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產業安全報告

中國能源產業安全報告

《中國能源產業安全報告》是 201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孟剛。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能源產業安全報告
  • 又名:Annual Report on China's Energy Industrial Security(2011-2012)
  • 作者:李孟剛
  • ISBN:9787509738825
  • 頁數:302
  • 定價:59.00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12-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紙張:膠版紙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產業安全是經濟安全和經濟發展的基礎,是政府制定產業政策、實行經濟干預最基本的出發點,研究產業安全問題有利於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結構,實現產業合理布局,增加產業競爭力,提高產業安全度,從而有效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能源是社會經濟和社會活動的動力基礎,它涉及戰略資源、領土主權、國家安全、環境變化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成為帶有全球性的經濟、政治、外交乃至軍事問題;它關係各國的經濟命脈和民生大計,對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至關重要。能源安全可以理解成為解決國家能源問題,對能源安全戰略、能源開發安全、能源消費安全、能源結構最佳化、能源法規等方面進行引導和調整的巨觀管理工作。在這一管理體系中,由大到小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國際能源安全、國家能源安全、能源產業安全、能源企業安全。在能源安全保障過程中,本國能源產業被認為是根本和基礎,而本國能源安全的最主要、最關鍵的環節之一就是能源產業安全。
在過去的20多年中,全球能源產業的市場結構、企業組織形式和所有制形式等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同國家對能源產業的各個領域都進行了多項改革。國內外專家從產業政策、外部環境、環境約束、區域合作、國家政策、產業結構、企業所有制和監管體系等多個角度對能源產業安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能源產業安全可以從產業國際競爭力、產業對外依存度、產業控制力和產業生存環境四個方面進行評價。
李孟剛主編的《中國能源產業安全報告(2012版2011-2012)》共分為五部分。
《中國能源產業安全報告(2012版2011-2012)》第一部分:能源產業發展概述。
世界能源形勢比較複雜,能源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政治、經濟、軍事及其他方面熱點的“策源地”。“十一五”期間,我國迅速發展為世界能源大國,在國際能源事務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明顯提升,開工建設了一大批重大能源工程,建成了一批重要的能源基地,安全供應能力顯著增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異軍突起,能源結構和生產布局明顯最佳化。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國務院陸續發布17項能源規劃,鼓勵發展清潔能源,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出新招。
第二部分:常規能源之一次能源產業。
我國煤炭產業安全。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在一次能源結構中占到70%左右,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煤炭作為主體能源的地位不會改變。本部分選取產業環境、國際競爭力、對外依存度、產業控制力四個維度,產業政策環境等14項指標對2010年我國煤炭產業安全進行評價,得出“與2009年相比,2010年我國煤炭行業處於安全狀態”的結論。
我國石油產業安全。本部分分析石油資源量及開採狀況、供需、對外依存度、價格、產業規模以及技術創新能力等影響石油產業安全的關鍵因素,細緻地介紹了我國石油產業政策、金融和技術環境,產業控制力和國際競爭力,產業集中度和資產併購等情況,提出我國石油產業安全對策建議。
我國天然氣產業安全。天然氣能有效緩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大氣環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緩解石油供應壓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本部分分析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形勢、價格定價機制、產業政策等環境,主要企業的競爭情況,介紹了我國煤層氣、頁岩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產業發展,最後展望我國天然氣產業前景,從常規天然氣和非常規天然氣兩方面指出提升我國天然氣產業安全對策建議。
第三部分:常規能源之二次能源產業。
我國電力產業安全。電力產業是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環節組成的電力生產與消費系統。本部分從巨觀經濟、產業結構、產業政策、煤炭開發、金融環境、技術進步以及自然環境七個方面分析了我國電力產業發展環境。根據2006~2010年的電力數據,運用數據包絡模型(DEA)分析電力企業競爭能力。從產業控制度和產業控制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國電力產業安全問題及對策建議。
第四部分:新能源產業。
我國風能產業安全。我國風能資源豐富,風能新增裝機產量及裝備製造能力居世界首位,風電成為能源投資熱點。本部分從產業政策、投融資環境、技術水平以及成本構成來分析我國風能產業發展環境。從產業競爭力、產業依存度及控制力及產業發展力分析我國風能產業安全。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安全。近年來,我國光伏電池製造產業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了從矽材料、器件、生產設備到套用系統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本部分從產業發展環境、產業競爭力及依存度分析了我國光伏產業安全,指出光伏產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對策。
我國生物質能產業安全。本部分研究產業化程度比較高的生物質能發電、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燃燒垃圾發電產業。
第五部分:能源科技。
能源科技發展。我國能源科技裝備水平顯著提高,在勘探與開採、加工與轉化、發電和輸配電等方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裝備製造和工程建設能力進一步增強,同時在技術創新、裝備國產化和科研成果產業化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步。本部分介紹了我國煤炭產業、油氣產業、電力產業以及新能源技術領域科技進展,2015年能源科技發展目標,能源科技發展各領域的重點任務,以及我國能源科技發展保障措施。

編輯推薦

產業安全是指一國在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在國際競爭的發展進程中,民族產業具有持續自主生存和發展的能力。能源是社會經濟和社會活動的動力基礎,它涉及戰略資源、領土主權、國家安全、環境變化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問題。能源問題與大國爭奪、地緣政治、地區利益和民族糾紛等矛盾相互交織,成為牽涉到國家戰略經濟和發展利益以及總體對外戰略的多層次的政治和安全問題。

作者簡介

李孟剛,男,1967年4月出生,山東省博興縣人;經濟學博士,交通運輸工程和理論經濟學雙博士後;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現任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產業安全研究中心(CCISR)主任,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北京產業安全與發展研究基地(省部級科研平台)負責人、首席專家;兼任中國產業安全論壇秘書長,《管理世界》常務編委,《管理現代化》編委會副主任,《中國國情國力》編委會副主任,《中國流通經濟》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編委會委員。2009年12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博士學位論文《產業安全理論的研究》入選“2009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專著《產業安全理論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先後獲得2008年度第十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部級)二等獎、200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在《光明日報》(理論版)等權威學術報刊發表論文80餘篇,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資料複印中心全文轉載;主持或積極參與撰寫各種高水平內參報告,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專門批示,相關政策建議多次被有關部委採納。
作為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發改委“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研究課題“我國‘十二五’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構建研究”,2008年作為首席專家中標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應對重大自然災害與構建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對策研究”,主持的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還有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國家商務部部級課題、教育部重大研究專項課題、國家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部級課題等。

圖書目錄

B I 能源產業發展概述
B.1 2011年世界能源形勢
B.2 中國能源產業發展狀況
B Ⅱ 常規能源之一次能源產業
B.3 我國煤炭產業安全
B.4 我國石油產業安全
B.5 我國天然氣產業安全
B Ⅲ 常規能源之二次能源產業
B.6 我國電力產業安全
B Ⅳ 新能源產業
B.7 我國風能產業安全
B.8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安全
B.9 我國生物質能產業安全
B V 能源科技
B.10 能源科技發展
B.11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