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沖流

下沖流

下沖流是接近地面或海面大氣突發性的向外暴流的強下沉氣流。亦稱下擊暴流或頹爆風。是一種產生在雷暴颮線強對流天氣條件下的小尺度現象,對飛行破壞性極大的危險天氣。

水平尺度一般為5-6千米,小於4千米的又叫微下沖流。生命史約為十餘到數十分鐘。下沖速度約為平均下沉氣流速度的10倍左右,最大可達20m/s以上;通常採用大於或等於3.6m/s作為臨界判據,相當於噴氣飛機在91米高度上的起飛爬高或著陸下降時的速度。下沖流引起的風速在71-92m/s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沖流
  • 外文名:downburst
  • 又稱:下擊暴流或頹爆風
  • 本質:強下沉氣流
  • 引起的風速:在71-92m/s
  • 所屬學科:氣象學
基本特徵,分類,活動範圍和危害,災害事例,

基本特徵

下沖流的危害與陸龍捲相似,但下沖流和陸龍捲在氣壓場、垂直氣流和旋轉軸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差別。這種特徵在下沖流的實況圖和概念圖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
下沖流在都卜勒徑向速度圖上具有明顯的輻散特徵,而陣風鋒(也稱颮線或偽冷鋒)後也有陣性大風,但它們在都卜勒徑向速度圖上沒有輻散特徵,相反,在陣風鋒前,都卜勒徑向速度圖上有明顯的輻合特徵。
下沖流的水平風速同時存在豎直和徑向風剖面,其中豎直風剖面和大氣邊界層風的風剖面一樣,用以表征平均風速沿高度的變化規律;而徑向風剖面是下沖流作為局部強風事件所獨有的,以表征下沖流的平均風速沿徑向距離的變化規律。
大氣邊界層風的平均風速隨高度增加而單調增大,最大風速在風剖面頂端出現,而下沖流的平均風速隨高度增加先增大到最大值,然後迅速減小,最大風速在風剖面的下端出現。大氣邊界層風的平均風速在同一高度沿水平範圍大小不變,而下沖流的平均風速則隨著距離下沖流的下沉氣流衝擊地麵點的徑向距離增加而風速先呈線性增加到最大值,然後隨徑向距離的繼續增加而減小,其水平影響範圍呈現局部性 。

分類

根據不同的特徵,下沖流可分為:
1、乾下沖流和濕下沖流。
2、靜止下沖流和運動下沖流,直線型下沖流和扭曲型下沖流。
3、中空型下沖流和地面型下沖流、外流型下沖流和旋轉型下沖流、伴隨惡性氣旋的下沖流。

活動範圍和危害

下沖流的活動範圍和破壞狀況,可分為5類尺度:
一個風暴系統在數百千米移動範圍內,可產生水平尺度1000千米左右的下沖流族;
下沖流族包含一系列水平尺度為40-400千米的下沖流群;
下沖流群整個風破壞區由2個或更多的下沖流區組成;
一個下沖流區有一個或更多的微下沖流,一個微下沖流的生命期不足20分鐘;
微下沖流中嵌有水平尺度100米左右的極端風速帶,稱為爆發帶或下沖流帶。
長而狹窄的下沖流帶常與龍捲風路徑相似。在其中心線兩側,分別具有氣旋式和反氣旋式環流,能誘發出強的垂直風切變水平風切變,可使起落、飛行的飛機偏離正常軌跡甚至失去升力而墜毀;所形成的強風,對地(海)面建築設施和艦船會造成嚴重破壞。

災害事例

2015年6月1日21時32分,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屬“東方之星”號客輪由南京開往重慶,當航行至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長江大馬洲水道時翻沉,造成442人死亡。
2015年12月30日,經國務院調查組調查認定,“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是一起由突發罕見的強對流天氣——颮線伴有下沖流——帶來的強風暴雨襲擊導致的特別重大災難性事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