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座談會

在我國第二十四個教師節前夕,教育部和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聯合修訂並頒發了《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今天,教育部和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聯合召開學習貫徹《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座談會。會議指出,當前,全國教育戰線正在深入學習抗震救災英模教師的先進事跡,學習貫徹《規範》,對於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和人民教師高尚師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抗震救災英模教師代表、中國小教師代表、教育專家等參加了座談會。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勞凱聲、四川汶川縣映秀鎮國小校長譚國強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劉彭芝等先後發言,結合工作交流學習體會,對深入貫徹落實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提出建議意見。
北京第二實驗國小教師曲莉梅說,新的《規範》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它以“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這“三愛”為主線,以“教書育人”為核心,以“為人師表”為要求,以“終身學習”為引領,將科學發展觀融入其中,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體現了新形勢下黨和人民對廣大教師的殷切期望。“把保護學生安全寫入《規範》,我體會尤為深刻,”汶川縣映秀國小校長譚國強說,“保護學生安全”是教師應盡的義務和職責,在教學過程中面對學生受到災難時盡力幫助學生脫險,這才是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
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主席王曉龍說,改革開放的30年間,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師德建設必須充分考慮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及教師職業的演進。新修訂的《規範》,更加注重從教師職業特點和教師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強調職業精神,尊重道德屬性,既看到教師職業神聖性的一面,也考慮到其作為一種社會職業的平凡性;承認教師的職業境界是有層次性的,既有適度超前的高度上的要求,又明確了不許超越的行為底線。
周濟要求,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以抗震救災英模教師為榜樣,模範地履行師德規範,以對學生的摯愛、對教育事業的責任,以人民教師的人格魅力,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要以貫徹《規範》為契機,把師德建設擺在首位,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將《規範》的學習列入教師繼續教育計畫。要採取切實措施,把貫徹落實《規範》的情況作為教師崗位責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檢查。要把師德作為教師資格認定和新教師聘用的必備條件和重要考察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