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叢書

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叢書

《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叢書》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於2016年11月出版,8冊組成,每冊約15萬字,總計約120萬字。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叢書
  • 作者:李利安 /主編
  •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 開本:787毫米×960毫米1/16 
主要內容,出版背景,編者簡介,分冊目錄,

主要內容

本套叢書對流傳千年、遍及東亞並成為中國佛教第一支撐的八大宗派的起源與發展、思想與實踐、祖師與傳承、祖庭沿革與現狀以及宗派與祖庭的當代價值等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本叢書屬於中國漢傳佛教宗派及其祖庭的綜合性闡釋,以學術研究為基礎,從而堅守準確如實的前提;以通俗展現為方式,從而實現學術成果的社會性轉化;以系統全面為特色,從而給各個領域的讀者提供周全系統的知識。每個宗派及其祖庭單列一冊,每冊主要從域外淵源、傳入與初期流播、創宗立派、歷代傳承、祖庭歷史沿革、祖庭現狀與當代價值等六個方面展開闡述,既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統一,也照顧時間和空間的不同維度,形成內涵飽滿、客觀準確、圖文並茂、通俗有趣、富含哲理的宗派及其祖庭叢書。這是宗派祖庭文化研究的第一次社會化推廣,具有舉足輕重的時代意義,為研究中國祖庭文化發展歷史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研究資料。
本套叢書是由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策劃出版,全書以現代視角,立足現代立場,對極富個性並知名度極高的佛教宗派和祖庭文化進行深度解讀,其中所蘊含的哲學思維、倫理道德、文學藝術、民俗禮儀等文化內涵具有大眾文化導向作用,能夠在心靈淨化、精神重塑、道德提升、人文修養等方面起到支撐和激發的作用,從而既成為文化強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人文教化尤其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要文化基礎。

出版背景

在文化自信與文化復興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的今天,作為中華傳統文化有機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習近平主席一系列的活動及發言,也表明國家對佛教文化價值的高度重視。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而國人的精神不但沒有獲得相應的提升,反倒出現了更多的空虛、焦慮、擠壓、疲憊和怨恨,信仰缺失,理想迷茫,道德滑坡,內心的緊張與現實的衝突不斷增多,精神淨化與倫理重塑的呼聲日益高漲,從佛教文化中挖掘智慧的借鑑成為對治當代中國精神危機的重要途徑。
宗派是佛教中國化的結晶,也是外來宗教中國化的一個典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已經受到全國乃至全球的矚目。佛教界和學術界近十幾年來已經開始重視宗派及其祖庭,佛學院幾乎都以宗派來劃分專業,形成淨土、華嚴、三論等不同課程體系,而學術界前幾年相繼推出學術性極強的八大宗派通史叢書,以各宗派為主題的專門學術研討會也召開過二十多次。
在大眾關注、政界重視、教界傾心、學界推出厚重學術成果的背景下,讓人頗感遺憾的是,儘管有個別單本的祖庭寺院志書或其他類型的部分小冊子行世,但在全國乃至整個華語世界至今沒有一套通俗易懂、分宗介紹的宗派及其祖庭的叢書,已有的成果要么太學術沒有實現社會推廣的功能,要么零散不全,缺乏系統與全面。正是在以上背景下,藉助在國內久負盛名的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的力量,策劃出版了這套佛教宗派及其祖庭叢書。

編者簡介

李利安教授:現為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宗教史專業博士生導師。
在《哲學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國哲學史》《光明日報》《中國宗教》等報刊發表論文160多篇總計約100多萬字,出版學術著作10多部總計200多萬字。近期主編陝西出版基金項目《終南山文化叢書》,已經出版6冊。主編《論藏叢書》,西北大學出版社2004—2007年,共24冊。
2014年6月至今,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宋元明清時期中國漢地的觀音信仰研究(14AZJ002);2015年主持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南北朝佛教編年》(項目協定號:20150023;項目號:2015 B2—008);2007至2013,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宗教在促進西部社會和諧方面的作用研究(07xzj001)等。
作者簡介
白冰: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專業博士畢業,現任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講師,主要從事佛教思想與歷史的教學及科研工作。曾發表佛教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多篇,自2015年以來擔任陝西省愛國宗教界人士培訓班專任教師。主持佛教研究方面的教育部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各一項。
李繼武: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兼職研究員。曾師從李利安教授從事宗教學的學習和研究,獲哲學碩士學位。現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史和宗教制度,已出版《公民與社會》《敕修百丈清規》等著作,發表相關學術論文70多篇。2004年參加國家重大項目《中華大藏經·續編》的點校工作。2013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民國宗教法規制定與實施研究》,參與其他國家項目4項;主持完成陝西省社科規劃項目2項。
李永斌:師從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學習佛教文化,先後獲得哲學碩士和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佛教史,曾出版《終南古剎》,並發表佛教研究領域的論文數篇,參加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一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項,主持教育廳項目一項。曾赴日本高野山大學等地進行佛教文化交流。
王宏濤:四川大學宗教學專業碩士,之後又師從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學習佛教文化,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河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師。已出版《西安佛教寺廟》《西安佛教祖庭》《簡明佛教文化通覽》等書,先後發表佛教研究方面的論文十餘篇。承擔地方科研項目多項。
李媛:曾師從李利安教授學習佛教文化,獲得宗教學專業碩士學位。現為西北大學中國宗教史專業博士生,繼續在李利安教授指導下研究方向為佛教歷史與思想。曾發表佛教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多篇。
曹興中:曾在西北工業大學學習並工作,先後獲經濟學學士和管理學碩士學位,現跟隨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攻讀中國宗教史專業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佛教史及佛教思想與文化。
謝志斌:2011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藝術學學士學位。2011年師從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學習佛教文化,已獲宗教學碩士學位,現正在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史、佛教藝術。曾發表佛教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數篇,已出版《法華經鑑賞辭典》(合著)一書,即將出版《中土早期觀音造像研究》。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項。
李心苑:中央民族大學宗教學專業碩士畢業,現師從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院長劉成有教授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佛教哲學與歷史。曾出版《終南法脈》(合著),並發表佛教研究方面的論文數篇,還曾先後赴美國、新加坡、尼泊爾、台灣、日本等地出席與佛教文化相關的學術會議或進行相關文化交流。
黃凱:2012年獲西北大學理學、法學雙學士學位,2015年跟隨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攻讀宗教學專業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佛教歷史與思想。曾發表《司空本淨禪師生平及其對南禪北上的貢獻》《慧思大師的末法思想及其對中國佛教發展的影響》《地藏懺法所反映的佛教苦難觀》等學術論文。曾在台灣南華大學進行交流學習一個學期,並參與了台灣佛教的相關研究項目。
田鵬:歷史學本科畢業,現跟隨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攻讀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佛教史。參與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一項。

分冊目錄

《不二法門:三論宗及其祖庭》作者:黃凱
《花開見佛:淨土宗及其祖庭》作者:謝志斌
《金胎合曼:密宗及其祖庭》作者:李心苑李永斌
《萬法唯識:唯識宗及其祖庭》作者:曹興中田鵬
《以戒為師:律宗及其祖庭》作者:李繼武
《月印萬川:華嚴宗及其祖庭》作者:王宏濤
《拈花微笑:禪宗及其祖庭》作者:白冰
《一念三千:天台宗及其祖庭》作者:李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