣既節省篇幅,又可點與面結合,局部與整體照應。③作為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現形式之—文字—的作用不僅僅是對一張圖片的說明,更是對一組組圖片的串聯,力求將圖片背後的重要信息傳達給讀者。
3.總體設計的多層次:全書由分部總論、類圖概說、組圖考證、圖注說明4個層次構成。卷前有“前言”對整個針灸古圖古物演變過程作總體介紹,每一門類前有“概述”,後有“結語”,每一組圖又有源流考,這樣將所有的圖串聯成一個整體,再通過攝影與編排的技巧,使局部與整體、表象與深層等關係得到最佳的處理與表現。經過這樣的總體設計與巧妙編排,本圖集不再是集錄一幅幅孤立的圖片簿,而是由一組組圖片(包括輔助圖)構成的一個完整的系列圖集—將一顆顆璀璨的珍珠串成一條條珠鏈,再將一組組珠鏈組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構成一部復活的中國針灸發展史。
4.一幅圖,無論有多大的價值,在沒有被“重新發現”之前,將一直默默無聞。往往一個新材料的發現或僅僅是一個舊材料的重新認定和解讀,就會引起學術研究的新突破。因此本《圖鑑》突出對所載圖片的全方位解讀,並且提供讀者“鑒”與“賞”的技巧、知識及相關背景資料。這些相關的知識以“知識連結”卡的形式體現。重要的研究結論、重大的學術問題、未解之謎等,以“導讀”的樣式突出顯示。
5.為突出本《圖鑑》的學術性,引文均註明出處。同時書後附“圖名索引”、“關鍵字索引”(包括知識連結索引、表索引)兩種索引,使讀者可從三個不同途徑查檢,從而使得該圖集的學術價值得到最有效地體現。
6.本《圖鑑》力求通過靜止的圖片來再現一種歷史的連續性—即不僅展示“結果”,還注重反映“過程”,例如針灸銅人的複製過程、《銅人圖經》石刻的複製過程、針灸古籍的製作過程以及針灸文物的演變過程等。
7.通過以下方式處理點與面、局部與整體的關係。
(1) 整體圖中局部放大特徵性或關鍵性信息。
(2)對於流傳極廣、傳本及版本眾多的圖譜,擇其善者一二種展示,其餘各種以縮略源流圖,或諸本比較圖,或源流表等形式展示。這樣既提供了最大的信息量,又避免重複,節省篇幅。
(3)如果對某些特定問題感興趣的讀者,特別是針灸學或醫學史專業的研究人員,除了可以通過書中引文或腳註提示的文獻出處進一步閱讀外,書後另附“學習研究參考書目”;“國內外博物館圖書館網址”以便集中、完整獲取相關信息。
通過以上的總體設計,使得本圖鑑不僅是在功能上還是在形式上都兼具了學術史專著和圖集的雙重優點,完成了一次新的圖集編纂體裁的探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