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4-2020年)

《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4-2020年)》新聞發布會一般指本詞條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好!

非常感謝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近日,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了《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4-2020)》(以下簡稱《實施綱要》)。下面,我就《實施綱要》有關情況發布三個方面的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4-2020年)》新聞發布會
  • 類型:新聞發布會
  • 地點:湖南省
  • 時間:2014年
簡介,出台的背景,整體構架,重點內容,

簡介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好!
非常感謝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近日,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了《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4-2020)》(以下簡稱《實施綱要》)。下面,我就《實施綱要》有關情況發布三個方面的內容。

出台的背景

一、《實施綱要》出台的背景
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當前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關鍵舉措,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2013年12月黨中央召開了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2014年3月頒布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以下簡稱《國家規劃》)。我省自2008年提出推進新型城市化戰略以來,先後召開了三次全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檔案,特別是省政府2012年10月頒布實施的《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2—2020年)》,有力推動了我省新型城鎮化進程,我省城鎮化不管是速度還是質量都有了較大的提升,2013年城鎮化率達到47.96%。但發展水平較低、發展質量不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不強、要素資源不足、體制機制不順等問題仍然突出。為貫徹落實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國家規劃》精神,將我省新型城鎮化政策體系由國家層面的巨觀指導向地方微觀操作層面細化和延伸,根據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指示,由我廳牽頭組織修改《實施綱要》,作為今後一個時期指導我省城鎮化發展的基礎性、實施性檔案。

整體構架

二、《實施綱要》起草過程和整體構架
鑒於2012年出台的《實施綱要》與《國家規劃》在指導思想上高度契合,主要內容也與《國家規劃》基本一致,因此,本次對《實施綱要》修改保持原體例、原結構不變,主要根據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國家規劃》的新理念、新措施,結合湖南實際,以問題為導向,因地制宜地提出適合我省城鎮化發展的具體方法路徑和實施措施。
《實施綱要》修改過程中,我廳多次深入市州、縣市調研,充分了解各地城鎮化發展現狀和發展訴求,並吸收和借鑑了江蘇、湖北、山東、江西、福建等省推進城鎮化的做法和經驗。初稿完成後,我廳多次召開會議,專題聽取專家和省直有關部門對《實施綱要》修改稿的意見和建議。7月7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徐守盛書記、杜家毫省長分別作重要講話,並再次徵求與會代表對《實施綱要》修改稿的意見。8月26日,家毫省長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審定了《實施綱要》修改稿的相關內容。可以說,《實施綱要》修改稿是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的結果,是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以及社會各界包括在座媒體朋友共同支持的結果,集中了專家和全社會成員的智慧和力量。
修改後的《實施綱要》共分十二部分60條,提出了“九大重點工程”,即:縣級市和縣城提質增容工程,城鎮路網結構提質最佳化工程,重要水源地保護工程,自來水、天然氣供給工程,“兩房兩棚”建設工程,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大氣污染防治工程,軌道交通站場城市綜合體建設工程,城市群綠道網建設工程。同時,結合國家《新型城鎮化主要指標》,制定了《湖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重點內容

三、《實施綱要》的重點內容
1.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國家規劃》要求對不同規模等級城市實施差別化落戶政策。鑒於我省是人口淨流出大省,城鎮戶籍人口增長十分緩慢(每年新增僅約18萬人),且全省沒有一個特大城市(國家初步認定中心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為特大城市,長沙不足400萬),《實施綱要》提出,從2014年至2020年,全省所有城鎮原則上全面放開落戶限制,長沙市、衡陽市可結合本地實際確定中心城區落戶條件。同時按照國家優先解決存量的要求,《實施綱要》提出了一系列引導措施,推動大中專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就業能力強、進城意願高的農業轉移人口等落戶城鎮,切實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
2.構建“一核六軸”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空間格局。在2012年《實施綱要》確定“一核五軸”的基礎上,本次《實施綱要》提出以長株潭城市群為核心,沿武廣、滬昆(浙贛、湘黔)、焦柳、洛湛、渝廈、湘桂等國家主要鐵路幹線形成我省“三縱三橫”城鎮發展軸,即“一核六軸”的空間格局”。通過“一核六軸”,串聯了省內13個地級城市和一半以上的縣級市、縣城。同時,按照國家和我省主體功能區規劃,針對我省長株潭城市群綜合改革試驗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等區域的政策導向,結合13個區域中心城市的區位交通條件、資源優勢和發展基礎,明確了各自的發展方向、重點和目標。
3.提升城鄉規劃統籌調控能力。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將城鄉規劃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從規劃理念、規劃制定和實施管理提出了嚴格要求。為此,《實施綱要》提出:一是創新規劃編制理念,由擴張性規劃向限定城市邊界、最佳化空間結構轉變,防止城市無序蔓延和無限擴張;二是改革規劃編制方法,堅持“三區四線”的剛性控制與設施布局的彈性引導相結合,提高規劃的科學性;三是嚴格規劃實施管理,探索建立派駐總規劃師制度,建立城鄉規劃實施責任追究制度,統一城鄉規劃管理,確保規劃的嚴肅性;四是嚴格新城新區建設,確保城市空間擴張與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建設相配套,防止出現“空城”、“鬼城”。
4.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一是突出產業的支撐作用,調整最佳化省域、市域產業空間布局,合理確定大中小城市的產業分工,加快提升改造現有產業園區,促進產城互動融合發展;二是加快推動以“兩房兩棚”為重點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兩供兩治”為重點的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工程,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城鄉住房保障戶應保盡保,實現縣縣通天然氣,完成污水垃圾治理目標。
5.突出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當前我省正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空氣污染、交通堵塞、暴雨淹城等“城市病”問題也愈來愈突出。《實施綱要》提出了城鄉環境整治措施。一是實施綜合治理,推進湘江流域以重金屬污染治理為重點的集中整治,強化施工場地揚塵管理,強化污染物減排;二是統籌城市交通管理,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加強步行、腳踏車等慢行交通系統建設,加快淘汰“黃標車”,實施機動車環保標誌管理;三是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引導重污染企業升級改造或搬遷退出,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四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實施清潔能源替代;五是建立長株潭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六是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
6.完善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一是有序調整行政區劃範圍,提出了撤縣設區、撤縣設市和鄉鎮、村莊撤併等內容;二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出建立城鎮用地規模、用地結構調控機制,實行增量供給與存量挖潛相結合的供地、用地政策,規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深化國有建設用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等,並提出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和林權抵押、擔保的權能,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以解決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固化”問題;三是創新城鎮化資金保障,在落實政府投入責任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積極引入民間資本,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多元投融資機制;四是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內外生態紅線、永久耕地紅線、基本農田保護線,建立生態文明考核評價機制和生態補償機制。
媒體朋友們,省委省政府決定:全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任由省住建廳牽頭,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圓滿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們的任務,我們一定會把城鄉建設得更加美好。但是,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抓好這項工作,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特別是離不開新聞界各位朋友的關心和支持,在此,也請你們一如既往的關心關注城鎮化工作,一如既往的給我們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們一道共同把這項工作做好。
我的發布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