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科學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20世紀80年代初,在開展喜馬拉雅和青藏高原岩石圈研究獲得豐碩成果的基礎上,為發展深部地質研究,跟蹤國際岩石圈研究計畫前沿,持續探測與研究青藏高原與其它地區岩石圈的結構、構造和形成、演化,經原地質礦產部批准,於1986年成立了中國地質科學院岩石圈研究中心。1994年,岩石圈中心合併到地質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質科學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 研究員:6名
  • 工程師:1名
  • 助理研究員:1名
研究方向和領域,學科特色,在職人員結構,技術支撐條件,科學成就,

研究方向和領域

● 大陸岩石圈深部結構探測與地球動力學研究
● 大陸變形帶的精細結構與物理化學過程
● 地球內層層圈相互作用

學科特色

學科發展以地球物理學為先鋒,與地球化學、地質學相結合為特色。

在職人員結構

研究員6名,助理研究員1名,工程師1名;博導(高銳、王濤)2名;迄今共培養畢業博士後1名、博士7名、碩士9名;在讀博士後2名、博士3名、碩士2名。

技術支撐條件

掌握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測(CMP)、深地震測深(DSS)、寬頻帶數字地震觀測(BB)、深部重力與磁力測量、岩石圈地球化學探針等當前國際一流的深部地質探測技術。尤其具有CMP、DSS、BB等高新探測技術、數據處理經驗以及構造變形分析和動力學數值模擬、層析成像等方法運用經驗。擁有相應的處理工作站和圖形圖象互動解釋系統。

科學成就

◆ 自成立以來,已經主持或參加了37項國家及部級科技項目(課題),完成了大量深部地球物理探測和地質調查,足跡遍及中國大陸岩石圈主要地質構造單元。
◆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3項,獲部級科技成果三等獎若干項。
◆ 發表專著18部;發表論文212篇。其中,2001年至2005年,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 44 篇(其中15 篇被SCI收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