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土地利用

中國農業土地利用

本書立足中國土地資源狀況,對土地資源形成的背景條件、環境因素及分布特點等進行系統介紹,並對土地資源的類型、數量與質量及利用進行分析與評價。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農業土地利用
  • 作者:孫頷,石玉林
  • ISBN:9787534540523
  • 頁數:402頁
  •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12-1
  • 開本:精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凡物土中生”,這是中國廣為流傳的一句古話。土地是最主要的自然資源。廣義的土地,包括影響土地的所有自然環境,如氣候、地貌、土壤、植被和水文,以及人類過去、現在的活動成果。土地資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必需的物質基礎,具有多方面的利用價值。農業土地是土地資源利用的主體,是進行農業各部門生產的基本生產資料。農業土地資源如能合理利用和保護,就能不斷更新,處於周而復始的良好狀態,隨著物質生產資料和先進科學技術投入的增加,其生產力就能持續提高;反之,如果利用和保護不當,資源就會衰退,生產力就會下降。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土地,具有特殊重大的意義。本書共分3篇、13章,各章分列若干節,附地圖25幅。並概括本書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觀點,寫成中、英文的提要。第一篇,農業土地資源總述。闡明中國土地資源形成的背景條件、組成的自然要素和分布特點,評價主要農業土地的數量、質量及水土資源態勢,概括土地的基本特點;第二篇,農業土地利用結構類型及區域發展。系統分析中國複雜我樣性的農業土地利用結構類型及其地區布局;第三篇,各類農業土地利用分述。分別就耕地、園地、林地、草地、陸地水面,闡明其類型與分布,評述其利用狀況,提出調整和最佳化結構與布局,以及加強保護與建設的方向。

作者簡介

孫頷,1929年生,江蘇無錫人。農業經濟學家,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專家。畢業於中央大學農業經濟系。主編《中國綜合農業區劃》、《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域發展》、《江蘇農業資源與綜合發展》等,並撰寫《江蘇農業資源與農村經濟》《Feeding a Billion》等科學專著。

目錄

提要
第一篇 農業土地資源總述
第一章 土地資源
第一節 土地資源形成的背景條件
第二節 土地資源組成的自然要素
第三節 土地資源分布特點及其規律性
第四節 主要農業土地的數量與質量評價
第五節 水土資源態勢
第六節 土地資源基本特點
第二章 土地開發歷史
第一節 土地開發的歷史過程
第二節 歷史上的土地利用方式
第三節 古代土地利用的經驗
第四節 古代土地利用的教訓
第三章 農業土地基本狀況
第一節 農業土地類型與其分布
第二節 農業土地利用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農業土地利用的特點
第四節 農業自然資源組合與氣象災害
第四章 農業土地利用的突出問題與對策
第一節 有效保護耕地
第二節 綜合治理農業土地退化
第三節 防治農業環境污染
第四節 水土資源供需平衡和防洪減災
第五節 提高農業土地利用的集約化與現代水平
第五章 農業土地利用結構類型及布局
第二篇 農業土地利用結構類型及區域發展
第一節 濕潤、半濕潤平原耕地為主類型
第二節 濕潤、半濕潤山地丘陵林地為主類型
第三節 乾旱、半乾旱地區草地為主類型
第四節 半濕潤、半乾旱、乾旱過渡地帶農牧交錯類型
第六章 調整最佳化農業土地利用結構
第一節 調整結構的基本原則和方向
第二節 調整最佳化種植業結構
第三節 加快發展畜牧業
第四節 構造新的林業生產布局
第五節 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第六節 努力調整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
第七章 各大農業區農業土地利用發展方向
第一節 東北區
第二節 內蒙古及長城沿線區
第三節 黃淮海區
第四節 黃土高原區
第五節 長江中下游區
第六節 西南區
第七節 華南區
第八節 甘新區
第九節 青藏區
第三篇 各類農業土地利用分述
第八章 耕地利用
第一節 耕地分布和類型
第二節 耕地的數量變化和質量評價
第九章 園地利用
第十章 林地利用
第十一章 草地利用
第十二章 山地利用
第十三章 陸地水面利用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