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孫”遺傳基因優先組合定律

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遺傳學的奠基人,被稱為“現代遺傳學之父(father of modern genetics)”,於1856-1864年間作為假說提出自由組合定律(又稱獨立分配規律)並初步驗證。其後的2016年,中國工程師孫欽富通過分析研究,認為遺傳基因並非完全自由組合,而是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優先組合,這就是“孟德爾—孫”遺傳基因優先組合定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孟德爾—孫”遺傳基因優先組合定律
  • 別稱:“孟德爾—孫”遺傳基因優先組合定律
  • 二名法:動植物—人類遺傳基因優先組合定律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自然界
遺傳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又稱獨立分配規律),現代生物學解釋為:當具有兩對(或更多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進行雜交,在子一代產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這就是說,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與另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彼此間互不干擾的,各自獨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對於除此以外的完全連鎖、部分連鎖以及所謂假連鎖基因,遵循連鎖互換規律。其後的2016年,中國工程師孫欽富通過分析研究,認為遺傳基因並非完全自由組合,而是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優先組合,這就是“孟德爾—孫”遺傳基因優先組合定律。
從圖可以看出,灰身長翅和黑身殘翅是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的組合,占到83%,其他顯性和顯性、隱性和隱性組合的灰身殘翅和黑身長翅分別僅占8.5%,顯而易見,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的組合是占大多數的優先組合。
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的優先組合理論符合異性相吸和優勝劣汰原理,揭示了大多數女孩長得像父親,男孩長得像母親的根本原因在於:父親和母親的遺傳基因都有一個X是顯性基因。
遺傳基因優先組合百分比遺傳基因優先組合百分比
“孟德爾—孫”遺傳基因優先組合定律
“孟德爾—孫”遺傳基因優先組合定律
“孟德爾—孫”遺傳基因優先組合定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