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憤怒的世界

不憤怒的世界

本書作者羅伯特·亞倫(Robert Allan)是憤怒管理方面的頂尖專家,曾獲臨床健康心理學界的大獎——提摩西傑夫瑞獎。亞倫博士研究憤怒將近30年,他在臨床經驗中見識過憤怒的種種表現方式,也看到了憤怒如何成為一種負面遺產。本書將用作者的研究成果教導你學會用建設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並且讓這些需求獲得滿足。只要你有心打破憤怒在你身上和你家族中的惡性循環,並找出更有效的方式來滿足你的主要需求。為了你自己著想,也為了你所愛的人著想,你都應該學習克服憤怒,讓這個在家族中代代相傳的惡性循環能夠畫上句號。

基本介紹

  • 書名:不憤怒的世界
  • 作者:(美)亞倫,(美)布萊斯 著
  • 譯者:許晉福 譯
  • 裝幀:平裝
不憤怒的世界,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段內容,

不憤怒的世界

出 版 社: 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6-1
版 次: 1
頁 數: 162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506035132
定價:¥25.00

編輯推薦

憤怒是健康的殺手,是人際關係的紅燈,是成功的絆腳石,是和睦家庭的核子彈,是我們繼承的不良資產,也會是遺傳後代的疾病基因。科學管理憤怒,造就理想人生。
畢卡索說過“學會像一個6歲的孩子一樣作畫,用了我一生的時間。”這幅畫就是一個6歲孩子畫的他眼中的爸爸。家有暴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到度會觀察到什麼?看看這幅畫,是不是讓你不寒而慄?!
★你是否經常感覺到現在的孩子太難以管教?
★你是否經常為你上國小的孩子而憤怒不堪?
★你是否感覺到每次對無辜的孩子發怒後總是後悔?
★你是否知道你今天的憤怒對孩子造成了什麼影響?
★你是否知道你今天的憤怒源於你父母的遺傳?
★你是否知道你今天憤怒的反面言傳身教同樣會遺傳給你的孩子?
★你是否經常因為擁堵的路況而憤怒過?
★你是否因為“不公正”的社會現象而憤怒過?
★你是否因為家人無意中的“惡語傷人”而憤怒過?
通過本書,你將能學會:
◎找出憤怒的根源並加以控制——不用耍花招,不用吃藥,也不用接受心理治療;
◎改善你和親人、朋友及同事間的關係;
◎打破憤怒的世代相傳,避免將具殺傷力的行為模式傳遞給下一代;
◎維護你的健康,降低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等疾病的機率;
◎給孩子樹立好榜樣,能有效解決親職教育中如何言傳身教的問題。

內容簡介

憤怒,人性中最黑暗、令人坐立不安的負面情緒。一旦我們的生活受它所控制和影響,它將會傷害到我們的健康、破壞我們和親人的關係,讓我們更難得到幸福、健康的生活。
亞倫博士研究憤怒將近30年,他在臨床經驗中見識過憤怒的種種表現方式,也看到了憤怒如何成為一種負面遺產,從父親傳給兒子,或者從母親傳給女兒。他指出憤怒的根源,並描述過多的憤怒會對身心造成什麼傷害。因此,他研究並實踐出一套對策與工具,協助那些經常動怒的人控制心中的熊熊怒火。
本書將教導你學會用建設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並且讓這些需求獲得滿足。只要你有心打破憤怒在你身上和你家族中的惡性循環,你就能發現你憤怒的起因,並找出更有效的方式來滿足你的主要需求。
為了你自己著想,也為了你所愛的人著想,你都應該學習克服憤怒,讓這個在家族中代代相傳的惡性循環能夠畫上句號。

作者簡介

羅伯特·亞倫(Robert Allan)憤怒管理方面的頂尖專家,尤其擅長透過憤怒管理來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罹患率。在紐約一長老會醫院/康奈爾大學韋爾醫學中心(New 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Wei||Cornell Medical Cente r)擔任心理學臨床助理教授,在過去15年間經常就憤怒與壓力等議題向媒體發表觀點。於2002年獲頒臨床健康心理學界的大獎——提摩西傑夫瑞獎(Timothy A.Jeffrey Award)。

