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教育理事會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教育理事會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教育理事會成立於2016年11月23日,成立儀式暨第一屆理事會會議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教育理事會
  • 成立時間:2016年11月23日
理事機構,中方理事單位,中方理事成員,成立儀式,成立意義,

理事機構

中方理事單位

北京理工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四川外國語大學
西安外國語大學

中方理事成員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伊志宏(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教育理事會中方主席)
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李克勇
西安外國語大學校長:王軍哲
河南大學副校長:孫君健
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周承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當代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關貴海
北京理工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唐水源

成立儀式

2016年11月23日,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教育理事會成立儀式暨第一屆理事會會議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出席成立儀式並致辭。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秘書處中方秘書長,外交部歐亞司參贊李力宣讀前國務委員、委員會中方主席戴秉國同志賀詞。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教育理事會中方主席伊志宏在成立儀式上致答辭,並主持第一屆理事會會議。外交部歐亞司、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國家漢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等單位負責同志,理事會理事及中國人民大學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成立儀式。
李力秘書長宣讀戴秉國同志賀詞。他在賀詞中表示,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成立近20年來,充分發揮中俄民間交流主渠道作用,為增進兩國人民傳統友誼、促進務實合作、深化民間交往做出了重要貢獻。教育合作是中俄人文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中俄世代友好、確保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勢頭不減,需要建立符合兩國務實合作發展需要的人才梯隊,希望中方教育理事會充分發揮民間交往的優勢和資源,為促進中俄教育合作與人才交流提供好思想、好建議、好方案,助推兩國人文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果。
靳諾書記在致辭中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們黨親手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的搖籃”、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重鎮和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的高地三大辦學特色,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50年代,人民大學先後聘請了98名前蘇聯專家任教,他們為幫助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構建作出了貢獻,也與人民大學師生結下了深厚友誼。
靳諾書記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始終堅持把對俄交流作為國際交往的重點,不斷提升對俄交流的規模和層次。2015年9月2日,中俄副總理共同為中國人民大學—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中心成立一年多來,匯集中俄兩國優秀學者,進行了中俄關係研究、學生聯合培養、高端人才互訪、文化教育交流等活動。今天成立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教育理事會,是為所有致力於中俄教育交流合作的同仁搭建了一個新的重要平台。希望中國人民大學與理事會成員單位精誠合作,務實地推動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事業發展。
伊志宏副校長向各位來賓對理事會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她表示,作為理事會的牽頭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將繼續發揮在俄羅斯研究、對俄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優良傳統,做好中俄學術交流、人才培養、輿情資政的實踐者、創新者和引領者,與各理事會成員單位共同做好各項工作,為推動中俄教育交流事業作出應有的努力。希望大家積極為中俄高等教育機構交流工作提出寶貴建議。
隨後,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教育理事會第一屆理事會會議召開,伊志宏副校長主持。
第一屆理事會會議審議並原則討論通過《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中方教育理事會章程(草案)》;審議通過理事會組織架構及相關人事安排。會上,各理事單位介紹了本校對俄交流工作、討論了理事會2017年工作計畫。
伊志宏副校長作總結髮言,她表示,隨著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斷深化,中俄教育領域的合作交流取得了很大進展。在未來的工作中,理事會應秉持務實求真的精神,發揮學科交流融合的優勢,積極應對新問題、新挑戰。
中方教育理事會旨在通過開展高等教育領域學術交流活動,增進兩國教育界的了解和友誼,促進中俄兩國人文交流與教育合作,為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高水平運轉做出貢獻。

成立意義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教育理事會將在促進中俄人才聯合培養、協作進行科學研究、推動高端人才互訪交流等方面開展工作,旨在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高水平運轉作出貢獻。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是兩國元首於1997年倡議成立的民間友好組織,自成立以來,開展了中俄“國家年”“語言年”“旅遊年”“青年年”等大型主題活動,促進了兩國經貿、地區、人文、科技等領域交往與合作。目前,中方委員會下設包括教育理事會在內的15個理事會,成為中俄民間友好交往的樞紐和中堅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