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非盈利性的教育基金會)

IB(非盈利性的教育基金會)

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是一個非盈利性的教育基金會,成立於1968年,總部設在日內瓦,在北京、布宜諾斯艾利斯、紐約、新加坡等11個城市設有辦事處。截止2015年,全球共有147個國家、4,375所IB學校開設了不同階段的IB課程。

IB作為跨國家的教育體系,其官方教學語言有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三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IB
  •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 成立時間:1968年
  • 總部:日內瓦
  • 教育哲學:Education for Life
IB課程概覽,IB 十大培養目標(IB Learner Profile),四個階段,IB-PYP階段,IB-MYP階段,IB-DP階段,IB-IBCC階段,世界各國的IB課程,IB的教育哲學,

IB課程概覽

IB 十大培養目標(IB Learner Profile)

Thinkers 勤于思考
Balanced 全面發展
Principled 堅持原則
Risk-takers 勇於嘗試
Caring 懂得關愛
Open-minded 胸襟開闊
Knowledgeable 知識淵博
Inquirers 積極探究
Communicators 善於交流
Reflective 及時反思

四個階段

整個IB的課程分為四個階段:國小項目(PYP)、中學項目(MYP)、大學預科項目(DP)和IB職業相關課程(IBCC)。無論是在哪個階段,課程都十分關注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IB-PYP階段

PYP階段(Primary Years Program)從以前的ISCP項目(International Schools Curriculum Project)發展而來,於1997年正式開設。IB-PYP 階段的課程對3到12歲的學生開放。這個階段的學生的培養目標是“活躍的、有愛心的、長久的學習者”。他們被希望尊重自我和他人,有能力參與到社會的活動當中。在這個階段,IBO關注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
IB-PYP LogoIB-PYP Logo
在PYP階段,課程圍繞五個關鍵字展開:
知識(Knowledge):包括語言、數學、科學、藝術、體育(Personal, soci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和社會科學等。
概念(Concepts):學生在學習課程的同時,他們被鼓勵能夠通過詢問而得到更深層次的、在學科範圍內外的知識,形成自己的體系。
技巧(Skills):指的是學生在課堂內外獲得知識的時候得到的技巧。
態度(Attitudes):指的是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對待他生活的社區的態度。
行動(Action):即富有責任心的、有想法的、合適的行動。
PYP的學生在滿7周歲後,可以開始學習第二語言。

IB-MYP階段

MYP階段(Middle Years Program)於1994年正式開放。這一階段的課程對11到16歲的學生開放。這個階段的課程旨在鼓勵學生有效地連線他們所學的知識和世界。他們被希望同情他人,並追求有意義的、有目的的人生。在這個階段,這些學生被鼓勵探究國內外的問題,並成為有創造力的、有批判性思維的、善於反思的思考著。
IB
在MYP階段,課程分為8個方面:
習得語言(Language acquisition)
語言和文學(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個人與社會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
科學(Science)
數學(Mathematics)
藝術(Art)
體育與健康(Phys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
設計(Design)
每年,MYP的學生需要做一個交叉學科項目。另外,MYP Project 給了這些學生一個發現自己的機會,學會解決問題,做出決定。

