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桁瓦菜刀

三桁瓦菜刀

清代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開平縣人余福在江門豐寧街口設店生產菜刀、剪刀、剃刀等利器,因店鋪狹窄,僅三桁瓦大小,故店號取名“三桁瓦”,產品亦以“三桁瓦”作標記。“三桁瓦”菜刀用夾鋼法,經鍛打、淬火、退火、成型、打磨等40道工序加工而成。因用料上乘,工藝精細,鋒利耐用而遠近馳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桁瓦菜刀
  • 時間:清代光緒元年
  • 人物:余福
  • 地點江門豐寧街口
1935年,“三桁瓦”附近陸續開設“劉氏三桁瓦”、“正三亨瓦”、“三桁瓦老鋪”等8家店鋪,從業人員達五六十人之多。1939年農曆2月初,日寇入侵江門。市區淪陷後,商戶多被洗劫,豐寧街僅存的利器店生意蕭條。新中國成立後,“三桁瓦”逐步恢復了生機。1964年,“三桁瓦”刀廠改革生產工藝,自製設備,變手工生產為半機械生產,又逐步採用優質複合鋼作原材料,提高了產量和質量。1985年江門市三桁瓦廚房設備工業公司,仍沿用“三桁瓦”工藝及標記生產。通過技術改造、設備更新,選用優質複合鋼作原料,採用半機械化生產,使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從1979年起,連續5次蟬聯全國菜刀質量評比第一。現生產有鐵鋼菜刀、不鏽鋼菜刀、夾柄菜刀、中西式餐果刀等8個系列120多個品種規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