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中學

上海市第一中學

上海市第一中學原名“上海市工部局女中”,1931年在公共租界工部局華人教育處處長陳鶴琴先生力主之下創辦。現為靜安區重點完全中學。目前擁有30個教學班,1100多學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第一中學
  • 外文名:Shanghai No.1 High School
  • 簡稱:上海一中  市一
  • 校訓:居敬致遠
  • 創辦時間:1931年
  • 類別:公立中學
  • 現任校長:朱立宏
  • 所屬地區:中國上海
學校校史,學校簡介,辦學規模,辦學成果,辦學特色,婷婷服務,心理健康教育,藝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師資力量,辦學目標,教育成果,所授榮譽,歷任校長,地址及交通,

學校校史

上海市第一中學原名“上海市工部局女中”,1931年在公共租界工部局華人教育處處長陳鶴琴先生力主之下創辦。目前擁有44個教學班,1700多學生。今日上海市第一中學是靜安區重點中學。是國家藝術教育先進單位,上海市中國小心理輔導示範校,靜安區文明單位,上海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實踐基地,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育實踐基地單位。學校黨總支是靜安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校園一角校園一角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學校以“注重基礎、加強規範、發展特色、開拓創新”為辦學指導思想,以“成為一所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為國家培養各類優良人才的、有特色、有影響的一流學校”為辦學總體目標。學校致力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上海市第一中學七十年校慶之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陳至立、上海市市長徐匡迪等諸多領導,以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等紛紛發來賀詞、賀信,肯定學校辦學成績,勉勵學校取得更大的進步。

學校簡介

上海市第一中學創建於1931年,現為靜安區重點完全中學。學校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常德路964號。在近八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堅持“繼承與創新”的原則,不斷豐富內涵,積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1995年,學校在上海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氛圍中,與時俱進地提出了“注重基礎、加強規範,發展特色、開拓創新”的辦學思想;進入21世紀,在上海市全面實施教育綜合改革實驗的大背景下,學校逐漸確立了“居敬致遠,建設和諧的現代學校”的遠景目標。與時俱進的教育思想引領著市一人不斷開拓進取,學校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活力與生機。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高考升學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07學年、2008學年高考,學校連續取得了100%的達線率,創歷史最好成績;各類學生社團及個人獲得獎項逾百人次,計有全國一等獎、二等獎各1人次、三等獎2人次、上海市一等獎13人次、二等獎14人次、三等獎30人次;同時還有一批學生獲得區級各類比賽等第獎。隨著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和諧”正在漸漸積澱成一種學校特有的人文精神,為學校下一階段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辦學規模

學校教育環境優秀,是上海市綠化先進單位。學校建築面積14072平方米,教學辦公大樓共四幢,每個教室均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學校現有一個200米環形跑道、兩個塑膠排球場和3個標準的塑膠籃球場,以及圖書館、計算機房、多媒體教室、理化生實驗室、心理諮詢室、音樂室、美術室、體操房、健身房等,教學輔助設施設備完善齊全。
校園一角校園一角
2000年,學校根據政府有關部門的指示,在重點中學的地位不變的前提下,高中部成為公辦轉制學校。現在高中部每年招收6個班,學費為每學期3000元。學校在轉制後入學的學生中實施獎學金制度。獎學金及榮譽證書激勵了廣大同學珍惜良好學習時機,抓緊有限學習時間刻苦學習的積極性。

辦學成果

學校辦學成績斐然,學生全面發展。在學科競賽方面,學生先後獲得:上海市中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上海市高三數學競賽一等獎、上海市“東海杯”青少年計算機套用操作競賽一等獎、全國電腦繪畫競賽一等獎、上海市計算機“倚天杯”青少年程式設計競賽高中組一等獎、上海市“億利達”青少年發明一等獎等。

辦學特色

“婷婷服務”、心理健康教育、藝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是學校的品牌和特色教育項目,它們通過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學生社團等途徑得到發展和完善。

婷婷服務

婷婷服務已成為具有區域輻射效應的德育教育品牌,“婷婷敬老服務隊”2006年被認定為“靜安區中小學生道德實踐示範群體”;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在培養師資力量、開展課題研究、最佳化教書育人的途徑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學校於2008年被上海市中國小心理輔導協會授予“第四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並有多項研究成果在全國、市、區進行交流或獲得榮譽獎項;

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實施“學案式”教學,在改善學生學習方式方面實現了突破性進展,四年中,學校合唱隊、舞蹈隊多次在市、區比賽中獲得一、二等獎,繪畫、書法、攝影也取得不俗的成績;

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教育拓寬了教師培訓、研究、實踐的領域,使現代教育技術的套用取得深入發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在中學教學中推廣的實驗研究》在上海市第九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教育改革實驗評獎(2008年)中獲得二等獎。
多元的教育教學項目,是學校在新的教育教學改革形勢下,以人為本,彰顯辦學特色的基礎和要素。

