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

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於 2006 年 6 月 9 日正式成立,作為非公募基金會, 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上海市社會團體管理局,業務主管單位是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
  • 類別:基金會
  • 地點:上海
  • 類型:遺產保護
基金會簡介,宗旨,工作範圍,組織機構,工作項目,

基金會簡介

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於 2006 年 6 月 9 日正式成立,作為非公募基金會, 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上海市社會團體管理局,業務主管單位是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局。

宗旨

致力於通過資助和獎勵對城市遺產保護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推動城市遺產的管理、科研、宣傳、教育、人才培訓、學術交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以及涉外活動等各項城市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

工作範圍

設立基金資助項目,基金主要用於支持上海城市遺產保護事業,併兼顧周邊地區的城市遺產保護事業,其中包括具有一定價值的古建築、舊建築的維修和再利用、古村鎮的保護項目、城市歷史地段的保護和發展,以及城市傳統文化包括無形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揚工程 ;
資助和獎勵對上海及周邊地區城市遺產保護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設立固定的獎項以及資助申報的民間保護項目;
進行城市遺產的科研、教育和宣傳等活動,為政府和民間的城市遺產的保護活動提供諮詢和技術支持 ;
積極與國內外組織和個人合作, 支持、參與上海及周邊地區城市遺產保護事業有關的項目,以及按照捐贈者的意願進行的資助 。

組織機構

理事會: 目前由 14 位理事組成,制定和修高基金會的章程,決定基金會的重大決策和人事任免;通過年度報告和審查年度計畫的完成情況。
常務理事會:由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組成。代理理事會進行日常工作。
秘書處: 具體執行理事會的決議,在常務理事會的領導下,開展日常工作。
公共關係部:負責基金會與其他相關組織的合作,負責分支機構的工作。
項目部: 負責對基金會資助項目的確定、管理和監督。
財務部: 對捐贈和使用的資金進行全面管理。
法律顧問: 常年負責對基金會的對外事務進行法律諮詢
學術委員會:由遺產保護領域的專家組成,負責參與基金會的義務工作計畫的制定,資助項目的審查和成果驗收,同時為基金會的工作提供諮詢。

工作項目

一、資助項目
根據我國遺產保護的現狀和特點,將潛在的資助項目分為常設項目、年度項目和申請項目,其中常設項目和年度項目的內容由基金會組織和決定,申請項目則向社會公開招募。
二、常設項目
一) 上海老房子計畫
主要針對上海眾多非市級優秀歷史風貌建築的老房子,如工業廠房、私有的花園洋房和里弄等的維護和再利用,可根據資金和實際情況對特定建築進行購買、改造和諮詢等。
二) 中國歷史街區調查
每年利用暑期時間對整箇中國範圍內的歷史街區、傳統村莊聚落精心實地調查,對散落在偏遠和落後地區的優秀遺產進行記錄,這樣的調查自 1998 年始已經調查了 32 個地方,其成果陸續被刊登出來,如浙江的前童、珠海的會同村、四川的松潘等都相繼開始了保護和旅遊開發,歷史街區調查為當地帶來的不單是對優秀遺產的保護思想,還為那些落後地區的經濟開發帶來了希望。每一處調查約需 2-3 萬人民幣。
三) 落後地區傳統聚落保護規劃
經過歷史街區調查,發現了很多保存完好的傳統聚落,但是由於地方財政困難而無力制定保護規劃,使得這些優秀的遺產存在未來的發展中面臨巨大的威脅。為這些落後邊遠的遺產地制定基於傳統村落、古建築保護和旅遊發展的規劃。視具體情況,所處的地點、規模等沒處規劃需 30-50 萬元。
四) 落後地區城市遺產保護幹部培訓班
在中國,根據我們多年的保護經驗,某地遺產保護程度的好壞與當地政府官員,特別是具體的基層領導有著極大的關係,但是對那些落後邊遠地區來說,政府官員的受教育程度還比較低,保護觀念落後,要他們主動進行遺產保護的培訓無論是從經濟還是意識上都很難做到,這個落後地區城市遺產保護幹部培訓班主要針對這一情況,與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合作在上海開設,基金會提供一切費用,每年兩期,每期時間為 2 個星期,每期 20-30 人,捐贈一人來參加的費用是 1 萬元。
五) 遺產保護思想普及與宣傳系列活動
六)文化使者 —— 城市遺產巡展
七) 兩年一度中國城市遺產保護青年傑出成就獎評選
三、年度項目
2006 —— 2007 年度計畫為“運河 , 我們的家園”
四、申請項目
· 私有的優秀傳統建築修護的資助
· 城市遺產保護領域的出版和研究資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