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學院數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三明學院數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三明學院數學與信息工程學院,現設有全日制數學與套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等三個本科專業,下設數學與套用數學(師範)、金融與統計、數字媒體技術、嵌入式技術、物聯網技術和軟體工程(專升本)等六個本科專業方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明學院數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 本科專業:六個
  • 招生:2006年開始招生
  • 全院教職工:71人
簡介,專業設定,數學與套用數學(師範)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技術)專業,

簡介

三明學院數學與信息工程學院,現設有全日制數學與套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等三個本科專業,下設數學與套用數學(師範)、金融與統計、數字媒體技術、嵌入式技術、物聯網技術和軟體工程(專升本)等六個本科專業方向;設有全日制計算機套用技術專科專業。並設有數學與套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函授本科專業,2006年開始招生。2011年被評為福建省中學數學教學帶頭人培養基地。
數學與信息工程學院是全校大院之一,是一個充滿朝氣的新興學院。院所屬的數學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學科,被確定為校優勢和重點建設學科,都通過了福建省教育廳的學士學位評審,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全院現有教職工71人,其中專任教師55人,教授3人,另有兼職教授5人,博士4人,副高職稱19人,中級職稱17人,獲得碩士以上學位28人;教師平均年齡39歲。學生數近千人。
我院計算機實驗中心是福建省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擁有各類微機1000多台,並擁有數學建模實驗室、網路實驗室、網路工程實訓室、安博士網路安全實訓室、軟體實驗室、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室、數字媒體實驗室、音頻信號處理實驗室、嵌入式技術實驗室和單片機與接口技術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另外,還有包括數字藝術工作室、計算機套用技術研究室、智慧型機器人和音視頻製作在內的4個全天候對學生開放的創新實驗室。有包括廈門中軟國際、廈門大拇哥動漫公司、廈門萬策智業公司、福建高斯貝爾、福建三師電子、三明恩特、三明萬科、三明科通、三明工行和三明廣發華福證劵公司等在內的校內、外實踐、實訓基地16個。年輕、上進的師資隊伍和完善的設施,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良好的軟、硬體環境。
我院以“礪志、勤奮、實踐、創新”為院訓,在院工作中堅持從嚴治院的方針,堅持科學管理,堅持“以生為本,質量取勝,凸顯套用,辦出特色”的教學理念。教學中堅持以學科核心能力、實踐工程能力和行業職業能力培養,“基本理論”、“核心能力”、“基本技能”、“人文素質”等四條主線,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落實到教學的方方面面的套用型人才培養創新模式,該人才培養創新模式2009年獲福建省質量工程項目立項,自2007年試點性實施以來,教學效果明顯,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連續5年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已取得國家二等獎3個,省級一等獎5個和多個省二等獎的好成績;參加2010年全國3D大賽獲國家二等獎一個,福建省賽區特等獎一個,一等獎一個;連續兩年參加大學生計算機編程大賽(ACM)獲全國銅牌獎一個,福建省賽區銅牌獎4個。
在學生管理方面,堅持“以生為本”的管理原則,堅持用“四個學會”(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創新)教育、啟發學生,院團委多次被團市委授予“五四”紅旗單位,院黨總支2011年獲福建省委表彰。我院在教學、科研、思政、學生管理工作等方面都走在全校的前列。在校校、校企聯合辦學方面,我們與山東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國家工信部培訓中心、中軟海晟公司、福建高斯貝爾公司、三明電視台和三明鋼鐵廠等單位,開展了多種層次的培訓和科研合作,使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取得長足的進步。
科教研方面成效顯著,目前,數計院現承擔各級各類研究項目50多項,獲科研、教研經費資助150多萬元。其中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3項已結項;承擔省級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項目3項;市廳級科研項目10項,校級科技項目8項,校級質量工程項目6項,校教改項目10項,完成校級精品課程建設8門;2009年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2項。我院教師近年在國內外各種刊物上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20多篇,國際論文30餘篇,核心期刊收錄30多篇。

