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旗袍總會

中國旗袍總會

中國旗袍總會(英文簡稱:CCMFN),是全國現有規模最大的旗袍文化平台。旗袍文化經過綿延四百年的發展,旗袍已不僅僅一種服裝服飾,還是一種最能體現人類女性魅力的行走視覺藝術,更是一種中國風文化元素。

2016年7月,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主管的中國社會組織網曝光第九批“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中國旗袍總會在名單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旗袍總會
  • 英文名稱:CHINA CHEONGFSAM FEDERATION
  • 創立時間:2009
  • 創始人:王瀟風
  • 所屬行業:文化
簡介,宗旨,職能,旗袍起源,發展,

簡介

中國旗袍總會由著名愛國實業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王瀟風先生於2009年10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註冊創立。
中國旗袍總會主要由國內和國外從事旗袍表演藝術愛好者、旗袍表演製作公司、旗袍服飾公司與旗袍行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及個人,聯合發起的非盈利性質的行業自律法人機構,是我國現有規模最大的旗袍行業組織。發展至今,中國旗袍總會在國內有230個分會,在海外有60多個分會,全世界有會員130多萬。 中國旗袍總會是旗袍行業的國際性組織,是國外時尚界聯絡國內服裝界的橋樑和紐帶。在推動中國旗袍行業的自律與發展、創建健康從業環境、促進中國旗袍行業的國際化進程,起領導和初進作用。

宗旨

中國旗袍總會致為社會和企業品牌服務,創造良好的旗袍文化藝術氛圍,加速旗袍行業正規化,專業化,更好地發揮旗袍在行業在社會公益、推廣商業品牌、引領時尚等諸多領域的積極作用,提高國民綜合素質與弘揚社會和諧。總會自成立以來,得到了中國文化藝術界權威人士的大力支持。與國際國內眾多時尚藝術機構均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參與了眾多的海內外模特賽事、時尚界活動。

職能

促進旗袍藝術創作和事業健康發展;協助政府主管部門,提出有關旗袍業的建設性意見;制定旗袍文化藝術職業規範,組織專業獎項的評定;組織旗袍文化研討、訓練、表演和進行各種藝術創作;開展各種旗袍賽事活動,培養和發掘優秀人才;利用多元化形式向社會各界及需求單位推薦人才,提供相關藝術服務;進行行業統計,收集、分析、發布行業信息,協助國家主管部門實施行業管理;創辦刊物、建立共享網站和旗袍時尚論壇等;開展其他合法的有利於社會和諧發展的業務活動。

旗袍起源

旗袍屬於我國古代大清王朝滿族女性的服飾,旗袍作為服飾的流行,興於清朝,發展於民國時期,然後又分為京派和海派,其實還有一個南派(現在很多人也許不知道,我國旗袍文化是從廣東傳到海外的)。解放後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旗袍文化開始蕭條凋零。改革開放之後,作為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服飾之一又開始發揚光大。

發展

旗袍文化經過四百年的綿延發展,它已不僅僅是一種中國服裝服飾,還是一門最能體現人類女性魅力的行走視覺藝術,更是一種中國風文化元素。中國旗袍總會在國家文化部門、婦聯、中國模特總會、海外華人華僑、各國駐華使館鼎力支持下,致力於把“中國旗袍文化”發揚光大、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東方魅力、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中國旗袍總會是一個以弘揚旗袍文化為主的高端資源整合平台,它是中國旗袍文化發展的風向標、是國外時尚界聯絡國內服裝界的橋樑和紐帶、是旗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基地、旗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