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豐村(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濟陽鄉下轄村)

上豐村(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濟陽鄉下轄村)

上豐村距鄉政府8公里,土地總面積11993畝,共有5個自然村,十六個村民小組,242戶,1090人。下轄大湖寨 豐陽 尾洋 大湖寨 大侖. 5個自然村落村民小組有16個,全村有山地400畝,耕地面積1000畝,茶園200畝。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上豐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豐村
  • 別名:實豐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下轄地區:大湖塞.洋頭山.尾洋
  • 政府駐地:車隊口
  • 電話區號:0598
  • 郵政區碼:366117
  • 面積:11993mu
  • 人口:1090
  • 方言:閩南語
  • 著名景點:九龍峰生態茶園.
  • 車牌代碼:閩G
塗洪三傳說,地圖信息,
簡介
上豐古代亦稱實豐,是濟陽鄉涂姓的發源地。2008年初、鄉道四級公路的濟陽到上豐段水泥路全線通車,路通了,不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而且加快了山里山外物資的流通,毛竹賣出去了,山上的雞、羊、青菜也進入了市場。 現在上豐村發展速度相當快尤其茶葉帶動了全村發展現有制茶企業20多家其中市級龍頭企業九龍峰制茶廠茶葉遠銷全國帶動了全村村民沒有地方打工村民。
幾年來,上豐村經濟社會事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一是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大湖寨至園林村道得到拓寬,通自然村的機耕道基本開通,水毀工程得到修復,自來水主體工程已完成,新村規劃點得到開發建設。二是增收渠道逐步拓寬。村民新開茶園380畝,興辦制茶廠5家;引進外商成立了“九龍峰茶葉有限公司”,租地3000畝開發高山優質茶園,培育產業龍頭;加強富餘勞動力轉移引導,已轉移562人;吸收民間資本,創辦了“上豐礦業有限公司”,加快礦產資源勘探開發。三是和諧社會構建有序推進。平安創建活動紮實開展,計生政策有效...
上豐村無重污染項目,境內環境基本無污染,環境質量良好。上豐村在改善生態現狀、進行生態建設方面已取得了較大成就,涉及到綠化、水土保持、改善飲水質量等各個方面。廣大村民已初步體會到改善生態環境與自身利益之間的關係,注重環境保護,從而為建設生態村奠定了基礎。目前生態環境將得到明顯改善。全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100%;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95%;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100%,無害化處理率80%;生活污水處理率80%;清潔能源普及率64.5%;村民對環境狀況滿意率93%。通過開展生態村創建,改善了人居生態環境,提高了居民文明程度,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2015年10月獲得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
濟陽上豐村,2015年被評為首批省級傳統村落,它坐落在濟陽鄉東部,海拔 720-850 米。村落坐落於群山之間的谷地,選址布局合理,主要體現在因地制宜、觀形察勢、適中居中、順乘生氣等原則。這裡的民居大多依山麓而建,除從防禦角度考慮之外,建築的選址方面也體現出濃厚的風水營造思想
上豐村蘊藏著豐富且悠久的歷史文化,是閩中山區家族世系的血緣村落,其歷史文化遺產反映了塗氏家族的發展史。現存有祠堂和大小房廳達二十餘處,上豐祠堂體系是中國封建制度下宗族發展的縮影和典型代表。
古建築雖梁架主體都比較簡潔,但上堂前廊、檐口、抬梁式構架以及天井兩廊屋頂的梁架則是使用木雕的重點部位,具體常見於斗拱、瓜柱、束肥、隨梁枋(當地稱為“梁引”)、吊筒、雀替、門楣、門窗、隔扇等地方。梁枋雀替等構件上的木雕處理極其精美,雕刻技藝也達到很高水平。
精湛的雕刻工藝
紅豆杉林
上豐村還有一個特色,即古樹群三十多棵參天古樹、1 片紅豆杉林地,有 35 棵紅豆杉,其中一個群組被定為省級古樹名木群,20 棵受國家一級保護,因此上豐村也被評為“省級林木保護區”。
美坂宮
美坂宮是上豐古厝留存的代表性建築之一,其建築風格別具特色,屋頂獨特的龍魚型雕塑在古宮廟祠堂中非常罕見的,宮內供奉著人主尊王更是保佑了一代又一代的上豐子民。
豫章堂——上豐村的開基祖祠,祠宇內保存了明英宗親賜的“欽賜襲職指揮”的御匾,還懸掛著“進士”、“奉天誥命”、“勳銘節鉞”、“經魁”、“五代同堂”、“五代三公”等匾額。這些匾額不僅代表著歷史和榮譽,更彰顯著豫章堂歷代能人的豐功偉績。

