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性論

中國心性論

《中國心性論》是現代蒙培元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心性論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者:蒙培元
  • 類別:哲學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這是中國學者全面地、系統地研究中國心性問題的第一部學術專著。該書認為,中國哲學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主義哲學,它的核心是心性論。中國心性論以探究人的本質、本性、使命、價值、理想、及人生終極意義為主要內容,具有四個基本特點:一、它與神本主義、物質主義相zt卒,以確定人的本體存在為根本任務。二、它與認知理性相對立,側重於實踐理性和道德理性。三、強調“心”的主體能動作用,強調入的自我完成、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四、它是以實現人和自然界的統一和諧為目的的整體思想,其終極目的是要實現“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書中對中國哲學史中各個學派的心性論及其發展演變,相互關係進行了細緻的研究,指出儒、道、佛三家雖然都講性,但儒家注重道德理性,道家注重個體自由,佛家注重精神解脫。三家都講心,但儒家強調社會群體意識,佛、道則強調個體的超越意識。就縱的歷史發展而言,前期儒家大體分二派,一是以孔孟為代表的道德主體論,表現為心性合一說;一是以苟子為代表的理智論,強調心智對人性的改造作用,表現為心性為二說。墨子與苟子相近。前期道家則與自然奉體論相近。經過兩漢經驗論與自然決定論之後,玄學主張自然超越論,仍屬入學本體論。隋唐佛學承認有普遍永恆的絕對本體,又提出心體用說以實現自我超越。理學心性論融合了儒、佛、道,以儒為本位,建立了自我超越的道德形上學,從而真正完成了中國古代的心性論。

出版信息

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出版,34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