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廟前鄉

三廟前鄉

三廟前鄉地處鄱陽縣城東南,饒河聯圩北部,東南與蘆田工業園、東北與古南相鄰,正北與昌洲鄉隔河相望,正南與饒豐鎮接壤,西與縣城毗連。鄉政府於2006年5月18日從三廟前集鎮遷入鄱樂公路和鄱余公路交叉口明珠城內。距鄱陽縣城6千米。轄區東西最長距離17公里,南北最長距離10公里,總面積66.3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占59%,水域占41%,常住人口64348人(2017年)。耕地面積為58608畝,林地面積15506畝,果園面積5220畝,水產可養殖面積16000畝。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兩山兩水五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是富庶的魚米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廟前鄉
  • 外文名稱:Sanmiaoqian Township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和豐,渡頭,萬安,一甲里等
  • 政府駐地:萬安
  • 電話區號:0793
  • 郵政區碼:333100
  • 地理位置:鄱陽縣城東南,饒河聯圩北部
  • 面積:66.35平方公里
  • 人口:64348人(2017年)
  • 方言贛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洪邁墓
  • 火車站:鄱陽站
  • 車牌代碼:贛E
政區沿革,政區劃分,人口,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經濟發展,農業,工業,地圖信息,

政區沿革

三廟前有800多年的歷史,當時三廟前為鄱湖衝擊平原,元初轄區陽家灣、山閭、大朋山自然村遷入,沿湖東山腳而居,後至清初陸續有劉姓、余姓、程姓遷入,圍湖墾作,維持生存。
西北為磨刀石區,東南為四溪坽區,東北為古縣渡區。新中國成立前轄地屬廟前鄉,新中國成立後沿稱。1952年屬二區廟前、樟潭、龍豐和三區濠湖,四區東朗鄉,1958年三廟前公社成立,1968年與中洲公社合併稱東風公社,1972年與中洲公社分開仍稱三廟前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稱三廟前鄉。

政區劃分

2011年末轄:和豐、埠豐、渡頭、馬墩、吉潭、大利、雷村、東高、東陽、山閭、東朋、高峰、東朗、櫟樹、柘坽、橫坽、布袋、樟潭、龍豐、洪曹、青泥、萬安、濠湖、樂安、廟前25個行政村,水產場1個,142個村民小組,鄉辦企業:茶場、林場、電排、萬勝水產公司繁殖場,集鎮1個。

人口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756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00人口,城鎮化率3.5%;另有流動人口17500人。總人口中男性11700人,占66.8%;女性5800人,占33.2%;14歲以下250人,占1.42%,15-64歲16880人,占96.4 %,65歲以上370人,占2.11%,總人口全部為漢族。
2011年人口出生率14-76 ‰,人口死亡率2.58 ‰,人口自然增長12.19‰。
常住人口64348人(2017年)。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地處丘陵、濱湖地區,為邊山邊湖。地勢東高西低,南傾北斜境內最高峰位於東朋境內高峰殿,海撥為吳淞 32m,最低為廟前的王巴湖,最低吳淞12.6m 。

氣候

為亞熱帶氣候,其特點是溫帶半濕潤季風型,上半年集中降雨明顯,春夏炎熱多雨,秋天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冬季長達150天左右,夏季一般在210天,多年平均氣溫在 ℃,最高氣溫40℃,最低氣溫-4℃,全年無霜期達210天,年均降雨量1660毫米,集中降雨在6-8月份。

水文

境內位於饒河聯圩範圍之內,故境內河道為排灌渠道。全鄉三大排灌渠道:①朗埠河,自東向西,全長10公里,穿越和豐、埠豐、萬安、渡頭、濠湖、馬墩、吉潭、橫嶺、櫟樹、東朗10個村委會,與之配套的網系:老鷹河、馬樟潭、大慶河。②廟前河,位於朗埠河之南,繞布袋村委會一個圈,起萬安,終至龍豐,途經廟前、濠湖、橫嶺、柘嶺、樟潭。1979年改河為精養魚池,留一窄小溝面供排澇抗旱之用。③羅嶺港,位於鄉邊界西南,起至和豐, 終至龍豐,是我鄉與饒豐地界線的分隔點,全長7公里。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是饒河聯圩圩堤缺口,久睛久雨易造成旱澇。我鄉地形比較複雜,素有短睛成旱,小雨成澇之現象,旱澇機率23%。1998年5-7月集中降雨量達2000毫米以上,外河水位達22.5米,為了保住圩堤,全鄉排澇電站停止排澇,使內河水位達17.6m,全鄉受淹面積達3.8萬畝。1973年外河水位達20.7m,饒河聯圩饒豐段發生缺口,全鄉房屋、耕地被淹,道路水利設施遭到破壞,真接經濟損失達10.8億元。

經濟發展

三廟前全境皆為鄱陽湖平原,交通便利,物產豐饒,盛產水稻、蔬菜、蓮藕以及淡水魚產品。位於鄱余公路、鄱樂公路交叉口,是鄱陽縣城前往省城南昌的必經之地。
農產品有優質大米、特種水產品等,菱角、蓮藕、甘蔗、螺螄、冬瓜、大蒜、獅頭鵝番鴨(月豚鴨)遠近聞名,有“冬瓜之鄉”、“蓮藕之鄉”美譽,已形成了螺螄、蓮子等產品的專業交易市場。
自然資源有1.5萬畝山地資源(東陽、山闖、東朋、柘嶺、樟潭);1.6萬畝宜養水面資源;有樟潭自然候鳥區、東陽洪邁墓等景觀。
和豐村又是著名的蔬菜基地,盛產大蒜與冬瓜。
三廟前是犀利哥的家鄉,鄱陽縣第一部全方言催淚親情電影《背影》以及本土勵志電影《愛在湖城》,三廟前鄉是主要取景地之一。

農業

全鄉耕地面積5.6萬畝,人均耕地面積0.77畝(含山地),可利用草地面積5200畝,林地面積1.8萬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5600畝。
糧食作物的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6000噸,人均4800千克,向社會提供21000噸商品糧。油料作物面積4200畝,其中大豆1200畝,花生3000畝。我鄉是蔬菜基地,以和豐、埠豐村委會為主蔬菜基地面積達2000多畝,主要品種是大蒜、冬瓜、南瓜、辣椒、水菜、茄子、四季豆等。畜牧業以養牛、養豬為主,均以分散和集中養殖形式,集中主要是專業戶養殖,分散為農戶家住式養殖,全年出售牛300多頭,存欄400多頭,豬出售2000多關,存欄4000多頭。
截至2011年,累計造林0.48萬畝,其中防護林210畝。農民住宅種樹達1.5萬株,水果種植面積870畝,品種有柑桔、橙等。
漁業以水產養殖為主,精養面積達2000多畝,其他4100畝。均淡水養殖,品種有鰱魚、鯇魚、鱅魚、鯿魚。特種水產(黃鱔)養殖200多畝,以樂安村為主的捕撈魚船有150艘,捕撈水產總量達225噸。

工業

工業主要是招商引進工業,大部分已落戶縣工業園,如緊固件廠、恆茂針織有限公司、華凱電子、水泥品製造廠,鄉轄區主要是分散來料加工的服裝縫紉業。

地圖信息

地址: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三廟前鄉政府(208省道東)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