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公墓

中國專家公墓

中國專家公墓位於三蘭港西郊,距離市中心24公里。公墓內安葬著51名援坦贊鐵路犧牲的烈士,其中包括在修建坦贊鐵路中犧牲的鐵路專家和技術人員47人,以及在隨後的坦贊鐵路技術合作中犧牲的4名烈士。另外還有18名在其他中坦合作項目中獻出生命的工程技術人員也安葬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專家公墓
  • 地理位置:三蘭港西郊
胡主席憑弔,溫總理憑弔,習主席憑弔,

胡主席憑弔

2009年2月15日下午,雨後初霽,眾人佇立,三蘭港西南的中國專家公墓沉浸在肅穆的氣氛之中。
中國專家公墓
潔白的漢白玉紀念碑,黃白玫瑰紮成的花圈,花圈的白色緞帶上工工整整寫著:“為援助坦尚尼亞而獻身的中國專家永垂不朽——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今天,正在非洲大陸進行友好合作之旅的胡錦濤主席,在緊張的日程中專門來到這裡,憑弔這些為中非友誼、非洲發展而獻身的烈士們,表達祖國人民對他們的無盡思念。
30多年前,5萬多名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託,遠涉重洋,踏上廣袤的非洲大陸。他們同坦尚尼亞和尚比亞兩國人民攜手並肩,披荊斬棘,歷盡艱險,以非凡的毅力、非凡的付出,修築了貫通東非和中南非的大動脈坦贊鐵路,而他們中間的一些人卻永遠安息在這片遠離故鄉的土地上。
長眠在這裡的是為援助坦尚尼亞國家建設而殉職的69位中國專家和技術人員,其中51位為修建坦贊鐵路而犧牲。
胡錦濤表情凝重,拾級而上,走到花圈前,仔細整理緞帶,而後低頭默哀。
默哀完畢,胡錦濤在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陪同下,緩步走到紀念碑背面。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紀念碑的金色銘文上:為援坦贊鐵路建設及技術合作而犧牲的烈士英靈永垂不朽!為中坦經濟往來做出貢獻的英靈永垂不朽!中坦友誼萬古長存!
隨後,胡錦濤和基奎特走向墓園。正方形的墓園,綠樹掩映,芳草萋萋,用花崗岩築成的一排排墓碑,整齊而寧靜地挺立。每一座墓碑上都寫明了長眠於此的烈士的姓名、籍貫、職業、生卒年月等。
中國鐵建中土集團公司負責人劉志明向胡錦濤介紹:“援建坦贊鐵路犧牲的我國工程技術人員中,有的因施工現場事故而犧牲,有的因惡性瘧疾等疾病而逝世。”
“當時建設鐵路條件非常艱苦,這些中國人都非常堅強。”基奎特說。
胡錦濤在一座墓碑前停下。墓碑正面鐫刻著金色小字:毛忠滿,1930年5月-1971年1月4日。
“這是援建坦贊鐵路第一位犧牲在施工現場的烈士。”劉志明說。
坦贊鐵路是迄今中國最大的援外成套項目之一。這條鐵路東起坦尚尼亞三蘭港,西至尚比亞中部新卡皮里姆波希,全長1860.5公里。1970年10月動工興建,1976年7月全線建成。這條鐵路從此成為坦贊經濟發展的命脈,也樹立了中非人民友誼的豐碑。
胡錦濤在墓園中輕緩行走,仔細察看一座座墓碑,不時向陪同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詢問。
基奎特指著墓碑說:“這些人犧牲時很年輕啊,才40多歲。”
胡錦濤說:“是,都很年輕,年齡最小的才20多歲。”
“這位同志就是援建坦贊鐵路中犧牲的年齡最小的。”劉志明指著一座刻有靳成威名字的墓碑說。
“他是遼寧人。”胡錦濤看著墓碑上的生平說,“是營口的。我前不久還去過那裡。”
“靳成威同志,我代表你的親屬來看你了!”胡錦濤動情地對著靳成威的墓碑說。
英雄的烈士,祖國人民永遠銘記。30多年來,我國政府多次修繕墓地,並安排專人看守。每逢清明,在坦尚尼亞工作的祖國親人都會帶著鮮花來掃墓祭奠;坦贊鐵路中國專家組每次人員交接,都要來這裡看望已故的同事;國內來訪的代表團,都不忘前來敬獻花圈、表達敬意。
英雄的烈士,坦尚尼亞人民永遠銘記。30多年來,坦尚尼亞政府為墓園配備了專門守護人員;坦尚尼亞總統、副總統、總理都曾到這裡祭奠;坦尚尼亞人說,烈士們的名字和坦贊鐵路一樣,將永遠銘記在他們心中。
走出墓園,胡錦濤來到挽亭,在紀念冊上題詞:中國援助坦尚尼亞專家的無私奉獻鑄就了中坦友誼豐碑,謹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基奎特在紀念冊上寫道:他們把自己的寶貴生命獻給了坦尚尼亞人民和尚比亞人民,他們將永遠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我們要永遠銘記中國在修建坦贊鐵路中作出的貢獻。希望我們坦尚尼亞人民和尚比亞人民取得的進步能告慰他們的英靈。
三蘭港市市長金比薩對記者說:“中國國家元首來憑弔公墓,將激勵更多中國人投身非中友好合作事業,對坦尚尼亞人民也是巨大的鼓舞。”