目錄

編輯手語免疫憤怒病毒
第1篇 憤怒的因與果
第1章 人為什麼會憤怒
什麼是憤怒?嬰兒的哭聲里有答案
當成人遭遇失衡時就會憤怒
成人憤怒的生理基礎——壓力荷爾蒙
古老的戰鬥或逃跑反應能應付現代生活的挑戰嗎
環境如何影響我們表達憤怒的方式
健全的家庭也會生氣
第2章 對憤怒的誤解
對憤怒的誤解影響我們表達憤怒的方式
古人如何看待憤怒
不憤怒會氣炸嗎
小貼士 憤怒的相關辭彙
憤怒並非是天生的野獸
科學為理論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憤怒的世代遺傳——有其父必有其子是真實的
對憤怒的誤解會傷人
連我的太太和女兒也需要再教育
第3章 家中的憤怒完全藏不住
認同與模仿的過程
家有暴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會觀察到什麼
憤怒是會偽裝的
小貼士 男人比女人暴躁嗎
小貼士 當孩子變得鬼鬼祟祟、偷偷摸摸時
憤怒的父母永遠不認為自己是錯的
小貼士 修補者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嗎?憤怒是會遺傳的
小貼士 憤怒何時會變成虐待
為什麼有些人感受不到自己的憤怒呢
長遠的影響:憤怒的童年影響我們一輩子的健康
朝目標邁進:有效的憤怒管理
第2篇 打破惡性循環
第4章 亞倫博士的憤怒管理方程式
憤怒管理的有效起點
規則一:別急著發脾氣,要冷靜地回應
規則二:拒絕誤解——誰說怒氣不被宣洩就會“爆炸”
小貼士 千萬不要在氣頭上發E—Mail或在對方的音信箱裡留言
規則三:接受憤怒管理並不容易的事實
小貼士 憤怒的第一個誤解
規則四:打破憤怒在家族間代代相傳,須從父母做起
小貼士 憤怒的第二個誤解
規則五:不要在生氣時威脅要離開或拋棄對方
小貼士 憤怒的第三個誤解
第5章 步驟一:辨識誘餌
你會在什麼情況下上鉤
生氣的兩大理由:不公平與無能
找出你的誘餌
小貼士 小心誘餌
小貼士 如何避開誘餌
有價值的誘餌記錄簿
小誘餌
大誘餌
小貼士 火氣太大,冷靜不下來嗎
上鉤的話怎么辦
小貼士 憤怒管理的三個步驟
第6章 步驟二:認清需求
尊重與體諒
家庭糾紛
小貼士 憤怒管理可以救命
小貼士 缺乏尊重和體諒
生氣時不要做的事:不尊重會衍生更多的不尊重
領土問題
當界線受到侵犯時
小貼士 憤怒的另一重要起因:領土或界線遭到侵犯
另一種領土爭奪戰:獨立VS親密
小貼士 如何認清自己的需求
第7章 步驟三:滿足需求
檢視每一個事件
小貼士 需要和期望有何不同
如何直接處理你的需求
自私VS健康的自利
另一個有效的策略:反映
經常檢視自己的需求
小貼士 如何面對正在氣頭上的人
第8章 憤怒管理的其他要點
忽略舊誘餌,建立新規則
中場休息的價值
小貼士 關於處罰孩子的幾點提醒和建議
抽離的工夫
要如何知道自己正在否認
小貼士 你在否認自己的憤怒嗎
遷怒的危險
找人談談好不好
檢視我們的期待
憤怒管理的三大禁忌
第9章 創造一個“最佳憤怒”家庭
最佳的改變
靈活的反應系統:憤怒管理計畫摘要
做好憤怒管理的三個步驟
最佳策略:開誠布公的好處
當長輩干涉你管教孩子時
小貼士 解決衝突的四個步驟
憤怒管理的最後一個階段:知道何時該放手
離婚後的憤怒管理
面對壓力的三種做法
後記

