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阿拉伯醫院

中世紀阿拉伯醫院

阿拉伯帝國早在倭馬亞王朝時期(中國史書稱為“白衣大食”,公元661~750年)就在大馬士革建立醫院提供醫療方面的服務,但是有文獻可考的世界上第一所正規醫院是公元9世紀在阿拔斯王朝巴格達建立的;大約經過一個世紀的時間,又有五所醫院在巴格達開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世紀阿拉伯醫院概述  
  • 時間:公元661~750年
  • 時期:中世紀
  • 領域:歷史
簡介,功能,運營,

簡介

而歐洲基督教世界的初期醫院,則是東征的十字軍在伊斯蘭世界開闊眼界之後,返回歐洲13世紀在巴黎建立的,與巴格達的醫院相差約有400年的時間。公元931年,帝國還規定城市或醫院的醫生必須通過考試才可以開業行醫(據說先前的羅馬帝國也有城市醫生需要通過考試的規定)。根據記述,公元10世紀初期那裡已經建立起流動醫院,日常在帝國的村莊提供醫療服務。巴格達最具規模的一所醫院建立於公元982年,該院建院之初就擁有包括眼科醫生外科醫生(含正骨醫師)在內的25名醫生,而到1184年,一位旅行家描述說,那所醫院的規模就像是一個巨型的宮殿。另外,努里醫院是12世紀在大馬士革建立的。
公元872年帝國在開羅建立的一所醫院,它是迄今最早的為精神病患者提供醫療的醫院;12世紀與13世紀,納斯里醫院和曼蘇里醫院先後在開羅建立。相對巴格達而言,在穆斯林管理下的西班牙,醫院出現的比較晚一些。

功能

帝國的醫院在設計上即為其賦予了非常完善的功能。目前了解比較多的是關於公元12~13世紀敘利亞與埃及的醫院的情況。那裡的醫院在布局上呈縱橫交叉垂直形狀,中央部分是四個拱形大廳,比鄰有藥房、儲藏間、圖書室、工作人員生活區以及廚房,每個拱形大廳都有噴水池提供乾淨的水源。不同的疾病,諸如胃腸道疾病尤其是痢疾與腹瀉、風濕性疾病外科疾病、眼科疾病和發熱等各自在不同的區域就診,而女性患者則是在獨立的診室與病房就診的。醫院還為精神病開闢專門的病房。醫院不僅配置正常的執業醫生與藥劑師,而且安排有值班醫生接診預約定時複診的病人。當時的醫院同時具有醫學教學功能,並且有管理、護理與勤務人員從事工作,還有醫學生為非專業人員提供相應的培訓。

運營

所有醫院的建立與運營在財政上主要依靠的是國家預算,這筆預算來源於國家(向富人)徵收的遺產稅;另外,富人與統治者的捐贈也為醫院提供了資金(伊斯蘭教教義要求,生活寬餘者,應該用部分節餘幫助窮人,給予的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金錢,即交納“天課”)。雖然獨立的行醫者是收取一定的費用的,但是醫院的服務據說是免費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