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產業經濟史

中國現代產業經濟史

《中國現代產業經濟史》是2010 年 山西出版集團,山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海波。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現代產業經濟史
  • 作者:汪海波
  • ISBN:7807673176, 9787807673170
  • 頁數:554頁
  • 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團,山西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0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汪海波,1930年9月出生,男,漢族,安徽宣城人,中共黨員。1953年復旦大學經濟系畢業,1956年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研究生畢業。曾任中國社科院工經所研究員和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現在繼續任《中國經濟年鑑》總編輯和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兼職教授。1991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被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榮譽學部委員。
主要著作:《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問題研究》(1984),《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初探》(1981),《中國工業經濟問題研究》(1984),《中國積累與消費問題研究》(1986),《新中國工業經濟史》(主編,1986),《中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問題研究》(1988),《工業經濟效益問題探索》(1990),《汪海波選集》(1990),《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經濟史》(1998),《中國現代產業經濟史(1949.10-2004)》(2006),《汪海波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文選,2007),《中國經濟發展30年》(中國哲學社會科學30年叢書,2008)。和《汪海波經濟文選》(中國時代經濟名家經典文叢,2010)等。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產業經濟史》用基本經濟制度(或經濟體制)作為首要標準,用生產力作為第二標準。合理地劃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產業經濟發展的歷史時期。以歷史方法為主並結合邏輯力法,恰當地安排了每編的章節構架。把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緊密地結合起來,既有詳盡的史實敘述,又有系統的統計資料。真實、清晰。簡明地再現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產業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並有畫龍點睛的經驗總結,每編後均附有複習提要、重大歷史事件和複習題,便於讀者自學,

目錄

第一版序 關於中國現代產業經濟史研究的基本問題
第二版序 關於《中國現代產業經濟史》(1949.10-2009)的若干說明
第一編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產業經濟——經濟恢復時期的產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導言
第一章 建立處於主導地位的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制度
第一節 沒收官僚資本主義企業,組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
第二節 統一財政經濟工作,建立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雛形
第二三節實施民主改革和生產改革,建立國營企業管理制度
第四節 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發展
第二章 實行土地改革,保護和發展個體經濟
第一節 實行土地改革,保護和發展個體農民經濟
第二節 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經濟
第三章 發展合作社經濟
第一節 發展農業互助合作運動
第二節 發展手工業合作組織
第三節 發展供銷合作社
第四章 保護並有限制地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
第一節 扶植有益的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
第二節 打擊投機資本和調整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
第三節 開展“五反”運動和進一步調整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
第四節 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恢復和改組
第五章 發展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第一節 工業中國家資本主義初級形式的迅速發展
第二節 工業中國家資本主義高級形式的初步發展
第三節 運輸業、商業和金融業中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
第六章 恢復產業經濟的政策措施
第一節 恢復全部產業的政策措施
第二節 恢復第一產業的政策措施
第三節 恢復第二產業的政策措施
第四節 恢復第三產業的政策措施
第七章 經濟恢復時期產業經濟變革和恢復的主要成就和問題
第二編 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的產業經濟——社會主義工業化初步基礎建立時期的產業經濟(1953~1957年)
導言
第一章 實現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一節 1953~1955年上半年,農業合作化在反冒進中穩步發展
第二節 1955年夏季以後,毛澤東發動農業合作化高潮
第三節 農業合作化的主要成就和問題
第二章 實現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一節 1953~1955年,國家資本主義初級形式的普遍發展
第二節 1954年以後,有計畫地擴展國家資本主義高級形式
第三節 1956年初,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
第四節 對資本主義經濟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成就和問題
第三章 實現對個體手工業和個體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一節 1953~1955年,手工業合作化的普遍發展
第二節 1956年上半年,出現手工業合作化的高潮
第三節 個體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成就和問題
第四節 個體商業的合作化
第四章 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的形成及其改進方案的提出
第一節 1956年,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的形成
第二節 1957年,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改進方案的提出
第五章 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第一節 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初步基礎的政策措施
第二節 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初步基礎的主要成就和問題
第六章 1953-1957年產業經濟變革和發展的主要成就和主要問題
第一節 主要成就
第二節 主要問題
第三編 實行計畫經濟體制時期的產業經濟(一)——“大躍進”階段的產業經濟(1958~1960年)
導言
第一章 “大躍進”運動
第一節 毛澤東發動“大躍進”運動
第二節 1958年,以全民大煉鋼鐵為中心的“大躍進””
第三節 1959年上半年,對生產建設高指標的調整
第四節 1959年夏,廬山會議後再次掀起“大躍進””
第二章 人民公社化運動
第一節 1958年,農村人民公社化的興起
第二節 1958年冬到1959年夏,對農村人民公社化中“左”的錯誤的初步糾正
第三節 1959年,廬山會議後農村人民公社化中的“左”傾錯誤再次泛濫
第四節 城市人民公社化的發展
第五節 手工業和商業合作組織的全民化
第三章 改進經濟管理體制和企業管理制度
第一節 改進經濟管理體制
第二節 改進企業管理制度
第四章 1958~1960年,產業經濟的進展和“大躍進”的嚴重後果及主要教訓
第一節 1958~1960年,產業經濟的進展
第二節 “大躍進”對產業經濟造成的嚴重後果
第三節 “大躍進”的主要教訓
第四編 實行計畫經濟體制時期的產業經濟(二)——經濟調整階段的產業經濟(1961~1965年)
導言
第一章 調整經濟
第一節 1961年,工業初步調整
第二節 1962年,工業全面調整的決定性階段
第三節 1963~1965年,工業繼續全面調整
第四節 調整農業
第五節 調整第三產業
第二章 調整企業體制和整頓企業管理
第一節 調整農村人民公社體制
第二節 整頓國營工業企業
第三節 調整和整頓手工業集體企業
第四節 調整第三產業企業體制和事業政策
第三章 再次調整經濟管理體制
第一節 再次集中經濟管理許可權
第二節 試辦托拉斯
第三節 調整後期重新擴大地方和企業的管理許可權
第四章 經濟調整階段恢復、發展產業經濟的主要成就和經驗
第一節 主要成就
第二節 主要經驗
第五編 實行計畫經濟體制時期的產業經濟(三)——“文化大革命”階段的產業經濟(1966~1976年9月)
導言
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支配下的經濟運行的曲折進程
第一節 1966~1968年,全面內亂與經濟衰退
第二節 1969~1973年,“三個突破”與經濟調整
第三節 1974~1976年,經濟整頓的成效與夭折後經濟增幅的急劇下滑
第二章 備戰戰略指導下的“三線”建設
第一節 “三線”建設的實施
第二節 “三線”建設的主要成就和嚴重後果
第三章 經濟管理體制的再次改進與企業領導制度的變動
第一節 經濟管理體制的再次改進
第二節 企業領導制度的變動
第四章 1966~1976年產業經濟的進展和“文化大革命”的嚴重破壞及主要教訓
第一節 1966~1976年,產業經濟的進展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對產業經濟的嚴重破壞
第三節 “文化大革命”的主要教訓
……
第六編 實行計畫經濟體制時期的產業經濟(四)——經濟恢復與“洋躍進”階段的產業經濟(1976年10月~1978年)
第七編 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的產業經濟——以實現經濟總量翻兩番、人民生活達到的產業經濟(一)(1979~1984年)
第八編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產業經濟——以實現經濟總量翻兩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為戰略目標的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產業經濟(二)(1985~1992年)
第九編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產業經濟——以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為戰略目標的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產業經濟(三)(1993~2000年)
第十編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產業經濟——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戰略目標的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產業經濟(四)(2001~2009年)
結束語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