專業設定

數學與套用數學(師範)專業

1、專業所屬學科及專業名稱、代碼
學科門類:理學
類 別:數學類
中文名稱:數學與套用數學(師範)
英文名稱: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代 碼:070101
2、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人文素養,掌握數學科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具備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計算機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的能力,能套用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在中等學校從事數學教育、教學研究及其他教育工作的知識和能力的教育教學人才。
3、業務培養規格
培養基本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和套用數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嚴格的數學思維訓練,理解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運用,並通過教育理論課程和教學實踐環節,形成良好的教師素養,培養從事數學教學的基本能力和數學教育研究、數學科學研究、數學實際套用等基本能力。?
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及特色:
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熟練掌握一門外語,水平達到學院規定的要求;
具有較為紮實的數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數學建模、數學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等基本能力;
有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能力,能夠進行簡單的程式編寫,掌握使用數學軟體和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對教學軟體進行簡單的二次開發;
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素養和從事數學教學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規,基本掌握並初步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以及數學教學理論;
了解近代數學的發展概貌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了解數學科學的若干最新發展,數學教學領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學方法,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學習文理滲透的課程,獲得廣泛的人文和科學修養;
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班級管理能力;
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並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4、修業年限、畢業要求與畢業學位授予
修業年限:4年
畢業要求:思想政治合格,修完本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在規定的年限內修滿規定學分,且所得學分的結構符合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的相應要求,方可畢業。
畢業學位授予條件:取得畢業資格,德、智、體、美等方面考核合格,並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學校規定的授予學士學位的條件,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5、就業方向
在中等學校從事數學教育、教學研究及其他教育工作。
6、主幹學科和專業主要課程(2010級)
主幹學科:數學
專業主要課程:數學分析、解析幾何、高等代數、大學物理、機率論、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複變函數、實變函式、近世代數、數學教學論、運籌學、大學計算機基礎、高級語言程式設計、數學模型、數學實驗、教育學、心理學。

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

1.專業名稱、代碼
中文名稱:計算機套用技術
英文名稱:Computer Applications Technology
代 碼:590101
2.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學生在具備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與創新精神。
了解計算機科學的發展狀況、發展趨勢和主要成就,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掌握較全面的計算機科學基本知識與套用技能,通用各門課程的教學,掌握面向對象的程式設計,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原理、維護和維修的技能,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知識,具有解決本專業技術問題的能力。
3.業務培養規格
1)通用能力規格:畢業生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具有較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文化修養;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自我發展的文化底蘊;掌握體育運動常識和心理衛生健康知識並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心理素質;計算機基本操作水平通過全國三級或IT高級認證考試。
2)專業基本能力規格:熟悉計算機軟體、硬體套用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系統結構及組成,具備計算機系統測試、維護與維修能力;掌握計算機高級語言,具備計算機軟體的設計和開發能力。
3)專業綜合能力規格:具備硬體接口的設計與編程能力、計算機硬體的安裝、配置和調試能力、單片機技術套用能力、計算機網路管理、網路組建能力。計算機基本操作水平通過全國三級或IT高級認證考試。
4)專業主要課程:計算機導論、C語言程式設計、面向對象程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彙編、數據通信與網路技術、網路工程與技術、資料庫套用技術、作業系統原理、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套用實踐、. Net套用技術/J2EE套用技術、Web開發技術、信息系統開發等。
4.修業年限、畢業要求
修業年限:3年
畢業條件要求:思想政治合格,修完本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至少在規定的年限內修滿規定學分,且所得學分的結構符合要求,方可畢業。
5、就業方向
可在企事業單位、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計算機系統管理和計算機套用技術等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技術)專業

