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工技藝

中國手工技藝

中國手工技藝,為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調查和綜合研究”項目的子課題,由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辦。本書著重指出“手藝是個寶,請善待手工藝,與手工藝同行”是為本書之主旨與期望,全書分述工具器械製作、農畜礦產品加工、營造、織染繡、陶瓷燒造、金屬采冶和加工、雕塑、編織扎製作、髹漆、家具製作、造紙術和筆墨硯製作、印刷、刻繪、特種技藝及其沿革、技法、品類、行業習俗、著名匠師、代表作、著述及社會經濟人文內涵,末章討論傳統工藝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手工技藝
  • 作者:華覺明
  • ISBN:9787534773297
  • 頁數:517
  • 定價:298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16
內容介紹,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介紹

中國是世所公認的手工藝大國。所有出土的偉世的人工製作的文物、古建築和古代工程,都是傳統技藝的產物,只此一端,可見手工藝在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中曾起過何等重大的作用。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工藝製品和手工藝活動將有更大的拓展空間,從而凸現代價值和在維護文化多樣性、保持民族特質方面的重大作用。《中國手工技藝》在宣傳保護和振興手工藝方面具有一定的意義。

作者簡介

華覺明,江蘇無錫人,1933年4月12日生。1949年高中畢業參加革命。1958年清華大學機械系畢業。1967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礦冶史研究生畢業,導師王振鐸先生。1978年起,歷任該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副所長,1993年離休。1991—1995年,先後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本帝京大學、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柏林工業大學訪問學者。1993—2003年,任清華大學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所長。1999—2000年,任中華和鐘總設計師。現任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文物科技專家組成員、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兼職教授。
1956年起,從事技術史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古代青銅冶鑄術、鋼鐵技術、機械史和技術哲學,近年來致力於傳統工藝研究及其保護。撰有專著8種、論文近百篇。代表作有《中國冶鑄史論集》、《中國上古金屬技術》、《中華科技五千年》、《中國古代金屬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史·機械卷》;參與主持編篡的著作有《中國科技典籍通匯》、《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清代匠作則例彙編》等。1983年,因主持淅川楚墓編鐘研究複製,獲機械工業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984年,因參與主持曾侯乙編鐘研究複製,獲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993年,獲中國科技史學會優秀論文一、二等獎:1997—2000年,先後獲第四、五屆全國優秀圖書提名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優秀科技著作二等獎等獎項。
李勁松,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王連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圖書館研究館員。

圖書目錄

緒論 手藝的再認識第一章 工具器械製作第二章 農畜礦產品加工第三章 營造第四章 織染繡第五章 陶瓷燒造第六章 金屬采冶和加工第七章 雕塑第八章 編織扎制第九章 髹漆第十章 家具製作第十一章 造紙術和筆墨硯製作第十二章 印刷第十三章 刻繪第十四章 特種技藝及其他第十五章 傳統工藝的保護、傳承和振興結語 傳統工藝的當代命運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