師資力量

學校目前擁有一支生機勃勃、奮發向上的優質教師隊伍。一線教師總數為112人,學歷方面本科率達到98%,研究生畢業、研究生課程班結業和研究生在讀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49.1%;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了63%;65%教師的教齡在5年以上20年以下。近幾年來,有5位教師獲得靜安區優秀青年教師稱號;4位教師獲得靜安區明星教師稱號;1位教師獲得靜安區名師稱號。高學歷、年輕化的教師隊伍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中堅力量,他們不僅愛崗敬業、具備專業化的學識水平、有著嚴謹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他們還有充沛的進取精神、較強的反思能力和研究水平。 在上海市青年教師評優課中,學校的教師先後獲得了上海市數學教學評比一等獎、上海市物理教學評比一等獎、上海市音樂教學評比一等獎、上海市化學教學評比一等獎、上海市計算機教學評比一等獎、上海市美術教學評比一等獎、上海市選修課教學評比一等獎。同時還榮獲上海市多媒體課堂教學軟體評比一等獎等。
課堂課堂
學校通過《中青年骨幹教師“階梯式專業發展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實驗項目的研究與實踐,以專業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促進個人成長,學校廣大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形成了一支經驗豐富、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
截止2008學年結束,學校教師中擁有區名師名校長1名,區學科帶頭人5名,區青年明星7名,區青年教育優秀教師10名和區骨幹教師16名。有44人次的教師在區級以上教學評優展示課中獲得等第獎。同時,還有數位中青年教師代表上海市及靜安區在國家級、市級多項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這支優質的教師隊伍得到各方面的廣泛認可和讚揚,也為學校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辦學目標

學校在上一輪規劃(2005—2008學年)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注重基礎、加強規範”是學校管理與發展多年來呈現出的求真與務實的風格。學校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發展特色、開拓創新”,促進學校各方面的整體發展。 在新一輪規劃(2009—2012學年)中,學校欲將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轉化為學校改革與發展的空間與動力,將“注重基礎、加強規範,發展特色、開拓創新”的內涵加以提煉升華,正式提出“居敬致遠”的校本核心教育理念,以“居敬致遠,建設和諧的現代學校”為學校發展目標。“注重基礎、加強規範”原本更多地囿於行為的範疇,強調教育對象、教育內容的基礎性,強調師生的遵守執行,如規範管理、規範教學、規範行為等。在辦學理念上,新規劃將“注重基礎、加強規範”升華為“居敬”,既受啟於孔子“修己以敬”和“行篤敬”的思想、有感於當今學生“敬”的意識的亟待加強,更意在將範疇和要求升華為精神上的、內在的、自發的信念與責任;將“發展特色、開拓創新”濃縮為“致遠”,寓含遠大志向之意。辦學中,想要知識、能力、思想等各方面目標達到“致遠”,工作無特色、無開拓創新是絕難實現的。學生要成為家、國的棟樑之材,師生都需心存高遠。
豐富多彩的課堂豐富多彩的課堂
“居敬致遠,建設和諧的現代學校”是學校本輪規劃的發展目標。“建設和諧的現代學校”,是學校根據當今世界人類共同面對的兩大主題(“和平”與“發展”),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指導下所提出來的。它符合國家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符合教育發展的內在需求,亦是現代學校建設之必需,也傳承了學校在2001年提出的“和諧教育”、“現代學校”這一發展遠景目標。在本輪規劃中學校將繼續以人的發展需要與社會發展需求相和諧為宗旨,協調並整體最佳化各種教育要素,創設和諧的育人氛圍,使學生品格與智慧、身體與心理、知識與能力和諧發展;形成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具備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方法與手段,打造一支特色化的教師隊伍,開設多樣化的校本課程,形成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

教育成果

學校辦學成績斐然,學生全面發展。在學科競賽方面,學生先後獲得:“恆源祥”作文競賽上海賽區特等獎、全國一等獎、上海市中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上海市高三數學競賽一等獎、上海市“東海杯”青少年計算機套用操作競賽一等獎、全國電腦繪畫競賽一等獎、上海市計算機“倚天杯”青少年程式設計競賽高中組一等獎、上海市“億利達”青少年發明一等獎等。在體育、藝術方面獲獎有的:市學生電影節影視演講一等獎、影評徵文一等獎、學校影視教育優秀成果評選一等獎,市郵票設計大賽特等獎、市學生藝術節舞蹈表演一等獎、民樂演奏一等獎、合唱表演一等獎,並獲市學生運動會高中男子桌球單打冠軍等。在德育方面,每年都有同學被評為上海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和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每年都有同學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目前在讀的薛婷婷同學在2004年還榮獲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嘉獎的殊譽。
在高考中,我們自2008年連續3年取得100%達線的優秀成績,受到了社會及教育同行的矚目。近年來,由於學校在社會上聲譽的不斷提高,中考報名者日趨增多,報名排位日趨靠前。

所授榮譽

今日上海市第一中學是靜安區重點中學,是國家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學校先後被評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上海市中國小行為規範示範校、上海市綠色學校、上海市教衛系統文明單位、上海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靜安區文明單位、靜安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等,保持了上海市心理輔導示範校、上海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並成為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實踐基地、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育實踐基地、上海博物館文博教育基地,學校黨總支是靜安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歷任校長

1931-1943 楊聶靈瑜
1943 梁露
1943-1945 江居芳
1945-1949 傅曉峰
1949-1950 鐘復光
1950-1955 陳蕙瑛
1955-1964 陳乃智
1965 王鐘蘭
1977 顧和
1978-1983 沈敖生
1984 周志良
1985-1991 華培悌
1991-1992 康元龍
1992-1995 周鴻鈞
1995-2015楊泰山
2015-至今朱立宏

地址及交通

學校地址:上海市靜安區餘姚路139號;
周邊捷運:捷運7號線、捷運2號線、捷運13號線
周邊公交:76、138、830、54、113、76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