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軍組建於1949年2月,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江淮軍區第三十四旅、獨立旅與在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第七十七軍第一三二師合編而成,下轄第一○○、一○一、一○二師,隸屬第三野戰軍第八兵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軍
  • 外文名: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34 army
  • 部隊來源:江淮軍區第三十四旅、獨立旅、國民黨第七十七軍第一三二師
  • 時間:1949年2月
  • 隸屬:第三野戰軍第八兵團
部隊沿革,戰鬥歷史,

部隊沿革

1946年12月,華中分局決定,組成淮北挺近支隊,任命饒子健為支隊司令兼政委,重返淮北敵後。同時成立了中共淮南工委,負責恢復淮南路東的工作。1948年2月24日,陳慶先、曹荻秋率領華野第十二縱隊第三十四旅進入淮南,重建淮南軍區。3月28日,淮北軍區重建。5月29日,江淮軍區由淮南軍區與淮北軍區合併組成,下轄第一、第二、第四、第五軍分區、蚌埠市警備司令部、合肥市城防司令部、淮南煤礦警備司令部和第三十四旅(有華野十二縱隊調入)、獨立旅。
1949年2月,江淮軍區第三十四旅、獨立旅與在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第七十七軍第一三二師組建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軍,何基灃出任軍長,趙啟民任政委,饒子健和過家芳分別任第一副軍長和第二副軍長,吳憲任副政委,張秀龍任參謀長,王德貴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一○○師、第一○一師、第一○二師,隸屬第三野戰軍第八兵團建制。
7月,軍部兼南京警備司令部,第一○○師調歸第三十三軍建制。11月,第一○一師調歸第十兵團。12月,第一○二師師部調歸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後改為炮兵第三師師部。
1950年1月,第三野戰軍教導師6個團調歸第三十四軍兼南京軍區警備司令部建制。同時,軍機關一部組建華東軍區航空處。11月,軍機關及其餘部隊改編為華東公安第十三師。第三十四軍番號撤銷。

戰鬥歷史

1948年江淮軍區組成後於6月至9月,轉戰津浦 ,配合華東野戰軍進行開封、睢杞、濟南戰役,牽制打擊國民黨軍。11月,參加淮海戰役,圍攻趙墩,阻擊黃百韜兵團西逃,接著又配合第十三縱隊全殲國民黨軍第二三八師,解放靈璧。
1948年11月28日,何基灃張克俠孟紹濂過家芳崔振倫楊乾三賈汪和台兒莊率國民黨軍第五十九軍兩個師、第七十七軍一個師和一一一團總計2.3萬餘人成功起義。
部隊經編組整訓後,參加渡江戰役,於4月22日奉命自江蘇儀徵到揚州段向長江以南進軍。當晚,第一○二師攻占瓜洲,23日直插鎮江;25日,三十四軍攻占句容縣城。4月26日,何基灃率三十四軍進行大追擊時,接到三野和八兵團命令,回師警備南京城,並擔任南京機場及湯山、鎮江的警備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