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宇宙速度

三大宇宙速度

從研究兩個質點在萬有引力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出發,人們通常把太空飛行器達到環繞地球、脫離地球和飛出太陽系所需要的最小發射速度,分別稱為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

第一、二、三宇宙速度分別為

7.9km/s ,11.2km/s ,16.7km/s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大宇宙速度
  • 外文名:cosmic speed limit
  • 套用學科:物理
  • 適用領域範圍:航天學
定義,第一宇宙速度,v1計算,第二宇宙速度,v2計算,第三宇宙速度,v3計算,三大宇宙速度與人造衛星的發射,

定義

從研究兩個質點在萬有引力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出發,人們通常把太空飛行器達到環繞地球脫離地球飛出太陽系所需要的最小發射速度,分別稱為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太空飛行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發射速度,也叫環繞速度,以下記為v1。按照力學理論可以計算出v1=7.9公里/秒。但在精確計算中,太空飛行器在距離地面表面數百公里以上的高空運行,地球對太空飛行器引力比在地面時要略小,故其速度也略小於v1

v1計算

記第一宇宙速度為v1,設地球質量為M,衛星質量為m,地球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數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在以地球為半徑的軌道上運行的速度,萬有引力=向心力。其中,由於近地,萬有引力也可以表示為mg,即
其中,取

第二宇宙速度

當太空飛行器超過第一宇宙速度v1達到一定值時,它就會脫離地球的引力場而成為圍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這個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亦稱脫離速度。所謂擺脫地球束縛,就是幾乎不受地球引力影響,這與處於離地球無窮遠點的位置得情況等價。這裡要注意,由於月球還未超出地球引力的範圍,故從地面發射探月太空飛行器,不需要達到第二宇宙速度v2,實際上其初始速度不小於10.848 km/s 即可。

v2計算

記第二宇宙速度為v2,設地球質量為M,衛星質量為m,地球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數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發射後全部動能轉化為引力勢能使衛星跑到離地球無窮遠處(機械能守恆)。

第三宇宙速度

從地球表面發射太空飛行器,飛出太陽系,到浩瀚的銀河系中漫遊所需要的最小發射速度,就叫做第三宇宙速度。亦稱逃逸速度。按照力學理論可以計算出第三宇宙速度V3=16.7公里/秒。需要注意的是,這是選擇太空飛行器入軌速度與地球公轉速度方向一致時計算出的V3值;如果方向不一致,所需速度就要大於16.7公里/秒了。可以說,太空飛行器的速度是掙脫地球乃至太陽引力的唯一要素,目前只有火箭才能突破該宇宙速度。

v3計算

能脫離太陽的引力到達無窮遠處的最小速度。這樣只需把第二宇宙速度方程中地球的質量換成太陽的質量,地球半徑換成地球公轉軌道半徑就行了。但不同的是,解出速度後,還要再減去地球的公轉速度才是最終的第三宇宙速度;因為地球的公轉已經提供了一定的動能了,況且發射速度都是相對於地球來說的。
以離太陽表面無窮遠處為0勢能參考面,則有(不考慮地球引力)
vRE為人造天體對太陽的速度,m為人造天體的質量,R為平均日地距離M為太陽質量)
解得
v地球繞太陽=29.8km/s
v’=42.2-29.8=12.4km/s
R'為地球半徑,M'為地球質量
又由於發射時必須克服地球引力做功,故由機械能守恆定律有
1/2mv1-GM'm/R‘=1/2mv1
GM'm/R'=1/2mv21v2為第二宇宙速度)
∴1/2mv1-1/2mv21=1/2mv1
解得v=(v21+v'11/2=16.7km/s

三大宇宙速度與人造衛星的發射

當發射速度V與宇宙速度分別有如下關係是,被發射物體的情況將有所不同:
第一種情況,當v<v1時,被發射物體最終仍將落回地面;
第二種情況,當v1≤v<v2時,被發射物體將環繞地球運動,成為地球衛星;
第三種情況,當v2≤v<v3時,被發射物體將脫離地球束縛,成為環繞太陽運動的“人造行星”;
第四種情況,當v≥v3時,被發射物體將從太陽系中逃逸。
由此可見,三個宇宙速度均是發射衛星過程中的不同臨界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