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醉酒

不醉酒

酒精穿腸過,喝了卻不醉。中南民族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副教授王利華研發了一種“不醉酒”。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他的實驗室一探究竟。
王利華介紹,喝醉酒主要是酒液下肚以後,乙醇進入血液,並在全身循環,從而影響大腦意識,此時駕車就有醉駕風險。王利華研發的“不醉酒”控制了乙醇進入血液的時間和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王利華在白酒里加入了一些特定的可食用物質,這樣的“酒”喝下後,在胃裡形成了凝膠,大部分乙醇被固定,從而減少了進入血液的乙醇量。“經過測試,9人飲用100毫升以內‘不醉酒’1.5小時後,只有1人達到酒駕。”
在實驗室,王利華還原了這一過程。在一盆人工胃液中,倒入加了食品級海藻酸鈉等物質的普通白酒,攪拌後,可以觀察到酒與胃液的界面產生了穩定凝膠層。“海藻酸鈉遇到胃液里的酸形成了果凍的形態,把乙醇包在其中。”王利華還表示,喝下“不醉酒”後,最終會通過消化道的微生物降解掉,或者進入大腸直接排泄掉。
解決了喝了不醉的問題,但“不醉酒”好喝嗎?“‘不醉酒’保留了酒的嗅覺和口感。”試酒組成員、大四學生李亞超告訴記者,樣酒唯一缺點就是入口有粘稠感。目前,王利華已為他的“不醉酒”申請專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