1、專業所屬學科及專業名稱、代碼
學科門類:工學
類 別:電氣信息類
中文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技術)
英文名稱: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Embedded Technology)
代 碼:080605
2、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人文素養,較系統地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套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的,能熟練地掌握嵌入式軟硬體設計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使用相關主流開發工具、掌握基於通信、汽車、消費等類電子產品開發平台的使用、按照設計要求完成相關的功能模組設計、編碼、調試和單元測試工作的面向企業、科研機構及其他相關部門的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
3、業務培養規格
培養基本要求:
1)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2)熟練掌握一門外語,水平達到學院規定的要求;
3)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4)理解嵌入式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
5)了解相應方向的最新進展與發展動態;
6)了解國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安全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及特色:
1)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掌握嵌入式技術開發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開發方法;
3)具有熟練地進行相應方向的程式設計和套用開發的基本能力;
4) 具有較強的國家有關計算機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法治意識;
5)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獨立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
6) 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4、修業年限、畢業要求與畢業學位授予
修業年限:正常4年(要求在3~6年內完成)
畢業要求:思想政治合格,修完本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至少在規定的年限內修滿規定的學分,且所得學分的結構符合要求,方可畢業。
畢業學位授予條件:取得畢業資格,德、智、體、美考核合格,並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學校規定的授予學士學位的條件,授予工學士學位。
5、就業方向
主要面向消費電子(3G移動設備、智慧型手機、智慧型家電等)、工業控制、軍工企事業、電信/網路/通訊、航空航天、汽車電子、醫療設備、智慧型儀器儀表等行業,從事嵌入式產品及套用系統的設計與開發、系統的維護與技術服務等。
6、主幹學科及專業主要課程(2009級)
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業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計算機導論、電子技術基礎、C語言程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彙編語言、數據通信與網路技術、作業系統原理、資料庫原理及套用、嵌入式作業系統、單片機與接口技術、ARM嵌入式系統開發、面向對象程式設計、嵌入式系統基礎、嵌入式LINUX開發與套用、基於嵌入式技術的通信系統開發、嵌入式WINDOWS CE開發與套用、嵌入式軟體測試技術、軟體工程、計算機圖形學、EDA技術及套用、人工智慧原理與套用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技術)專業1、專業所屬學科及專業名稱、代碼學科門類:工學中文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 別:電氣信息類中文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文名稱: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代 碼:0806052、人才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人文素養,較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軟體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熟練地套用先進的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能在IT及相關領域從事軟體設計和集成與開發的套用型、複合型的高級軟體工程技術人才和軟體工程管理人才。3、業務培養規格專業特色和培養基本要求:1)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2)熟練掌握一門外語,水平達到學院規定的要求;3)掌握較紮實的軟體基礎理論知識和較寬廣的軟體工程專業知識,具有技術創新能力;受到良好的軟體工程訓練,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熟悉軟體套用和工具,具備運用先進的工程化方法、技術和工具從事某一套用領域軟體分析、設計、開發、維護等工作的能力;4)掌握計算機軟體開發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5)具有一定的系統分析和軟體設計的能力,熟練使用資料庫管理系統和程式設計語言,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了解軟體工程專業技術方向的發展動態;6)了解計算機軟體智慧財產權有關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為適應海西經濟發展的要求和軟體產業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要,實現軟體人才培養的跨越式發展,基於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培養理念,將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有機結合。具體要求如下:1)素質結構要求思想道德素質: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具有法律意識,自覺遵紀守法;熱愛本專業,注重職業道德修養;具有誠信意識和團隊精神。文化素質:具有一定的文學藝術修養,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具有交流和溝通能力與現代意識。 專業素質: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工程設計方法,具備良好的工程素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務實的工作作風。