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橋(電影)

中國橋(電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橋》是2002年上映的電影,由李三林執導,辛鐵安、謝雲強等主演。

《中國橋》講述了國企改革題材影片,它緊緊抓住時代脈搏,透視了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出路與發展方向,塑造了一批新型企業管理者形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橋
  • 出品公司:河北電影製片廠出品
  • 發行公司:河北電影製片廠出品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拍攝地點:中國
  • 導演:李三林
  • 類型:劇情
  • 主演:辛鐵安,謝雲強
  • 上映時間:2002
  • 對白語言:國語
  • 地點:北方橋樑廠
基本信息,故事梗概,獲獎情況,

基本信息

電影:中國僑
導演:李三林
出品:河北電影製片廠出品

故事梗概

國有大型企業--北方橋樑廠在市場經濟激烈的角逐中,固執地排斥遊戲規則,最終被西南橋樑廠擊敗。北方廠項目負責人謝工,寫下遺書,服藥自盡。六個月沒發工資的工人們包圍了廠辦公大樓。鐵道部調現任西南廠廠長辛鐵安"回"北方廠擔任廠長。此時,與北方廠有著千絲萬縷的"血緣"關係的辛鐵安恰恰正在北方廠探親。在柔情和事業的包圍中,在工人憤怒的圍攻中,共產黨員辛鐵安的鬥志被激發了。他發誓要把這條大船,帶進市場經濟的航道。
辛鐵安去探視從搶救中甦醒過來的謝工,他以男人和男人之間的對話,喚醒了一個對舊體制絕望,而對前途十分茫然的知識分子的心。廠里的改革會議,擺出了許許多多難以解決的困難。他首先帶領人們走出困境思維,然後對機構進行徹底的改革,人們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開始捲入一場求生存的風暴中。謝工來到會場,提出重新參加市場投標。辛鐵安以敏銳的嗅覺,聞到大戰來臨的味道。他知道這是一次機會,把全廠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奮力衝殺,把北方廠從計畫經濟的模式中徹底帶入市場經濟的軌道。他和謝工大膽地把目光放在最大的"蛋糕"--公路橋建設上。從而結束北方廠107年只造鐵路橋,不造公路橋的歷史。
一場殘酷的競爭,在北方廠、西南廠之間展開。這兩個有著"父子"般關係的廠,有著扯不斷理還亂的親情關係人際網。競爭顯得愈發殘酷,愈發無情。幾經較量,北方廠在17家競爭單位里脫穎而出,奪得了號稱亞洲最大的單塔斜拉公路橋的建築權。兩個廠在加入WTO後,強強聯手,共同到國際上去參加新的橋樑建設投標。這不是一個夢想,中國的大型國有企業正在這座通向世界的大橋上奮力拚搏。

獲獎情況

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主辦的第三屆電視電影“百合獎”(每年評選一次)昨天頒獎,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河北電影製片廠承制、李三林執導的電視電影《中國橋》榮獲一等獎和最佳編劇獎,這在我省還是第一次。
《中國橋》是一部反映國企改革題材影片,它緊緊抓住時代脈搏,透視了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出路與發展方向,塑造了一批新型企業管理者形象。專家認為,《中國橋》是當前反映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題材中較有深度和力度的作品,在思想性、藝術性上都有突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