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參政會

中國國民參政會,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成立的由各個抗日黨派代表以及無黨派人士組成的中國國家最高諮詢機關。1938年7月6日,第一屆第一次國民參政會在漢口開幕。根據《國民參政會組織條例》的規定:它的一切決議必須經由國防最高會議通過,才能有效,因此,它對國民政府不能起約束作用,還不是一個完全的民意機關。國民參政會共有4屆,召開過13次會議,汪精衛、蔣介石先後擔任議長。參政員都是國民政府指派的,最初有200名,後增至290名,大多是國民黨員及其他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中國共產黨有7名代表。儘管國民參政會沒有任命立法和行政權力,但中國共產黨及其他抗日黨派利用國民參政會這一機構宣傳抗日救國主張,同投降派、頑固派進行了有力的鬥爭,促進了抗日戰爭的發展。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參政員一度拒絕出席國民參政會。1945年7月,由於國民黨拒絕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成立聯合政府的主張,中共參政員再次拒絕出席。1947年5月20日在南京舉行第四屆第三次大會。1948年3月28日參政會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