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碑

中國石碑

藝術和宗教在人類的表達中是不同的範疇,各自以獨立的方式存在並發展——但是它們也互相影響。宗教需求在哪一點上、怎樣開始影響藝術實踐?藝術形式在何時、怎樣變成宗教實踐的重要手段?審美因素——工藝的精美、材質的精良、比例的協調——在何時、怎樣獲得宗教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石碑
  • 作者王靜芬
  •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1-4
  • 頁數:375
  • 定價:43
內容介紹,作者生平,目錄,

內容介紹

藝術宗教在人類的表達中是不同的範疇,各自以獨立的方式存在並發展——但是它們也互相影響。宗教需求在哪一點上、怎樣開始影響藝術實踐?藝術形式在何時、怎樣變成宗教實踐的重要手段?審美因素——工藝的精美、材質的精良、比例的協調——在何時、怎樣獲得宗教意義?藝人或是工匠如何表達深奧的宗教理念?詮釋這類問題在研究中國佛教藝術的過程中普遍適用,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王靜芬的《中國石碑》一書為探究這類問題建立了堅實的平台。例如,她指出中國豎立紀念性石碑的習俗遠早於佛教的傳入。她追蹤了佛教思想上的變化,從集中於個人禪修轉移到憐憫一切眾生,這使得宗教圖像、象徵符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她證明了這一思想體系從外來到中國如何逐漸適應本土習俗。最重要的是,她描述了心靈手巧的藝人的創造性,他們大大地豐富了佛教藝術的外來風格,幫助這一信仰如此深刻地滲透進入這個龐大國家的群體意識中。

作者生平

王靜芬(Dorothy C.Wong),現任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藝術系副教授,她專攻中國中古時期的佛教藝術,從事宗教與社會關係以及宗教文本與視覺表現之間的關係等藝術史課題的研究。除本書外,她還著有《法隆寺再思》(HOryOjiReconsidered)一書(任主編並有論文發表,2008年),並發表多篇與佛教藝術有關的論文。

目錄

前言
致謝
年代表
導論
第一部分 傳統中國石碑及其佛教對應物
第一章 中國石碑傳統的古代根源
第二章 漢代石碑的起源和興盛
第三章 北魏佛教造像碑的起源
第二部分 佛教造像碑的興起
第四章 佛教造像碑的一般特徵
第五章 佛教造像碑最初在山西的興起
第六章 彌勒信仰和河南的造像碑
第七章 陝西佛教造像碑:佛道元素和民族差異
第八章 甘肅、寧夏地區的佛教造像碑
第九章 複式造像碑和大乘佛教圖像學的進一步發展
第十章 四川佛教造像碑和中國淨土圖像之濫觴
結論 作為一種象徵形式的佛教造像碑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