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全書分上下兩冊,約78萬字。本書記述的是1921年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它是中央黨史研究室在1991年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精神,堅持全面闡明黨史內涵,突出黨的歷史的本質和主流,充分反映黨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英勇鬥爭的歷程,以及黨的領導、黨的活動與廣大人民民眾的偉大歷史作用;充分反映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開拓創新的歷程,使民主革命的黨史成為體現毛澤東思想的活生生的教科書;充分反映黨在革命鬥爭中不斷發展壯大,以及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歷史。該書堅持在準確敘述歷史的同時,還注重對重大問題進行理論思考,科學地總結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經驗,認識並反映中國革命和黨自身發展的規律。《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的出版,進一步滿足了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教學和研究人員學習和研究中共黨史的需要,對於科學地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加強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黨史工作“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著
  • ISBN:9787509809815   
  • 類別:黨史
  • 定價:¥119.00
  •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字數:77.8萬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內容簡介,目錄,相關資料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庫 存:有貨,可送至全國
I S B N:9787509805497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著
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2011年版
字數:77.8萬

內容簡介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全書分上下兩冊,約78萬字。本書記述的是1921年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它是中央黨史研究室在1991年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精神,堅持全面闡明黨史內涵,突出黨的歷史的本質和主流,充分反映黨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英勇鬥爭的歷程,以及黨的領導、黨的活動與廣大人民民眾的偉大歷史作用;充分反映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開拓創新的歷程,使民主革命的黨史成為體現毛澤東思想的活生生的教科書;充分反映黨在革命鬥爭中不斷發展壯大,以及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歷史。該書堅持在準確敘述歷史的同時,還注重對重大問題進行理論思考,科學地總結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經驗,認識並反映中國革命和黨自身發展的規律。《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的出版,進一步滿足了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教學和研究人員學習和研究中共黨史的需要,對於科學地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加強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黨史工作“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內容簡介

鴉片戰爭後的中國社會和國際環境、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創建初期的活動、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和革命新局面的形成、五卅運動和大革命高潮的興起、北伐戰爭和革命力量的發展、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敗、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鬥爭、黨為復興革命運動的艱苦鬥爭、革命運動的曲折發展和紅軍三次反“圍剿”鬥爭的勝利九一八事變後的國內政局和革命運動的挫折、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的勝利、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目錄

上冊
第一卷
第一編 中國共產黨的創立(1921年7月一1923年6月)
第一章 鴉片戰爭後的中國社會和國際環境
一、鴉片戰爭與近代中國社會的演變
二、辛亥革命及其後的中國政治
三、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
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五、二十世紀初的國際環境
第二章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一、五四愛國運動
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三、黨的早期組織的建立
四、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第三章 中國共產黨創建初期的活動

相關資料信息

名 稱: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上下冊)(平裝)作 者: 本社 編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單 位: 冊
類 別:  黨群 組織— 黨務黨建
出版單位: 中共黨史出版社
其它介紹: 2011年1月/98.8萬字/平裝
ISBN:978-7-5098-0950-1
定 價: 150元

內容簡介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記述中國共產黨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這29年的歷史。該書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中央有關重要文獻為依據,充分吸收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史學界重要研究成果,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黨性原則和科學精神的統一,全面準確地反映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開展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的不平凡歷程,是一部正確總結歷史經驗的權威性黨史基本著作。該書的出版發行,對於深入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和全國黨史工作會議精神,對於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高中級領導幹部正確認識黨的歷史,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素質,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是繼《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出版以來的又一部中國共產黨歷史基本著作,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1949年-1978年的歷史。這是一段波瀾起伏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艱辛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
該書的編修,始終以歷史決議為指導,以新時期黨歷次代表大會和中央全會有關黨的歷史的論述為準繩,並在撰寫中得到中央領導同志親切關懷和精心指導,若干重要問題的表述均經中央批准,代表了目前對這29年歷史研究的最高水準。該書規模宏闊、編纂工作歷經十六年、十數次易稿,是黨史界和黨員幹部民眾矚目的重大工程。

目錄

第一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實現(1949年10月~1956年9月)
第一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新生政權的鬥爭
一、開啟中國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二、新中國外交方針的制定和實施
三、中國大陸的統一
四、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而鬥爭
五、建立國營經濟和新的經濟秩序
六、黨的七屆三中全會
……
第二章 抗美援朝戰爭
第三章 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和各項民主改革
第四章 恢復國民經濟與各項建設的展開
第五章 過渡時期總路線和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畫
第六章 全面實行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七章 過渡時期的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國防建設
第八章 爭取有利於建設的國際和平環境
第九章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在中國的建立
第二編 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和對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探索(1956年9月~1966年5月)
第十章 黨的八大和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第十一章 全黨整風和反右派鬥爭
第十二章 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和“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
第十三章 九個月的初步糾“左”和糾“左”過程中的探索
第十四章 廬山會議糾“左”的曲折和黨對社會主義建設問題的思考
第十五章 對國民經濟和社會政治關係的全面調整
第十六章 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中期黨的外交方針和中國對外關係
第十七章 國民經濟調整任務的完成和“四個現代化”目標的提出
第十八章 政治和思想文化領域“左”的錯誤的發展
第十九章 十年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總結
第三編 “文化大革命”的內亂和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覆滅(1966年5月~1976年10月)
第二十章 “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第二十一章 從“全面奪權”到黨的九大
第二十?章 “斗、批、改”運動與70年代初的國民經濟
第二十三章 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陰謀活動及其覆滅
第二十四章 批判極左思潮和落實黨的政策
第二十五章 外交戰略的轉變和對外關係的新局面
第二十六章 1975年的全面整頓
第二十七章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勝利
第二十八章 對“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基本分析
第四編 在徘徊中前進和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第二十九章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和“左”的指導方針的延續
第三十章 撥亂反正的局部進展和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第三十一章 實現歷史的偉大轉折
結束語 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及基本經驗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