塗洪三傳說


塗洪三,德化縣塗綿十第十一世孫,當地人都稱他為洪三公。他長得虎背熊腰,臂力超人,精通十八般武藝,且有更驚人之處,便是日食斗米,有如唐時的薛仁貴。有一天,他到鄰鄉去探望女兒,恰巧女兒已懷有幾個月身孕,小兩口正忙著蒸酒飯。按照當地習俗,女人坐月里,需喝用紅粬和糯米釀造的紅酒。在釀造紅酒之前,需先把糯米蒸熟,這種糯米飯俗稱酒飯,大約用一斗糯米就可以蒸一桶酒飯。一般人家在蒸酒飯時,除了釀酒所用的酒飯外,還會多蒸一部分招待左鄰右舍和當天過往的鄉親,大家都會高興地接受這份饋贈,並熱情地表示慶賀。
塗洪三到女婿家的時候,正好有一大桶蒸熟的酒飯倒在大簸箕上晾著,小兩口便熱情地招呼他吃酒飯,他不用飯碗盛,只見他毫不客氣用雙手把酒飯捏成一團團,一口一團,不一會兒,就把一大桶酒飯吃得精光。小兩口一看,不禁呆了,心裡也感到著急。洪三公看在眼裡,就說:“急什麼?這一桶吃光了,再蒸兩三桶不就行嗎?”小兩口說:“多蒸一兩桶酒飯,糯米有的是,就是柴火快不夠了。”洪三公笑著說:“這好辦,今天起早來你家,一路上露水重,我用來掃露水的樹枝正好扔在屋外,可以劈碎燒火。”小兩口嘴裡沒說什麼,心裡想,你一根掃露水的樹枝管啥用?當他們到屋外一看,天啦,這哪是什麼小樹枝,竟是一株五大三粗的乾松木!女婿轉身要去拿鋸子、斧頭,洪三公說:“哪用這么麻煩,讓我來!”只見他提起大腳丫用力跺,揮起大手掌用力掰、折、撕,三下五除二,轉眼功夫,一大株乾松木竟成了一堆碎木柴,足足夠蒸好幾桶糯米飯。酒飯熟後,洪三公也不知吃了幾桶,最後心滿意足地說這是他平生第一次吃飽飯。這種酒飯蒸熟飯量相對較少,一般人都會吃上加倍的飯量,但像洪三公吃這么多還從沒見過。這直把女兒女婿小兩口樂得笑個不停。“洪三公一餐吃三斗米!”很快成為當地的美傳。
洪三公在街市見到招募榜文,便揭榜謁見德化縣令,願立下軍令狀,與九十三賊決一死戰。德化縣令見狀大喜,便傳訊於九十三賊,定於某月某日在小浮(今德化縣美湖鄉境內)與塗洪三決鬥。九十三賊平素驕橫恣睢,目中無人,一聽說塗洪三單刀赴會,認為已方人多勢眾,有恃無恐,對付塗紅三是盤中撿豆腐——信手拈來。雙方按時到了小浮,洪三公面對氣焰囂張的匪徒呈現出一副神氣自若的神情。他打招呼:“來來來,我們都紮緊草鞋,帶上刀槍,就在前面哪一丘水田裡決一生死吧!”九十三賊不把洪三公看在眼裡,不知是計,真的紮緊草鞋,揮舞刀槍,通通跳入爛泥田裡,草鞋一下子陷在爛泥中,一個個竟掙不出腿來。而洪三公卻在裝著扎草鞋時把草鞋帶解鬆了,一跳進爛泥中,腳掙脫草鞋,手舞大刀,在水田中縱橫自如,行走靈便,對準那深陷爛泥手足無措的匪徒手起刀落,如同砍西瓜一樣,說時遲那時快,不一會兒功夫,便砍殺了九十一人。只有兩人一時逃脫,可後來也被他生擒活捉。至此,九十三賊通通被剿殺,洪三公大獲全勝,威名遠播八閩。
到了明朝正統年間,閩中一帶有九十三賊結夥打家劫舍侵擾百姓,甚至偷襲官府,各地告急文書紛紛上遞朝廷。明英宗皇帝龍顏大怒,欲發大兵佂剿,但又感到福建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遠水難以解近渴,於是採納臣子的意見,忙下詔書招募義軍,就近剿滅,許以告捷之時,對義軍有功人員論功行賞,封官進爵。
據說在此之前,九十三賊有一次前往搶劫官府庫銀,途徑一座寺廟,便相邀去抽籤以卜吉凶成敗,按籤詩字句解讀,此次搶劫定當失敗,卻竟然滿載而歸。九十三賊認為菩薩不靈,便一同在佛殿拉大便以示懲戒,九十一賊徒都拉了,只有一個心存畏懼不敢拉,一個怎么拉也拉不出。此次與洪三公決鬥,九十一人被殺死,僅有這兩人被活捉逃得小命,人們都認為是對神靈褻瀆的應有懲罰,是平時為非作歹招致的惡報。
塗洪三平了九十三賊以後,福建地方將其功績逐級申報至朝廷,明英宗皇帝龍顏大悅,欲委以重任,可是洪三公不想當官,僅接受皇帝表示嘉獎的兩面“欽賜襲職指揮”的御匾,一面放置在德化縣小銘村的銘山堂上,一面置於大田縣濟陽鄉上豐村的豫章堂的祠宇內,兩面御匾至今還保存完好,豫章堂內還懸掛著“進士”、“奉天誥命”、“勳銘節鉞”、“經魁”、“五代同堂”、“五代三公”等匾額。德化、大田、永春邊界涂姓民眾至今還一直流傳著“洪三公剿九十三賊”、“洪三公一頓吃三斗米”、“洪三公拿大松柏樹掃露水”的生動故事。

地圖信息

地址:三明市大田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