前段內容

第1篇 憤怒的因與果
第1章 人為什麼會憤怒
周末快到了,黛比滿心期待,因為,她老公保羅這個周末終於可以不用工作了。黛比早早便做完分內的工作,離開公司,以便在孩子放學回到家以前享受幾小時屬於自己的時光。然而,才踏進家門,她的好心情馬上煙消雲散。她注意到電話錄音機正閃著亮光,於是按下播放鍵,卻聽到她母親的一長串抱怨,例如,她爸爸又忘了把駕照換髮申請表寄去監理所。也就是說,他們隔天必須麻煩黛比載他們去看醫生。為什麼他們總覺得我應該任他們差遣或幫他們收拾殘局呢?黛比心中升起了怒火。她跺腳踏入廚房,卻又看到了另一件令她冒火的事:有人把牛奶罐放在廚房的灶台上,忘了放回冰櫃;不用說,裡頭的牛奶一定餿掉了。余怒還未消,她拆開郵件後又看到一個令她不悅的訊息:催賬公司通知,她家有一筆賬款逾期未繳一一保羅不是說他繳了嗎?
在鎮上的另一邊,保羅也正在為了某些問題頭大著。上面交代下來說,有一份重要的報告必須在下周一以前修改完畢,好讓客戶過目。唉。難得的周末假期又泡湯了。雖然可以將這份工作交代給下面的人去做,但他不敢,畢竟,他上個月才在賬目處理上不小心犯了個錯,因此他最近的危機感比以前都還要強烈。更何況,那個新來的傢伙最近還因為貢獻了什麼創新的想法而得到嘉獎,輸給他怎么行?更糟的是,他心裡很清楚,老婆要是知道他這個星期又不能休假了,肯定會暴跳如雷。管他的!那是她自己的問題。她要求太多了!可笑的是,她自己排不出時間來的時候又希望我能體諒。哼!
待子女放學回到家,黛比已經快要火山爆發了。“是誰忘了把牛奶罐放回冰櫃里去的?”她咄咄逼人地問,“你們幾個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學會不亂丟衣服?每個人的房間都像豬窩一樣,老要我幫你們收拾,我受夠了!”幾個孩子才不在乎自己的房間是不是豬窩呢,他們這時候只想趕快躲回自己房裡。他們都見識過母親大發雷霆的場面,因此他們知道,這時候最好溜之大吉,以免被颱風尾掃到。
再晚一點,保羅也回到家了,這時候他的情緒同時處於防衛與挑釁的狀態。他告訴黛比,這個周末又得工作了,沒辦法,這是上司的要求,不然家裡的那些賬單誰來付?“笑死人了!虧你還敢提,”黛比反唇相譏,“上次那張賬單,你不是發誓說你已經繳了?才怪!人家來催繳了!你是白痴啊是不是?這么愚蠢的錯誤你居然一犯再犯!你知不知道跟一個這么無能的人生活在一起有多痛苦?”
戰火眼看就要爆發;黛比的攻擊火力越來越強,講的話也越來越難聽。保羅終於壓抑不了心中的怒氣了,開始破口大罵:“×××!你為什麼老這么歇斯底里?賬單被催繳又怎樣?再補繳不就得了!我們的信用等級絕對不會受影響的。黛比,拜託你閉嘴好不好?我今天一整天在公司處理了很多重要的公事,應付了好幾個難對付的人,我不想回到家還要聽你嘮叨個不停。我有時候真的很懷疑,我回這個家幹嘛?”
在夫婦倆比賽著誰的叫囂比較大聲的同時,他們的子女則在樓上的房間裡,試著對父母講出來的這些惡毒字眼兒充耳不聞。這些話他們已經聽過不下數百回了,再聽到一次他們完全不會感到意外。
假如你生長在一個充滿憤怒的家庭,類似的場面你很可能見識過。假如你此刻就生活在一個憤怒的家庭,你甚至可能經常參與這樣的對話。也許你想為家人提供一個充滿關愛與滋潤的環境,但真正發生在你家裡的狀況卻不是如此;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懸殊差異,讓你覺得好痛苦。或許,你有時候會發現你對子女說出了一些殘忍的話,而這些話是你父母也曾經對你說過的。你好睏惑:為什麼我要再一次經歷這些痛苦?為什麼我有時候覺得-我正在重演自己的過去,我正在把我父母曾經帶給我的傷痛再一次施加在我的子女身上?憤怒這種東西,會像棕色的眼珠子或紅色的頭髮一樣,在家族中遺傳嗎?它跟基因有關嗎?會遺傳嗎?又或者是後天學習來的?我能夠做些什麼事來終結這所有的痛苦和折磨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