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鄉

三城鄉

三城鎮地處安徽省來安縣南部,距來安縣城29公里,東臨汊河鎮,西南與滁州市南譙區交界,北接水口鎮。面積69.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484人(2017年),9個行政村,18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48402畝。水陸交通便捷,北有水三公路與104國道相通,南有烏衣大橋與烏衣鎮相連,清流河環繞全鎮,航道直通長江。屬圩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日照多,濕度大,季風氣候顯著。三城鎮盛產優質稻米、油菜、蔬菜、糖藕、淡水魚類,直銷南京市,是個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城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550
  • 面積:69.16平方公里
  • 人口:17484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滁州北站、滁州站
  • 車牌代碼:皖M
概況,沿革,自然資源,農業發展,工業概況,基礎建設,水利冬修工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行政村基本情況,

概況

三城鎮地處來安縣南部,距來安縣城29公里,東臨汊河鎮,西南與滁州市南譙區交界,北接水口鎮。面積69.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484人(2017年),9個行政村,18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48402畝。水陸交通便捷,北有水三公路與104國道相通,南有烏衣大橋與烏衣鎮相連,清流河環繞全鎮,航道直通長江。屬圩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日照多,濕度大,季風氣候顯著。三城鄉盛產優質稻米、油菜、蔬菜、糖藕、淡水魚類,直銷南京市,是個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

沿革

1964年成立三城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撤區並鄉,廣大鄉併入。1996年,面積67.1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澗汊、三城、吳渡、固鎮、躍進、天澗、伏灣、新郢、七一、沈圩、河口、毛渡、陡門、廣大、徐渡15個行政村。2000年,三城鄉13600人,廣大(未批鄉)7428人(均為五普常住人口)。2007年,全鄉轄17個行政村,面積68.6平方千米,人口22821人。2018年撤鄉設鎮。
【2015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41122200:~200 220廣大村 ~201 220河口村 ~202 220沈圩村 ~203 220固鎮村 ~204 210澗里村 ~205 220三城村 ~206 220天澗村 ~207 220伏灣村 ~208 210馮巷村
【2006年代碼】341122200(17村):~200澗里村 ~201伏灣村 ~202天澗村 ~203興建村 ~204蔬菜村 ~205固鎮村 ~206吳渡村 ~207三城村 ~208躍進村 ~209馮巷村 ~210廣大村 ~211毛渡村 ~212徐渡村 ~213河口村 ~214七一村 ~215沈圩村 ~216陡門村

自然資源

屬圩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雨熱同季,日照多,濕度大,無霜期較長,季風氣候顯著,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濕潤與半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9℃,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27.7℃,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1.2℃,年平均降水975毫米。

農業發展

農業以生產水稻、小麥、油菜、蔬菜、糖藕為主,年均產水稻26752噸,小麥6881噸,油菜1953噸。

工業概況

工企業主要有三城輪窯廠、綠源輪窯廠、陵城橡塑廠、鴻鑫有色金屬鑄造廠、鑫城羽絨廠、華宇玩具廠、亞海電子廠、建材廠等企業。

基礎建設

截止2007年,有廣大中學和三城中學中學2所,教職工95人,在校學生1420人;有國小11所,教職工121人,在校學生1562人。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17所,在崗技術人員28人。農戶通電話率達90%以上。
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三城鄉
全鎮柏油、水泥路里程34公里,所有的村都通汽車。

水利冬修工程

為了切實抓好今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使我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增強防洪抗旱能力,因地制宜,採取人機結合完成我鎮縣重點水利項目,計畫完成8.1萬方。
一、縣重點工程,圩堤加固,長2300米,土方5.7萬
1、廣大圩清流河毛渡村三合段1000米土方難怪.2萬;
2、三城圩天澗村周郢段800米,土方1萬方;
3、伏灣圩清流河前楊段500米,土方1.5萬。
二、面上工程:1600米,土方2.4萬
1、三城電站引水河清淤1000米,土方1.5萬;
2、范家圩電站來河引水清淤600米,土方0.9萬。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減少災害損失,實現農民增收的有效舉措。為了切實搞好今年農田基本水利建設,為我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水利支撐和保障,根據省、市、縣有關要求,結合我鎮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今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總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效益為核心,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目標,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按照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的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地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努力促進我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再上新台階。
總的目標任務是大幹60天,採取人機結合辦法,完成土方8.1萬方,建設圩除險加固4處1.8公里,擴清溝渠2處1.6公里,恢復改善灌溉面積0.2萬畝,新增灌溉面積0.35萬畝,改善除澇面積1.2萬畝。
二、工作重點
1、防洪保全工程,重點安排圩堤除險加固和填塘固基,廣大圩毛渡村清流河堤防加固張集至三合段,天澗村清流河堤防加固周郢段,伏灣圩清流河前楊段,填塘固基及正芽閘段。分別由廣大村、陡門村沈圩村、七一村、河口村、毛渡村、徐渡村、天澗村、蔬菜村興建村、吳渡村組織實施。
2、抗旱水源工程。各地要針對近年來暴露出來的問題,以“把水留住、把水引出”為重點,切實加強溝渠擴清和當家塘壩等抗旱水源工程建設。溝渠擴清的重點是抓好山丘區抗旱乾渠標準化建設和圩區電力排灌站引河清淤,充分發揮現有水利工程效益,主要任務安排:三城電站引水河、馮巷電站,引水渠、抗旱渠清淤分別由馮巷村固鎮村、三城村、躍進村集資實行機械和人工結合施工。
三、保障措施
1、提高認識,堅持大幹。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就是夯實國民經濟基礎,堅持不懈地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加強現階段我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保證糧食生產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是加快我鄉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我鄉新農村建設步伐,實現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因此各村民委、村民組要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一件影響全局的大事來抓,下大決心,花大力氣,重點解決今年防汛抗旱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水平,提高防禦自然災害能力,為我鎮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資源支持。
2、明確任務,狠抓落實。按照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布置,9—10月份落實工程項目,11月上旬冬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全面展開,11月中旬掀起大幹水利冬修高潮,2008年1月工程掃尾,檢查、驗收、評比,各村民委要認真按照今年冬修任務和計畫抓緊落實工程項目,確定工程規模,明確標準質量,迅速將工程任務分解到村組和農戶,機械施工的要儘早落實施工機械。
3、注重質量,講究實效。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效益第一的觀念,嚴重執行縣農建辦下發的《關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標準和質量要求》,推動全鎮水利工程質量的提高,水利部門要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現場,監督檢查,嚴把質量關。

行政村基本情況

村別
人口
田畝
糧食畝產
人均純收入
三城鄉
23189
48201
487
3812
1286
3252
487
3862
伏灣村
2253
3207
487
3860
天澗村
1177
2322
487
3854
1052
2452
487
3865
1394
2767
487
3864
1306
3462
487
3860
吳渡村
1235
2763
487
3825
三城村
1841
4183
487
3765
1024
2722
487
3790
2551
3290
487
3820
廣大村
1140
2248
487
3760
毛渡村
957
2627
487
3782
徐渡村
1145
3259
487
3750
河口村
1564
2560
487
3816
七一村
1036
2305
487
3810
931
1944
487
3820
1297
2838
487
377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