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播音與主持藝術學會

中國播音與主持藝術學會

中文全稱為:“中國播音與主持藝術學會”,英文名稱為:“China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 Association”,英文名稱縮寫為“CBHA”。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播音與主持藝術學會
  • 外文名:China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 Association
  • 簡稱:CBHA
  • 類別:播音與主持領域的的學術交流機構
簡介,學會宗旨,組織機構,管理辦公室,學術部,實踐部,培訓部,網路信息部,學刊雜誌社,

簡介

是服務於播音與主持領域的的學術交流機構,是由全國各省、市、地區電視台播音員、主持人、傳媒工作者、播音教育工作者組成的專業性、交流性、教育性的社會團體。進行學術課題常規管理;學術成果宣傳、推廣;協調分支機構、會員單位、教改實驗區管理和服務;推廣大眾理論認知;活動方向具有權威性,指導性。
聯合發起人:韓月島 蘇東方 鄭偉 王凱

學會宗旨

因為全國開設播音專業的本科院校眾多,擴招現象嚴重,師資力量明顯供不應求。除了中傳、天師、浙傳、南廣等少數大學擁有較專業的師資力量和硬體條件外,許多急於擴招的院校並不具備完全教授這一專業的師資力量和硬體條件,使得許多有夢想的播音愛好者學到的課程量甚少,又不知如何提高。而藝考教育更是參差不齊,隨便招攬大二大三甚至大一的學生全程授課現象普遍,傳授能力有待考察,在藝考-高考這一特殊的重要階段極易誤人前途。
學會旨在建立一個全國最大的共享信息、交流經驗、傳授知識、相互學習、集中探討、共同提高的播音主持學術交流平台(也用於共享招聘、比賽、活動、藝考信息等),是廣大播音人共同探索發展的學術產物,任何志同道合的傳媒人都可以向學會提出入會申請,參與出謀劃策,共同探索播音主持理論的未來。
念張頌老師之辭,留下諸多先輩的傳統美德及未完成的學術理想。我輩不乏熱忱,努力學習、彌補不足、實踐探索之餘,也更堅定了盡己所能、助人不倦、為播音的理論完善和播音教育的發展不懈努力的決心。

組織機構

管理辦公室

處理學會日常行政事務;聯繫會長、學會顧問、理事和各會員;各種會議的組織工作;制定學會各部發展方向,選拔學會幹部及理事;制定學會章程。

學術部

下轄各播音院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學會分會,由國家及國語測試員、播音教研室主任、漢語言文學教授馬靜,及中國傳媒大學博士、播音主持專業大學講師鄭偉博士擔任顧問,保證學會理論研究方向的權威性、準確性。
主要由播音專業在校大學生組成並運營;組織、管理學術研究和學習活動;制定學術推廣方案;分支機構、會員單位、教改實驗區管理和服務;學術課題常規管理;學術成果宣傳、推廣;學術論文徵集和評選。傳播理論知識,推廣大眾理論認知。
近期活動項目:
1.藝考教育新模式和新方法的探索 , 建立藝考信息收集、分享、查詢體系
2.推廣普及出現較多的常見播音主持問題的解決方法 如jqx尖音 、固定腔調、及調值常識等
3.各地方言同國語發音習慣的區別統計 和在實踐教學中如何改正 針對提出解決方法 並整理成冊
4.在設立播音專業的大學成立校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學會(大學社團方向 )
5.嘗試開展對求助藝考生進行定點幫扶或遠程指導(公益方向)
6.拍攝關於播音主持專業的微電影 (大學生勵志方向)

實踐部

主要由各省市一線播音員主持人、傳媒工作者、自媒體人組成並運營。
負責指導及支持學術部組織的大規模學術講座、經驗交流會、學術沙龍等。
負責指導及支持培訓部會員幫扶、培訓、傳授經驗活動等。
負責指導及支持學會期刊的編輯、出版、推廣。

培訓部

又稱播音學院,是學會旗下的教育品牌。
由於近幾年播音藝考極為熱門,但藝考市場監管力度薄弱,教育水平層次不齊,商業化過度,加之播音培訓水平的社會認知度不夠,導致家長及學生無法辨別,故學會於2012年底在各地市成立藝考教育示範試點,由學術部及實踐部共同支持開設,誠邀各地分支機構參觀交流,推動播音教育改革,還考生一個公平的起跑線。

網路信息部

負責學會的網站建設與運行維護工作;負責學會及其分支機構、實驗區的信息匯總,處理和發布,以及學會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管理工作。管理維護學會人人網公共主頁、微信平台的知識信息更新。

學刊雜誌社

負責業內學術期刊《學會播音》的編輯、出版、發行;組織《學會播音》徵文及審核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