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位文化建設

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指的是20世紀30年代由陳立夫、陶希聖等所提倡並宣揚。1934 年,陳首先發起成立“中國文化建設協會”,自任理事長。聲稱中國民族復興的前提在“以科學化運動檢討過去,以新生活運動把握現在,以文化建設運動創造將來”。主張以“ 民族精神”、“科學精神”、“ 統一精神”、“ 創造精神”四者,認識民族固有的“德、性、知、能”的特質,解釋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作為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的“綱領”(《文化建設之前夜》)。

協會又創辦《文化建設》月刊和《讀書季刊》,撰文批評“吾國自五四運動以來,所有文化工作”,“其結果大部分均系破壞”,“以至吾國固有之文化播毀無餘”,故大談要發揚傳統,對外來侵略者施以同化。進而主張“中華民族文化的建設應該從(一)好學(二)力行(三)知恥,這三項做起”。尤以“好學”為力行的起點、知恥的中心,強調“推廣國民讀書運動,實為復興民族之根本要圖”(《讀書運動之真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