溫總理憑弔

2006年6月23日正在坦尚尼亞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3日上午在坦尚尼亞總理洛瓦薩陪同下,專程前往位於首都三蘭港市郊的中國援坦專家公墓憑弔,並視察了中國援建的坦尚尼亞國家體育場工地,慰問兩國工程技術人員。
中國專家公墓
中國援坦專家公墓共安葬著69名中國援坦犧牲人員,其中47人是為修建坦贊鐵路犧牲的。
溫家寶首先向書寫著“中國援坦專家光榮犧牲同志之墓”的紀念碑敬獻了花圈,中坦兩國人員在紀念碑前肅立默哀。隨後,溫家寶憑弔了犧牲人員的墓碑,向烈士墓獻了鮮花。
溫家寶在紀念碑前發表講話說,三十多年前,一群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託,遠涉重洋,踏上廣袤的非洲大陸。他們披荊斬棘,歷盡千辛萬苦,與勤勞、勇敢的坦尚尼亞和尚比亞人民攜手並肩,在非洲大地上共同建造出一條現代化的鐵路,而他們中間的一部分人卻永遠安息在這片遠離故鄉的土地上。
溫家寶說,今天,我們來到這裡,向他們表達我們無盡的思念。歲月流逝,他們在這裡已經度過無數個日日夜夜。但是,祖國人民和坦贊兩國人民始終沒有忘記他們。
溫家寶說,祖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烈士們為之付出寶貴生命的坦贊鐵路為非洲大陸的獨立和解放、為坦贊兩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中非友誼做出了重大貢獻。祖國人民和坦贊兩國人民感謝他們做出的無私奉獻,他們的功績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隨後,溫家寶來到挽亭,在留言簿上題詞:“烈士英名永垂不朽,中坦友誼萬古長存。”
洛瓦薩代表坦尚尼亞政府和人民感謝中國長期以來給予的支持和幫助,讚揚坦贊鐵路為促進坦贊兩國和中、東、南部非洲的經濟社會發展所做的重要貢獻。他表示,坦贊兩國人民將永遠緬懷中國烈士們。

習主席憑弔

三蘭港3月25日電 25日,正在坦尚尼亞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專程來到援坦中國專家公墓,緬懷為中坦、中非友好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們。
下午4時許,習近平在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陪同下抵達公墓。
中國專家公墓
細雨濛濛,碧草萋萋,援坦中國專家公墓莊嚴肅靜。69位為援助坦尚尼亞國家建設而殉職的中國專家、技術人員和工人長眠於此。紀念碑前擺放著黃白鮮花扎織的花圈,兩國元首緩步前行,拾級而上。習近平仔細整理花圈上的緞帶,緞帶上寫著:“為援助坦尚尼亞犧牲的中國專家永垂不朽”。禮兵吹響低沉的號聲,兩國元首和在場人員低頭默哀。
隨後,習近平和基奎特走進墓園。草坪上,整齊排列著花崗岩築成的一座座墓碑,每一座都銘刻著烈士的姓名、籍貫、工作職務和生卒年月。習近平認真看著一座座墓碑,邊走邊聽取公墓管理負責人的介紹。他向烈士墓獻上潔白的花束,寄託哀思。
走出墓園,兩國元首來到挽亭,習近平在紀念簿上題詞:“烈士精神永勵後人,中坦友誼世代傳承。”
習近平深情地說,40多年前,5萬多名中華兒女滿懷對非洲人民的真摯情誼來到非洲,同兄弟的坦尚尼亞和尚比亞人民並肩奮鬥,在茫茫非洲草原上披荊斬棘,克服千難萬險,用汗水和鮮血乃至生命築成了被譽為友誼之路、自由之路的坦贊鐵路。他們中有60多人為此獻出了寶貴生命,永遠長眠在這片遠離故鄉的土地上。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是鑄就中坦、中非友誼豐碑的英雄,他們的名字和坦贊鐵路一樣,永遠銘記在中國人民和坦贊兩國人民心中。
習近平表示,今天,中非雙方正在攜手並肩,共同開創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的美好未來。我們要弘揚坦贊鐵路精神,精心珍惜和呵護中非傳統友誼這份寶貴財富,繼往開來,與時俱進,使中非友好合作這棵參天大樹更加枝繁葉茂,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基奎特也動情地說,中國烈士們是坦尚尼亞和尚比亞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他們的精神將激勵坦贊人民在非中友好合作的大道上繼續前行。
安息吧,為中坦、中非友好事業犧牲的中國烈士們。祖國人民將永遠銘記你們!
彭麗媛、王滬寧、栗戰書、楊潔篪等參加上述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