身心素質:具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2)能力結構要求掌握軟體工程的知識與技能,具備軟體工程師從事工程實踐所需的專業能力。 獲取知識能力:具備終身學習能力、信息獲取能力、適應學科發展的能力等。套用知識能力:具備需求分析和建模的能力、軟體設計和實現的能力、軟體評審與測試的能力、軟體過程改進與項目管理的能力、設計人機互動界面的能力、使用軟體開發工具的能力等。創新能力:在基礎研發、工程設計和實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能力。3)知識結構要求工具性知識:包括外語、文獻檢索、科技寫作等。 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包括文學、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法學、心理學、思想道德、職業道德、藝術等。自然科學知識:包括數學、物理學等。工程學知識:包括軟體工程經濟學、其他工程套用領域的基礎知識。經濟管理知識:包括行銷管理學等。專業技術基礎知識:包括計算機科學和數學基礎知識,即離散數學、程式設計語言和程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與結構、作業系統、計算機網路、資料庫基礎知識等。專業知識:包括團隊合作與溝通、軟體需求、軟體建模與分析、軟體設計、軟體驗證與確認、軟體進化、軟體過程與管理、軟體體系結構、軟體工程的形式化方法、人機互動、工作流技術、電子商務、智慧財產權與軟體保護等。4、修業年限、畢業要求與畢業學位授予修業年限:2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畢業條件要求:思想政治合格,修完本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至少在規定的年限內修滿規定的學分,且所得學分的結構符合要求,方可畢業。學位授予及條件:取得畢業資格,德、智、體、美考核合格,並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學校規定的授予學士學位的條件(見本校學士學位授予辦法有關規定),授予工學學士學位。5、就業方向 在計算機軟體專業公司或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軟體開發與管理、軟體測試、系統管理與維護等工作。6、主要課程(2010級)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課程: C++程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C++)、Windows程式設計、面向對象設計方法、UML建模語言、網路資料庫開發技術、Web開發技術、計算機圖形學、軟體測試技術、大型軟體系統構造與體系結構、軟體項目管理、軟體質量與管理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技術)專業1、專業所屬學科及專業名稱、代碼學科門類:工學中文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方向)類 別:電氣信息類中文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方向)英文名稱: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Digital Media Technology)代 碼:0806052、人才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人文素養,較系統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套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數字媒體技術方向開拓創新意識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的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能熟練地從事數字媒體設計和製作、數字媒體技術套用開發、數字視音頻合成與創作、圖形圖像處理、網頁設計與網站維護、數字媒體管理等工作的面向國家機關、科研機構、媒體機構、廣告公司及其他相關部門的高級套用型人才。3、業務培養規格培養基本要求:1)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2)熟練掌握一門外語,水平達到學院規定的要求;3)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4)理解數字媒體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5)了解相應方向的最新進展與發展動態;6)了解國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安全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及特色:1)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2)掌握數字媒體技術開發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開發方法;3)具有熟練地進行相應方向的程式設計和套用開發的基本能力;4) 具有較強的國家有關計算機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法治意識;5)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獨立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6) 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4、修業年限、畢業要求與畢業學位授予修業年限: 正常4年(要求在3~6年內完成)畢業要求:思想政治合格,修完本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至少在規定的年限內修滿規定的學分,且所得學分的結構符合要求,方可畢業。畢業學位授予條件:取得畢業資格,德、智、體、美考核合格,並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學校規定的授予學士學位的條件,授予工學士學位。5、就業方向可在電視台、數字電影製作公司、互動娛樂公司、廣告公司、電視頻道及欄目包裝部門、電視劇製作部門、動畫公司及其它各影視製作機構等單位進行動漫或者遊戲的開發與設計,在企事業單位從事多媒體信息系統的運行、管理與維護工作,音頻設備的操作與維護工作等。6、主幹學科及專業主要課程(2010級)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業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離散數學,大學物理, 計算機導論,電子技術基礎,C語言程式設計, 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與算法, 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彙編語言、,數據通信與網路技術, 作業系統原理,資料庫套用技術, 計算機圖形學, WEB程式設計(動態), 面向對象程式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平面、色彩、立體構成,數碼影視設計與製作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等,虛擬現實與仿真技術,三維動畫技術,虛擬仿真設計與創意,網路遊戲編程技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