IB-DP階段

DP階段(Diploma Program)是整個IB課程系統中最早開設的階段(1968年)。這個階段的課程對16到19歲的學生開放。整個課程為時兩年,相當於中國的高二高三,完成DP階段的課程後即可進入大學進行學習。
課程介紹
整個課程分為六門學科組課程和三門核心課程。
每一門學科組課程都分為高等級課程(Higher Level)和標準等級課程(Standard Level)。對於高等級的課程,學生被要求完成至少個240小時的課程。對於標準水平的課程,學生至少要完成150個小時的課業。一般來說,學生會選擇三門高等級課程和三門標準等級課程。有些學生更具有挑戰的思維,他們會選擇學習四門高等級課程和兩門標準等級課程。
六個學科組分別是:
第一組:語言A(母語)
第二組:語言B(習得語言)
第三組:個人與社會學(歷史、地理、經濟學、哲學、心理學等)
第四組:實驗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環境系統等)
第五組:數學(數學高等級、高等數學標準等級、數學研究、數學法等)
第六組:藝術與選修(美術設計、音樂、戲劇藝術等)
事實上,如果一個IB-DP項目的學生不願選擇第六學科組中的課程,他可也以學習第三種現代語,或從第三組、第四組中再選一科,或高等數學標準等級。另外,學生也可以選擇兩門語言A的課程而不選擇語言B課程,畢業時將會得到雙語證書。
在這六門課的基礎上,IB文憑階段的學生必須學習TOK(Theory of Knowledge--知識理論)和EE(Extend Essay--拓展論文),並有合格的CAS活動(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創造、活動與服務)。這三項是整個IB-DP項目的核心課程。
知識理論:
這個課程通過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在所學知識,通過不同的知識領域(Areas of Knowing, or AOK)和知識的獲取方法(Ways of Knowing, or WOK)的結合將整個知識體系系統化,並促使學生批判地思考他們學到的知識。
拓展論文:
這是一篇基於六門學科課程的論文,學生需要在一年左右完成一篇將近4000字(中文為4800字)的論文。該論文於某一門IB學科組課程相關。學生在論文中要體現自己對這門學科某一方面的研究,在具有學術價值的同時符合學術界論文的寫作格式。
CAS:
CAS活動是一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旨在鼓勵學生融入社會,並完成IB的培養目標。
測評系統
對於六門學科組課程來說,每門課滿分為7分。每個學科的最終成績分為內部測試(Internal Acessment)和外部測試(External Acessment)兩個部分。
內部測試大約占最終成績的20%,形式根據具體的科目而不同。例如,物理和化學的內部測試形式為一篇完全由學生自主設計的實驗的實驗報告,而經濟的內部測試形式是三篇分別與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相關的時事新聞分析。內部測試的評分由本校老師自行評定,由IBO從每個學校中隨機抽取樣本進行評分,從而調整該學校的那個科目的內部測試的整體分數。
外部測試大約占最終成績的80%,是試卷的形式,根據學生所選課程的難度等級出題。北半球的IB學校外部測試的時間為五月,南半球為十一月。為了避免時差造成的作弊,IBO會在不同的時區發放難度相同但題目不同的幾份試卷進行評測。
TOK和EE分別用A、B、C、D、E、F五個等級進行評分,最後一共有滿分為3分的獎勵分數。具體見下:
A
B
C
D
E
A
3
3
2
1
Fail
B
3
2
1
0
Fail
C
2
1
0
0
Fail
D
1
0
0
0
Fail
E
Fail
Fail
Fail
Fail
Fail
所以IB的最終成績滿分為45分。一般來說,這個成績在北半球於七月初發放。對於要申請大學的學生來說,因為有些國家申請時間很早,學校會很據學生平時的成績嚴格給出一個正式的預估分(Predicted Grade)從而讓學生申請各種大學。大多數學生於高三上半期進行申請,高三下半期會收到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這些錄取多數都是條件錄取,如要求學生最後的總分不小於38分,或在某一兩個學科拿到7分。

IB-IBCC階段

這個階段的課程與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息息相關。

世界各國的IB課程

澳洲全國各州所有大學和專業學院都承認IB為一個優良的入學資格。由於實質上IB的學術水平比本土中學課程為高,各院校都非常歡迎IB學生申請入學,有些院校甚至在學生尚未畢業前便給予優先錄取。也有些院校則減免IB學生在大學一年級里所需修讀的部分科目。IB課程在各大專院校都受到極為高度的評價。
美國及加拿大數以千計的大學都視IB文憑為優良的入學資歷。著名學府如哈佛耶魯及普林斯頓等一級長春藤系列的大學甚至容許成績優異的IB學生(三科主修科目均達到6或7分者)直接進校修讀大學二年級課程,無需修讀大一課程。此外,大部分大學都給個別科目成績優良的學生予以學分減免,從而縮短了學生大學修業時間和費用。
英國的所有大學都接受IB文憑。牛津、劍橋等世界一流大學也都很歡迎IB學生申請入學,一般分數線在40分以上。倫敦大學附設醫學院的最低錄取分為32分,高達百分之四十的IB考生放榜成績達到32分以上。故考生若無法達到澳洲醫學院所要求的36分時,可轉而申請分數較低的英國各名校,成為醫學院的學生。
中國大學中除了南京一所大學接受IB成績外,其餘皆不接受。
香港每所大學均給予IB畢業生相等於香港中七學生的待遇,認為IB的水平和香港預科相等,學生可以直接以IB文憑申請入學。

IB的教育哲學

IB的教育哲學是Education for Life(終生的教育),通過綜合的平衡的學科及富有挑戰性的評估,國際文憑組織旨在幫助學校努力發展青年人的個人才智,教會他們把教室里學到的知識與外部世界相結合。除了嚴格的知識及高標準的學業要求,特彆強調培養理想的具有國際意識及負責感的公民。
最終,IB學生應成為批判的、有同情心的思想家;終身的學習者;熟悉當地及世界事務的參加者;分享各民族生存在一個世界上,意識到只有尊重各種文化和不同態度,才能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